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历代对他的论述多,而且争议也较大。在“四人邦”横行的年代里,他们以所谓儒法斗争划线,居然把陶渊明排斥在古代的伟大作家行列之外。现在“四人邦”被打倒了,人们情不自禁地又提起陶渊明的名字。本文从陶  相似文献   

2.
苏轼是一位聪明睿智的文人,其聪明不仅表现在他的文学成就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他对人生的透彻感悟以及通达的处世态度方面。本文结合苏轼词中所表达的种种情态,分析了他对人生的透彻感悟以及通达的处世态度,“管中窥豹”地略见其“全人”的聪明睿智  相似文献   

3.
二十多年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偏高。最近读到刘知渐同志《评郭沫若同志的<替曹操翻案>》(《重庆师院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一文,对其中关于曹操政治思想的评论,深有同感。我认为评价曹操,应该研究一下曹操的诗文,因为曹操诗文已经把曹操的主要政治思想直接反映了出来。这儿试选出几篇加以剖析,对刘知渐同志的文章作点补充。 (一) 曹操的社会经济思想,在《度关山》中可以看出端倪。诗中写道:  相似文献   

4.
“诗言志,歌咏言”。任何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不仅能在诗中反映广阔的社会内容,而且也能鲜明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屈原的忧愁忧思,忠君爱国,曹操的雄视天下、直率敢言,李白的豪放不羁、蔑视权贵,都能从他们不同的诗中看出来。苏轼的个性尤为突出。他爱憎分明,正直敢言,歌颂正义。热情洋溢,揭露时弊,锋芒逼露。在遭受坐牢、贬谪的打击后,不屈服、不气馁,始终热爱生活,始终乐观,这些,都通过他的诗作,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寓情于景,无不鲜明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艾煊的散文写作,比起他的长篇小说创作,实在不能称得上是丰产丰收。建国三十余年,只出了两册集子《碧螺春汛》和《雨花棋》。然而集子里那一篇篇清新淡远的散文作品,却是比小说更无保留地洞开着作者的心扉,你一眼看到的是那颗有力地搏跃着的、充满恳挚、深沉情爱的心! 读艾煊的散文,我常有发现:他把他小说家的特质带进了他的散文写作。这可能与他散文中较多写人有关。本来,散文和小说就是过从甚密的紧壁邻居,尤其写人散文。这二者的分界,到现在文体家们也不一定能真正说清。大略小说讲究缜密的结构、完整的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云云。但近年来我国文坛上涌现的锦簇花团般的“散文式小说”、“诗化小说”、“情绪或心境小说”等新观念和公认的创作实绩,却更加模糊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对照之下,艾煊散文的小说特点就更加明显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集中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司马迁对汉政权现存制度的态度问题;二、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评价问题。下面分三个层次来论述。一、以史为镜,详述当代史事竭尽全力述史的司马迁,没有象贾谊,晁错那样留下专题政论文,但司马迁对现实政治的热情和研究比贾晁更系统、更全面、更具有理论性。《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云:“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这段话鲜明地表现了司马  相似文献   

7.
苏轼是北宋时期有代表性的士大夫之一,关于其“妇女观”,历来鲜有人论及。文章从苏轼的词作出发,逐一展开分析,展示出苏轼较为进步的妇女观,并对苏轼形成此类妇女观的生活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思想背景进行探讨。苏轼的妇女观,从一个角度来说,也代表着北宋中期士大夫群体普遍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司马昭杀嵇康是中国历史特别是文学史上的著名事件,由于嵇康是著名的文学家,所以往往很得人们的同情,其实如果深入考察一下史实,便知道他虽然死得有点冤枉,而其人却是并不值得称道的.嵇康生活的年代在魏、晋易代之际,那时曹魏政权已极腐朽,司马氏集团取而代之的趋势已很明显,后来终于统一了中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嵇康长期以来顽固地站在曹魏集团一边,成为新统治者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因此确有取死之道.嵇康在临死之前已经向司马氏屈服,但未被充分理解,终于走向刑场,弄得“广陵散绝”了.这是有确切的史料和他的许多作品为证的.  相似文献   

9.
苏东坡自出仕而后几十年,屡遭折困,几陷大难。然而,读他的散文,特别是读他被贬谪黄州以后所写的属于小品范畴的散文,更知他虽身在各种险逆困窘的环境中,却能淡然处之。他的文章,看似平平淡淡,却无不写尽真实情态,天然成趣,令人回味无穷。写险境者如《书舟中作序...  相似文献   

10.
苏轼一生悲剧,卷入政治漩涡中,因才遭忌,因忠而遭害。他通晓儒、道、释文化,学养厚实,因而在散文理论方面提出了卓越的主张。他虽一生坎坷,但不弃忠贞正义,一副傲骨坦然于天地。高尚的人品决定了他的散文多切实之论,多浩荡空灵之气,多幻化奇谲之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散文发展史上,唐宋散文是波澜突起的洪峰;在璨若群星的唐宋散文作家中,唐宋八大家是光芒闪烁的明星,而苏轼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明代散文家宋濂称赞苏轼的散文“雄迈豪放”,并说散文“自秦汉以来莫盛于宋,宋之文莫盛于苏氏。”苏轼擎着古文运动的旗帜,创新风,铸新词,成为宋代散文的集大成者。 一  相似文献   

12.
一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一切文学都是语言艺术,散文自不例外,因此散文家们(当然不仅仅是散文家)都在语言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来准确表达思想内容,以发挥散文的社会作用和美感作用。苏轼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提出过很多具体意见: 首先,祟尚自然平易,倡言“辞达”。苏轼文艺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崇尚自然平易,他的“随物赋形”、“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等观  相似文献   

13.
喇嘛教起源于印度,几经周折传入蒙古地区,并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到清代蒙古地区的喇嘛教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政府一方面大力扶持和发展喇嘛教.另一方面为防止喇嘛教势力过于强大,也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体制是文体形态的四大构成要素之一,苏轼散文按其体制可分为辞赋、论说传状碑志、尺牍、奏议公文、箴铭颂赞、序跋、杂记八大类,其中辞赋、论说、题跋、尺牍、杂记五类体制创新最为突出,即努力突破已有的写作规范,破体为文,进一步开拓散文写作的新天地。苏轼散文体制创新一者源于他“出新意于法度之外”的创新精神,二者与他“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创作思想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和陶诗>反映了苏轼晚年的心态,他沉痛地检讨自己未能及时醒悟,下决心晚年师范陶渊明.他晚年彻底厌倦政治,揭露官场的丑恶,而对黎民百姓和亲朋好友却情深如海.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晚年内心充满着极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从美学视角看散文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美学视角分析了散文翻译中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指出散文翻译应尽量传达原文包含的多层次美的信息,做到译文和原文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苏轼主张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一方面注重散文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能够突破视散文为心性义理或治教政令附庸的传统思想,用艺术的、审美的观点来看待散文,强调散文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重视散文创作中构思、灵感和传达的作用,并主新、尚变、提倡多样化,这些都有利于散文美的创造;进一步发展了由欧阳修开启的宋代散文平易自然的审美风尚,追求散文的自然真率、旷放恣肆之美。他富有开创性的美学思想,使我国散文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其散文成就,不仅由于他个人的天才和努力,也有历史时代的原因。苏轼散文以议论见长,而且能和思辨化的更高层次升华,因此,苏文集中体现了北宋散文的特色,代表了一代散文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9.
<正> 苏轼的散文向来同韩、柳、欧三家并称。他广泛汲取前代各家散文的长处,融汇贯通,形成了他自己的“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散文风格。 一 苏轼的政论、史论都写得明晰透辟,滔滔雄辩,而又平易自然,这些文章多半是作者谋政、奏议、进策之类的文章。《进策》(《策略》《策别》《策断》)二十五篇系统地论述了宋的内外形势,抨击政治弊端,提出整套奋发图  相似文献   

20.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其散文成就,不仅由于他个人的天才和努力,也有历史时代的原因。苏轼散文以议论见长,而且能和思辨化的更高层次升华,因此,苏文集中体现了北宋散文的特色,代表了一代散文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