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认为判定不同国家的词典是否属于同类词典的标准有三条:词典性质、词典收词、词典释义。根据上述标准,文章认定《现汉》《牛津》《韦氏》等汉英词典都是中型语文性词典,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词典中100核心词的义项数目及其分布做了简要对比,认为与《牛津》《韦氏》等英语词典相比,《现汉》等汉语词典在100核心词的义项划分方面比较粗疏。最后,文章从语料库技术、词典的编纂历史以及语言学理论等三方面,分析了中国词典100核心词义项划分粗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英、汉颜色词存在着较大的民族差异,这种差异在词典释义中也有所体现。通过《现代汉语词典》和《简明牛津现代英语词典》颜色词基义的释义方法、释义角度和内容的比较,可以探寻英、汉词典颜色词释义的某些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义项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给义项立一界说?目前辞书学界对此尚无一致的意见,认识仁智各异。 第一个歧异是:在字典词典中,单义词有没有义项?或者说,单义词的右项能不能叫“义项”?一种意见认为: 在词典中,词的语义域是通过若干义项的分列来表达和说明的(单义词则只通过一个义项)。(徐青《词的语义域和词典》,《辞书研究》1981年第1期) 在词典中,一个词的义项少则一两个,多则十几个。(蒋绍愚《古汉语词典的编纂和古汉语词汇的研究》,《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一个词只含一个义项的是单义词。(刘伶等编《语言学概要》而12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另一种意见则认为: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不少词语与释义包含着或显或隐的理据信息,可以进一步分为背景知识型、外来语型、隐喻型、内部形式型和释义型等五类。前三类一般有专门的元语提示词,标释明确。后两类基于语素或"字",是理据资讯的主体;它们有的一目了然、不言而喻,有的却需推求、激活。《现代汉语词典》理据信息表露既呈现出诸如"词的构成语素与词义大体挂钩,许多词的理据因此较为透明"等特点,也存在有"指导目标欠明、分类标准不一、标释手段隐晦"等不足,但整体上符合《牛津》、《韦氏》等国际性外语词典提供词源理据的通行做法,开创并引领了国内辞书界"词义词典"增附理据元素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5.
在原型范畴观的指导下,使用释义因子理论,对比《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和《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共有心理动词义位的释义内容,发现这两部词典都比较重视义核,而且客体因子比主体因子的凸显度更高,程度因子在释义中的作用突出。在此基础上,对以上两部词典中的“希望类”心理动词义位加以封闭研究,发现它们在释义上呈现如下特点:从释义因子类型的选择来看,普遍重视义核,但对某些附属因子的关注度存在差异;在释义配例上,两部词典基本贯彻了“同场同模式”的理念,但《牛津中阶》对附属因子的选择要比《学汉语》更有针对性,对学习者来说词义区分度更高;从同义词群内部核心成员的释义精细度来看,发现以上两部词典中充当义核的词往往是典型群内部词价最高者,其释义精细度也更高。最后,建构了心理动词的宏观释义模式,提出释义因子理论在词典释义、多义词义项划分以及易混淆词辨析等五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条目义项与词语义位的对应关系是相对的、不完全的。与词典体例相关的义项与义位不对应主要有:(1)"姓"附列于同音形条目导致假性多义;(2)"同×"之例导致假性多义;(3)多义释词对被释词的多义性有所翳蔽。与词典体例无关的义项失收、义项衍设和义项归纳粗细不一也造成义项与义位不对应。与词典体例相关的义项与义位不对应难以调整,因其受制于词典的功能和效益。条目义项与词语义位不对应的弥合空间在于与词典体例无关的不对应。为有效解决这类不对应,应加强基于语料库的词义统计分析,进一步提炼具有可操作性的义项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观点挖掘研究中,SentiWordNet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英文电子情感词典。它基于情感词的义项进行“三性合一”的极性标注,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自动计算极性的强度。借鉴SentiWordNet,当前《壮汉英词典》可以增补壮语情感词极性标注的方法;《现代汉语词典》的褒贬因子计数法存在局限性,并在逻辑起点、同义词集等方面也可以进一步修改。这两个有代表性的个案说明,SentiWordNet对于改进我国语文词典的情感词标注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谈《现代汉语词典》对通假异形词语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属于规范型词典,而通假异形词语(因分别使用本字与通假字而形成)则是规范的对象。本文对100多个通假字在《现汉》中是否形成通假异形词语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测查,并对《现汉》的处理原则、方法、步骤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探讨如何正确地规范通假异形词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考释中古汉语词语的过程中,经常把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词典相比较。这样的比较中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词”的确定、词的义项以及属于某个义项的典型语境的确定等。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将会有助于中古汉语具体词语的考释,同时对一些权威词典的修订也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所收现代汉语词作了全面的词类标注。与同类语文词典比较具有明显的特色。表现为词类系统简明实用。词类标注稳妥可靠。严格区别词与非词。当然。在关于词与非词的界限、词的归类以及义项分合等问题的具体处理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要解决这些问题,全面贯彻一致性原则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运用语料库技术和语言学中的词义感染理论,对“绿”字在现代汉语中义项的分布情况进行重新分析,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对“绿”字的解释存在漏收义项、漏收复字词条及其词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有许多与汉语书写一致的词汇,这些词汇中有的与汉语词义一样,有的与汉语词义有出入,而有的与汉语词义完全不同。日语中也有一部分与汉语仅一字之差但词义一样的词汇,如日语的“爱人”、“原子力”、“異口同音”,分别相当于汉语的“情人”、“原子能”、“异口同声”。通过对日语汉字词中与汉语仅一字之差但词义完全相同的二字词举例分析,以期能对中日两国人民学习对方语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金光洞主谈旧迹玉虚尊者悟前身》入话所叙“王方平是琅琊寺僧”中的“王方平”应该是“张方平”;卷十六《张溜儿熟布迷魂局陆蕙娘立决到头缘》的入话不仅见于《智囊补》.也见于《耳谈类增》.正话源自《耳谈》;卷二十六《夺风情村妇捐躯假天语幕僚断狱》的入话故事和正话故事都来自于《耳谈》。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详细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正文后所附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所做的修订情况:(1)收录条目有增有减;(2)注释有所变化;(3)新增词所属学科领域与学界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同时,就新版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从名称的界定,字母词的来源,字母词的音译、释义,纯字母词的收录及外文原词收录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针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双音节"形名"区别词(共计71个)的专项研究,从是否接受程度副词、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和在句中的语法位置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这类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共时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进而对该类复合词的语法和构词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做出说明。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偏误及 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典>对古语词的释义存在详略偏误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四种:一是上位概念越级,二是未释区别特征,三是未分总名与专名,四是不辨同义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详略度应该掌握的三条原则,即:上位概念准确的原则、解释名物词的区别特征的原则、兼顾系统平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对“莫如”、“捆”两个词条的解释有所偏误。“莫如”在历史上本属不同层次的两个词,义为“没有谁(什么)比得上”,在近代汉语中才词汇化成为一个粘合词。“捆”的义项之一“编织时敲打使坚实”是对东汉赵岐注释的误解,可不立此项。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的某些词由于词语的简缩使用而获得原本没有的义项,也就是说词语的简缩使用有时会导致词义的衍生。笔者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简缩衍生词义的情况进行了穷尽性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现代汉语中词语简缩衍生词义的内涵、过程、规律以及原因等,认为词语简缩也是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流传至今的《穆天子传》,出土于西晋初年,其中有大量阙字、难识字以及不为人所理解的字词。本文对《穆天子传》中“七萃之士”进行了考证,从文字学、文献出土时具体情况以及文本的具体语言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七萃之士”应为“甲萃之士”,“七”、“甲”之误,是《穆传》最初整理者荀勖等人隶定不准确造成的,“甲萃之士”应为典籍中经常提及的“戎右”、“车右”,即战车上全副武装的猛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