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秉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和考古教育的主要创办者,在苏秉琦先生几十年的考古生涯中,主持或参与了多个著名考古遗址的发掘。考古实践使苏秉琦先生开始致力于理论研究,使中国的考古学科更加走向成熟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辽河文明特别是对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一系列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促成了苏秉琦先生一生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华文明起源课题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唐宝民 《老友》2013,(8):13-13
众所周知,梁启超是国学大师,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其实梁启超还非常热心于考古,并为中国考古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梁启超是最早把西方考古学理论、方法介绍到中国来的学者,非常重视遗址的搜寻和挖掘工作。因此,他在担任国学院导师的同时,还担任  相似文献   

3.
关于顾亭林《山东考古录》的成书,《四库全书》及《续山东考古录》孔宪庚等学者序皆认为其是《山东通志》的“遗稿本”,完成于《山东通志》之后。据笔者考证,《山东考古录》成书时间为顺治十八年,而《山东通志》实际上是初修于康熙十二年,明显晚于《山东考古录》。同时,通过《山东考古录》与《日知录》初刻本、三十二卷本及《日知录集释》、《日知录刊误》内容的详细勘比,对《山东考古录》的几处阙误进行了校正,可以进一步认识《山东考古录》和《日知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黄道婆生平业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黄道婆生平业绩问题的思考容观近读《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胡道静教授和库恩博士有关黄道婆生平业绩的两篇论文,引起我的思绪。他们既肯定她在我国棉纺织技术史上的伟大贡献,又指出了问题的研究取向。库恩博士说:“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掌握可以告诉我们关于...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赤峰大阪地区的气候、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描述了适合本地区的考古挖掘特征和注意事项,介绍了巴彦塔拉考古挖掘中发现的一个比较代表性的墓葬——8号墓。  相似文献   

6.
中国美术考古的调查研究工作大约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较之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开始的年代还早一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从美术考古的全局对考古资料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并不多。美术与考古究竟如何结合?如何增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如何进一步探讨美术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促进美术考古学的深入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于2001年10月12日至10月16日在山东济南主办了“海峡两岸美术考古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位知名专家教授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会议就美术考古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加深美术史和考…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1月5日,同年8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为第二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以建立中国考古学的完整体系为目标。下设史前考古、原史考古、历史考古和科技考古研究室,另有考古标本修复技术室和图书资料室。中心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5人,其中教授22人,兼职研究员59人,其中教授43人。研究方向几乎涉及中国考古学的各个领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论秦代文字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秦王朝国运虽短,但有文字制度。秦文字制度的内容主要是统一文字于小篆和隶书,同时涉及教育和选官。秦文字制度虽未得到彻底的执行,但对汉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考古,常使人联想起古堡古墓的幽深神秘,或是田野发掘的凄风苦雨、风餐露宿……考古工作虽然十分艰苦,但不少年轻人仍立志献身考古事业。我们这里介绍的几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年轻人,钟爱事业之外,他们还给考古界带来不少新东西。从偃师商城着手,杜金鹏理清了夏商文化与年代分界这个难题;同时,他还是个“酒大师”41岁的杜金鹏自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就来到考古所,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从事发掘,一干就是十五六年。外两层城墙所环绕。小刘通过航片仔细分析,判断出北庭还有一圈未被发现的城墙和护城河,经考古人员踏查後完…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谨简要介绍意大利考古学家麦兆汉在中国粤东的考古经历及其对华南史前史研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一、麦兆汉的生平及其考古经历 R·麦兆汉(Rafael MagLioni)于1891年12月4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翡冷翠(Pontassieve),在他所属教区的神学院(堂区修院)完成其学业后,1915年2月27日被授  相似文献   

11.
古音学上的考古派和审音派是按照古韵研究法进行划分的,审音派之界定亦当以此为唯一的依据。审音派相对于考古派而存在,指古韵分部中考古、审音两法并用的一类古音学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苏秉琦先生家藏未刊文稿整理。文稿未署年月,据《苏秉琦往来书信集》所收叶迈致苏秉琦先生书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册225-226页),及《安志敏日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2册539页),苏秉琦先生在1979年4月22日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邀请,于西北大学做了“周原考古收获”和“考古学为历史时期任务出贡献”的学术报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整理录音稿,拟发表于《人文杂志》创刊号,后虽经苏秉琦先生多次修改,终未能定稿刊发。2013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郭大顺先生完成文稿录文,2021年苏秉琦先生长子苏恺之先生安排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瑞校核文稿,并据出版规范与郭大顺先生一起对文稿再做核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长江流域诸考古学文化为内涵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流域诸考古学文化为内涵的北方文化。南北方文化经过交流、融合,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步形成中国古代文明。在南北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淮河流域尤其是淮河中下游地区原始居民及其创造的“淮河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大量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说明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所作出的贡献,说明淮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并且发挥了促进中国古代文明早日诞生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考古发现的新资料之于许多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已久为人们重视,对民俗学的研究也是如此。该文以梁祝故事、承负与重丧、乌鸦的传说为例证,论述和探讨考古发现与民俗学研究的关系问题。认为出土的明代梁祝故事的石刻可以弥补以往研究资料的不足,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的重丧禁忌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文献中极为丰富的乌鸦故事及其嬗变则可以与考古发现的相关材料互为补充。还指出利用考古材料研究古代民俗,可以说有许多工作可做。  相似文献   

15.
近年国内佤族研究概述胡阳全近年来国内对于佤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几个方面的研究状况概述如下。一、民族考古研究佤族地区的民族考古研究过去基本上趋于空白,直到近十余年来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尤以新、旧石器的发掘和沧源崖画的发现瞩目于世界。张兴永...  相似文献   

16.
现代古文字领域的研究 ,已走出了宗许和疑古的圈子 ,新古文派用现代语言文字学原理来观察传世文献字书 ,把静态文献资料放入动态的历史发展阶段去认识 ,以考古材料为据 ,结合古籍记载、科学过滤、净化传本。《〈说文解字〉与中国古文字》是当今文字学中一本令人注目的著作 ,书中运用数理语言文字学等新学科原理、手段 ,通过对许氏六书理论的二层次分析 ,数据比较、探索语源、辨证古音、形符巨网络系统、考古材料和《周礼》结合下的两周官制等方面研究 ,为中国古文字及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红山文化是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考古文化,良渚文化是东南沿海环太湖流域的考古文化。二者都是中国史前玉文化中心之一,它们一南一北相对应,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都处于“先走一步”的前导地位,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埃及都不是孤立和闭塞的。两国不仅和各自周边地区早有密切往来,而且至迟在公元前2—1世纪,汉代中国和希腊化的埃及(即托勒密王朝)就有了直接往来,这也见于历史资料并被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所证实。两国间的海、陆两路往来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都城制对朝鲜、日本古代都城制的影响方学凤一、中国古代的都城中国古代的都城应始于夏朝,但因缺乏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现不知其规模、形制、构造。商代的都城址在郑州附近发现了,据考古资料看,城墙是夯土墙。现存墙址宽4~6米,最宽处达7~8米,高4米,...  相似文献   

20.
夏商考古新的发现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商考古新的发现与思考杜金鹏夏文化与早商文化考古研究,原本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两个学术课题,向为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所关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夏文化和早商文化研究更热潮迭起,风靡学术界,各种各样的学术观点纷纷出台。然而,近年来这股热潮在悄悄地降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