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教科书都把质定义为“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实际上这只是概括了事物的特殊质。事物具有特殊质外,还具有共同质。特殊质显示出事物的个性,共同质显示出事物的共性,个性和共性都是具体事物客观具有的,事物质应该既包括特殊质也包括共同质。从特殊质认识事物,揭示的是事物的差异性、区别性;从共同质认识事物,揭示的是事物的统一性、一致性。两者都是认识事物所不能缺少的。因此我认为,现在通行的关于质的定义对质的说明是不完整的;同时,把质只理解为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也太一般化——它没有揭示内在规定性是什么,这就无法把对质的理解作为方法加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满足实践的迫切需要,概括出正确认识事物质的一般方法及控制、提高事物质的一般方法。为此就有必要进一步探索质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2.
我仅就认识主体问题,谈几点认识,和大家讨论、研究。 1.什么是认识主体?它的质的规定性是什么?这是讨论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河题。毫无疑问,认识主体,存在着它自身的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集中的表现在它所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上边:即究竟谁在认识?我们的回答是非常明确的:是人在认识。不是机器在认识;也不是人和机器联合在认识。这就是说,我们认为认识的主体是人,而非其  相似文献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质的规定性内含在三个逻辑命题与一个隐含假定中。其"另一种意义",既不能理解为对其质的规定性的补充,更不能解释为对其质的规定性的否定,而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商品价值的量的表现。如果将其质的规定性等同于量的表现,从而混淆两种规定性之间的内在差别,就容易造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范畴的混乱。发现和总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量的种种表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广告法》中广告真实性原则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告法中广告真实性原则 ,一方面有其质的规定性 ,对这一规定性应有科学的认识。同时从法的实践合理性角度上看 ,应随着实践的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 ,及时提出新的详细的法律规定 ,从而使广告法中有关真实性原则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它在广告法中又有其核心地位。认识这一地位 ,是我们在执法实践中准确执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党群关系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建党七十年来,党在处理党群关系的问题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一些教训。从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中我们可以得出很多宝贵的结论,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密切党群关系,必须明确党群关系的质的规定性,并在实践中按这一质的规定性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一) 所谓党群关系的质的规定性,即党与群众这一社会关系与其它社会关系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也就是构成党群关系的完整内容的内在的涵义。党群关系说到底是一种社会关系。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人们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结成的相互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在我国新时期实践中的最新发展。邓小平分析了社会形态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社会形态的规定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趋势的关系。找准了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方位,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历史命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  相似文献   

7.
认识的宏观社会文化机制问题是现代认识论的新的生长点,加强对认识的宏观社会文化机制的研究是认识论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把“氛围”引入认识论的理论体系,提出“认识氛围”这一新范畴,并就认识氛围的生成和演变进行初步探讨。本质:何为认识氛围认识氛围,是认识主体周围的社会气氛,是认识主体所处的认知社会形态,是认识系统周围的与认识活动有直接关系的那部分社会因素的总和。这是从内涵与外延相统一的角度对认识氛围进行界说的。从内涵方面看,认识主体所处的认知社会形态就是认识氛围。要理解  相似文献   

8.
关于质和本质及其关系,人们的认识和理解是很不一致的。不少人常常把它们混淆或等同,致使许多问题纠缠不清。 绝大多数观点认为,质和本质是一个东西,不过强调的方面不同。质多相对于自身规定性及与他物的区别而言;本质则是多从其内部联系与他物的必然联系方面讲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本质比质更深刻。其中一种主张质是属性,本质是属性的基  相似文献   

9.
<正> 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的社会规定性,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必须仔细加以研究的一个问题,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劳动者的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和劳动条件……对劳动者所采取的形式相适应。但是,实际上劳动者的劳动的这个社会规定性只是在上述形式中得到自己的客观表现。”劳动条件对劳动者所采取的形式体现着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因此,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的社会规定性的研究,也就是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本身的研究。这个问题不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今天还特别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正在着手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要求对劳动的社会规定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本文打算在这个问题上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冯东飞 《江汉论坛》2006,7(2):73-75
认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活动质的规定性,认识效率是认识活动的量的规定性,从质与量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认识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具有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这二重性,然而说劳动量具有抽象劳动量和具体劳动量这二重性,也许是一个难于被接受的命题。在人们的观念中,似乎只有抽象劳动才和劳动量相联系,才有量的规定性。本文想要探讨的是:不仅抽象劳动有量的规定性,而且具体劳动电有量的规定性,同而对劳动量来说,也具有二重性质。 , 一、劳动量的二重性是由劳动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一切商品,从质的方面来看,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价值;从量的方面来看,既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量,又具有—定的价值量。因此,商品在质方面的二二重性,在量的方面也得到反映,表现为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 商品的二重性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艺术活动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各有不同.政治家认为它是政治的工具,道德家认为它是伦理教化的方式,神学家认为它是宣扬宗教思想的手段.这些观点虽各执一端,却都有一定道理.这说明艺术活动是一种多侧面、多层次、多属性、多功能的复杂精神活动.但这并不等于说艺术活动就没有自己质的规定性了.与其他精神活动相比较,艺术活动诸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我们要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这不仅是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而且是对理想的(或理论的)社会主义,即马、恩、列著作中的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在这个问题上,理论界有这样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马恩关于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质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等)是正确的,科学的。若问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分辨真假社会主义,是能以此为依据和试金石。社会主义虽没有固定  相似文献   

14.
认识效率——认识论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活动质的规定性,认识效率是认识活动的量的规定性,认识效率问题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深层次性问题,它包括认识作为手段的效率和认识本身的效率.认识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认识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信息等与认识的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认识本身的效率是指认识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信息等与认识的内在目的实现的比值.深化对于认识效率这一认识论研究新领域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从而提高人们实践的活动效率.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个根植于人们头脑中的革命性命题,似乎已成为社会主义实践者的共识。然而,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人类社会进化的论述,结果并未发现有这种结论。因此,如果简单地理解这个命题,很容易把人们的认识引入歧途,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陷入困境。一、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认清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关系到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正确地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重大理论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明确“本质特征”这个概念的内涵。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事物的本质特征就是反映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事物内部固有的质的规定性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它内部固有的质,这个质是由它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由于矛盾的复杂性,一个具体事物的质往往包含几个方面,是多种属性的总和,其中有根本的质和部分的质,主要的质和次要的质。而且,事物一定的质又是与一定的量相统一的;事物某些方面的量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量”的反思──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吗?李桂霜质和量是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与事物直接同一;量是事物的外在规定性,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但是量并不因为它是事物的外在规定就不重要。从认识上只有正确把握事...  相似文献   

18.
质量互变规律是普遍地存在于各个社会形态的,但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中的表现则有不同的特点,这是不能混淆的。一般说来,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量变容易理解,讲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质变就有不同看法了。而只有全面地实事求是地掌握社会主义社会质变的新特点,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质量互变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已将近40年,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的质变出现了许多新情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对于社会形态的演进问题进行过长期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国内外学术界在考察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时,发现马克思对于这个问题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提法,由此学术界在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最主要的是“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之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对此莫衷一是,未有定论。笔者在这里要做的工作是,根据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全面地考察他在不同时期对于社会形态演进问题的有关表述,认真梳理这些表述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而努力达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演…  相似文献   

20.
杨世宏 《云梦学刊》2009,30(6):52-56,60
事物的相对独立性和人类的认识史都表明事物的质具有层次性。(1)特殊质,即事物个体是其所是的直接规定性。(2)共同质,就是事物类的规定性,即事物构成要素的共同点或同一性的集合体。(3)本质,就是事物是其所是的根本规定性,是占统治地位的质。事物诸层次的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