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当代翻译理论家阿尔比所提出的衡量译文忠实性的有关原则.翻译的"主体性"是"忠实"限制下的主体性,翻译的"忠实"亦是"主体性"的忠实.  相似文献   

2.
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异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翻译中的异化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翻译策略的角度,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处理,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设法保留和传达原文特有的形象,避免以译文形象替换原文形象,从而达到"文化传真"的效果。从翻译趋势入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在习语翻译中进行异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翻译理论不太适合应用型文本的翻译,因为他们都强调"忠实"、"对等",译文的好坏以原文为标准。广告翻译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语言交换活动。在广告翻译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不拘泥于语言形式,而要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征、文化习惯和读者期待,以达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4.
翻译素有“忠实”之说,而译文忠实之后存在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译文忠实之后的空间关系指向译文忠实的背后、背景或基础之根本问题;译文忠实之后的时间关系指 向译文实现忠实的效果后,在时间上或在次序上走向顺达或文雅或顺达与文雅的过程。译者责任是译文忠实之后的皈依,它调和了译文忠实之后的时空关系,使翻译回归沟通交流 之本意。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创作 ,译者在翻译中除了要忠实于原作者外 ,还需充分重视译文读者群的文化、风俗习惯和语言环境 ,也即译文的通俗性 ,以争取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中,经常可以见到一种"伪异化"翻译形式.这种翻译方法不顾原文的深层意思,只求字面或形式上的对等,往往产生一种"病态"译文.因此,我们在提倡异化翻译的同时,还应尽量杜绝伪异化翻译.  相似文献   

7.
文化翻译与归化异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实"是翻译的基本准则,文化传真则是文化翻译中"忠实"准则的最好体现.受不同文化及语言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翻译时,无论采用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都会造成语言意义的走失.基于这一观点,文章探讨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对文化翻译的影响及文化意义走失的原因,以从中寻求文化传真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8.
翻译理论界一直把"忠实"作为翻译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在翻译实践中,绝对的忠实是行不通的。为了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译者常常要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品牌商标的翻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其创造性体现在语音、词形、语义等各个层面,不仅能使译文读者产生积极的联想,而且有利于提高译文的接受效果,同时,也具有语言、文化、心理、美学等方面的理据和较高的译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广告翻译中“不信”现象的描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主要依据,对汉英广告翻译中常见的"不信"现象做出例证和解释,认为广告英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为吸引消费),其译文不应再追求传统翻译理论中对原文的忠实移植,而应把重心放在是否达到了对受众的传播效果.因此,广告翻译其实是译者有意改变原作的内容与形式的一种行为.当然,这种改变并不是任意为之,其总的原则是译文能够达到与原文广告对原语读者所起的相同甚至更好的功能和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翻译应传达原作的异域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应以异化译法为核心。即译文要尽量传译原文的异域民族特色,原作者的异常写作风格,原著的异语文体形式等“异质因素”,才能更忠实地再现原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翻译有异化与归化之分。异化、归化各有千秋,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目前全球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的大背景下,异化翻译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之处。异化翻译能够忠实地再现源语文本的语言文化特色,力求译文与原文形式和意义上的完全对等,它既能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风味,又能促进国际间的多元文化交流,进而促进全人类的相互理解、相互融通与和谐相处,促进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让谁"安居不动",原文作者亦或译文读者?长期以来在翻译界都是争论的话题.以林语堂英译本《浮生六记》为个案,分析强势文化中林氏文学翻译策略的归化与异化共存互补现象;并指出"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选择的翻译策略的历史文化背景.随后得出结论,在文化翻译中,最佳的策略是如林语堂先生的让读者和作者相互走向对方,即归化异化彼此杂糅,以达到两种文化的互补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论翻译标准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标准、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历史的、动态的和民族的;原作者、原文读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既有其同质性也有其异质性,所以,翻译永远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对等和忠实",也不存在单一或统一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4.
关于"异化""归化"的争论已久,文章主要以"龙"的译作并结合其它译例入手,通过"异化"与"归化"阐释其折射出翻译的时空观.随着时空的变换,有些译例过去可谓"异化",可能今天已然成为"归化";在他人眼中的"异化"有可能早被人接受为"归化";此外,"异化"还是"归化"完全可以取决于译者翻译的空间观包括译者的文化取向.翻译活动本身即穿梭于"异化"与"归化"间,看待"异化"与"归化"要从时空的角度看,包括译者本身的文化取向.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就两者本质而言,都是为了"优化",抑或是达到"等化",是为达到最佳翻译效果的策略和手段而已.  相似文献   

15.
传统翻译理论大多把"信"作为翻译的首要原则,强调译文要在最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文学翻译更是如此。而翻译目的论则认为"信"并不是评价一部译文优劣的最高标准。本文讨论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信"和目的论的"忠诚"之间的关系,并用翻译目的论的观点对《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文学翻译中的"信"是相对的,目的论也可以用于指导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6.
审美等效与文学翻译归化异化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审美等效理论为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异化归化比度的把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翻译腔"和"文化错位"现象均是无视译本读者群而导致的异化或归化过度造成的.为使译文读者获得最接近原文读者的审美感受,应考量读者接受能力和想象力,弱化译者个体翻译动机和定式文化态度,最大限度再现译出语读者所获的审美效果,以期达到保留异域风情和促成文化融合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汉英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常用的两大策略。从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文本特点和翻译目的出发,通过翻译实例,探讨异化和归化策略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翻译中的应用。纯粹异化或归化的译文是不存在的,任何好的译文都是两种策略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归化和异化是文学翻译中的两大基本翻译策略。制约译者对上述两种翻译策略进行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化资本因素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促进文化资本在译文中的充分传递以及保持源语文化的独立性。译者毫无疑问会选择异化。异化策略在跨文化翻译中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具有局限性。为此,以Moss Roberts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为例,探索异化策略在处理文化资本翻译时的优化手段。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译者的翻译策略,受其对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影响,并继而影响了翻译最终的结果。对《红楼梦》十二支曲中《晚韶华》一曲两译本的分析表明,从英语读者的角度看,杨宪益夫妇的译本采用了异化策略,即忠实于源语文化的行为模式和表达方式,霍克斯的译本则采用了贴近目的语的归化策略。异化对于源语文化而言固然忠实,但对译文读者而言,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归化对读者而言易于理解,却狭窄了他们的视野,所以应将两种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意义的传达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译文的归化和异化是现今翻译界关注的焦点.作为跨文化翻译中的两种策略,归化异化并没有优劣之分,各有所长.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所处的时代不同,对同一译作会有不同的反响;读者不同,要求不同,偏重的译文也不同.可见,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能得到读者的认可,都是可行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