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记得儿时,曾在乡村老屋听祖父讲过这样的故事:汉朝时候,汉天子派了一位将军带兵攻打夜郎,夜郎王召集村村寨寨的年轻汉子起来抵抗,他们经常把汉兵引到沟深谷窄、路途险恶的地方,使汉兵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一天,夜郎又施旧计把汉兵引到了夜郎谷,汉兵不知是计,跟着夜郎的人马朝着深谷冲下去,由于不熟地形,汉兵就像石头一样纷纷顺着陡峭的土坡往谷里滚。结果,仗没打成,汉兵人马却死伤无数。而夜郎王却带着看轻汉子顺着夜郎谷从下游出谷,金蝉脱壳,班师回营,汉天子从此红了眼,不断地增兵攻打夜郎,夜郎王带领人马拼死抵抗,结…  相似文献   

2.
我中华好学之风,源远流长。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为学立说之风渐盛,老庄孔墨韩非之徒,皆境界超远、泽被后世之贤者,提携门徒,成书著说,自成高格。儒道互济,法治兼爱,后世受用无穷也。秦之一统,焚书坑儒,中华文化乃经浩劫。及至汉武,纳仲舒之谏,独尊儒术,而后代沿袭之,长盛不衰。后又衍为天理人欲之道,经世致用之学,兼容佛理禅对,加之西学东渐,遂成就中华文化厚德载物、包罗万千之雄浑气象。是以历代皆重治学,视之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相似文献   

3.
吴铭 《民族论坛》2007,(5):64-64
<正>唐三藏,男,汉族,现年37岁,江苏海州人。曾任“赴西天取经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现任长安洪福寺方丈(正部级)。"唐三藏同志政治坚定。贞观十三年,组织上决定派人远赴西天取回真经。众所周知,西天距我国有十万八千里之遥,道路交通极为不便,必经之地多险山恶水,狼虫虎豹数不胜数,妖魔鬼怪不计其数,赴西天取经可谓任重而道远。组织上曾考察多名人选,皆难当此重任。这时,唐三藏同志挺身而出,将这副重担勇敢地挑在了肩上。唐三藏同志说得好:“我不上西天,谁上西天?!”在漫长而艰辛的取经生涯中,他始终牢记组织重托,在困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 生活工作在雪域高原的人们,虽然可以乘飞机﹑坐火车出行,但选择一条条翻山越岭的公路乘坐汽车,仍然是他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汽车要出行,必须有公路.根据受援地西藏山南的请求,受湖北省委﹑省政府委派,2015年初,新一轮湖北交通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队带着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从荆楚大地来到雪域雅砻,他们用激情书写辉煌,用深情丈量高原,用行动演绎传奇.  相似文献   

5.
影子 《民族论坛》2012,(11):62-64
<正>"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莫尔道嘎是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的内蒙古大兴安岭首家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额尔古纳中部,南邻呼伦贝尔大草原,北接中俄额尔古纳界河,因著名导演冯小刚古装大片《夜宴》绝色外景地选择在此,这个充满异域色彩的名字,从此不再陌生。莫尔道嘎的得名,还有段美丽的故事:传说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前,曾来此打猎,他逐鹿至山顶,只见林海茫茫,云凝峰峦,霞光四射,一派吉祥。大汗此时豪气  相似文献   

6.
天台寺坐落于鄂豫两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台山风景区,在中国第一将军县湖北省红安县境内。天台山主峰气势宏伟,万峰来朝,有自然水源直通山顶,四面峭壁,形似一接天平台,被誉为中天一柱。天台山群峰起伏,尖兀争奇,壑谷纵横。雾绕溪流,山谷幽深,松林叠翠,处处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为豫南鄂北名山,史称"淮南第一峰"。这里生态原始,佛缘流长。  相似文献   

7.
周治满 《民族论坛》2012,(17):11-13
<正>"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真的感觉自己像个孩子一样在成长,这一路上开心、快乐、委屈、受伤,最美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周梦丹  相似文献   

8.
梦树开花了     
<正>当梦树这个词来到我心里,曾跟她联系在一起的那些事物便一起回来了。带着雾气的清晨的阳光,春天的一两声鸟鸣,母亲出早工回来的身影,祖母在灶屋刷锅的声音,爱惹是非的大公鸡咕咕叫着,昂首阔步,母鸡们一溜儿跟在他身后,向风声飒飒的竹林走去。回忆需要开启的钥匙,对我来说这钥匙无处不在,熟悉的声音、气息、味道、光影、有时是一个捉摸不定的场景,一个梦,或者一朵花一棵草,一个像梦树这样的词汇。梦树不是树,她矮小,且长着柔韧无比的枝杆,她也不像花,毛绒绒的花球球垂挂在光秃秃的枝头,一点儿  相似文献   

9.
<正>传说,在古印度,有一个极为专横的国王。有一天,国王忽然想要新造一个皇宫。工匠的头目禀告国王说,若要把宫殿修建得坚实而华丽,必须选用一棵千年老树做材料。于是,国王传令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寻得这样一棵老树。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国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  相似文献   

10.
依孜  谷灵峰 《民族论坛》2012,(13):26-27
<正>邹敬善,土家族,1943年出生,1964年入伍,1965年入党,1971年退伍,燕窝村的乡亲们在全村找出了4个鸡蛋,用最高贵的礼仪迎回了他。燕窝村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东北方向,属于"九山半水半分田"之地,因地形极像燕窝而得名。曾经,这里"十年九灾",村民常常食不裹腹,邹敬善回到村里,先后担任大家的生产队长、大队长,1990年任村支书直到现在,终于让贫穷落后的燕窝村富裕了起来,变成了"山有林果田有稻、家家户户住新房"的生态农业示范村。41年过去,邹敬善由当初广州炮兵部队的一名通讯兵,已完美地集"侦  相似文献   

11.
转房婚是古代兄弟共妻与姊妹共夫婚姻形式的残留,随着一夫多妻婚的消除以及人们道德伦理观的变化,转房婚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这种婚姻形态在如今的河湟汉族中间仍有遗迹,考察其长行不绝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古代汉族转房婚的历史沉淀,二是河湟地区历史上诸民族转房婚的渗透,三是财产和子嗣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禁忌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门源汉族民间禁忌源自于汉族先民文化、佛教文化,并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汉族民间禁忌具有制约人的行为、维护和规范家庭、社会生活秩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宗教学理论,解读了湟水流域汉族的丧葬礼仪及其过程中制约人们恪守传统、尊崇祖先的重要精神支柱——灵魂观。  相似文献   

14.
抢婚是人类社会某一历史阶段的产物.由于年代久远,这种婚姻形态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抢婚形式所具有的原生态的仪式及文化内涵如今在许多地区的婚俗中仍以不同方式保留着.青海河湟汉族婚俗中的闭户拒纳,藏匿物件;昏时嫁娶,挑灯引路;涂扮公公,妆抹"阿伯";酒酣设擂,拇战争胜等习俗惯制正是古抢婚文化的遗留.  相似文献   

15.
北朝时期,胡汉之间通婚频繁,胡人贵族与汉人高门大姓之间尤为明显.胡汉通婚成为影响当时政治格局、社会结构、历史进程和文化互动的重要因素.此文主要剖析了在汉族门第婚观念的影响下,胡人贵族与汉族高门大姓之间的通婚表现,探讨了胡汉门第通婚在政治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民族迁徙、通婚、经商、入侍、屯田诸方面入手,通过大量民汉接触的史料,对新疆民汉语互学现象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对民汉语互学现象的发展过程以及民汉语互学现象对新疆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客观地反映出两千多年来汉族与当地民族密切交往的历史以及共同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论侗族民间生态智慧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今天生息在黔桂湘毗邻地区的侗族居民和汉族居民一样,都是以固定农田的水稻种植为生.然而,由于侗族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与汉族迥然不同,所处生态环境也与汉族地区相去甚远,从而在侗族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理念,并衍生出具有侗族特色的生态适应方式和举措.经过长期的磨合,侗族传统文化已经有效地实现了与所处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有效地维护了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8.
民族识别之前的汉族是融合了若干少数族群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表达是华夏之汉;民族识别以来作为中华民族众多民族或族群之一的汉族更趋向于成为与其他少数族群并列的、单一的族群.王明柯关于历史上少数族群通过攀附汉以实现身份认同的论述与张兆和关于近代以来苗族拒绝汉族身份而宣称苗族身份的认同的论述均显示了华夏之汉与族群之汉的差异,忽视二者的差异是后来学者对许烺光"民族错失"误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宗教场所、神祇与偶像、仪式都是宗教性信仰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些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其信仰的宗教属性和特点,而且可以揭示其社会文化内涵,以及信众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0.
浅析青海汉族的神灵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灵崇拜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存在于今天,反映了一种共同的民族心理。在青海东部汉族集居的地区,崇拜神灵这一精神民俗渗透到生产、生活、娱乐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存。青海汉族神灵崇拜虽源于中原文化,但也受地方原始宗教的影响,虽无完整意义上的教义与宗教组织,但神灵崇拜体系比较庞杂,一些祭神活动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这就决定了青海汉族神灵崇拜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而神灵崇拜与当地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