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构再造: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之路─—读《中国传统文化和高科技时代》刘旺洪从广泛的意义而论,社会的变迁乃是一种文化的嬗变过程,社会的现代化乃是文化的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提出的,历时近两个世纪,至今仍在折磨着我们的灵魂,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的各种形式在20世纪都经历了深刻的转型过程,当我们将要走出这个世纪的时候,自然会回首过去、反思历史、以资未来。中华民族在这个风风火火、坎坎坷坷的世纪里,不仅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精神文化上也有突飞猛进的变化和发展。但我们在民族文化的选择和重建上仍然存在着某些失误,如对待传统文化的一些激进态度所带来的中国现代文化的某些畸变和遗憾,这是无法回避和足以令人深思的。 一个民族的存在依据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条:一是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二是它的存在对整个人类具有特殊…  相似文献   

3.
郭洪雷 《北方论丛》2004,(5):109-113
面向21世纪,中国的文化启蒙将受到怎样的挑战,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这一思考必须建立在对20世纪文化启蒙运动反思的基础之上.康德与福柯对启蒙富于当下意识的哲学思考,为我们的反思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点.通过反思和对比,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政治文化特有的权力模式以及知识分子伦理意识的欠缺,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文化启蒙,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向启蒙文化的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文化转型与鲁迅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从19世纪40年代迄今,中国一直在东、西方文化大碰撞中经历着一个漫长的文化转型期。20世纪初愈演愈烈的文化冲突中出现的五四时期,我视之为20世纪中国文化转型的第一次高潮。改革开放迎来的真正的百家争鸣众声喧哗的80、90年代,我视之为20世纪中国文化转型的第二次高潮。介于两次高潮之间的30-70年代,我视之为因战乱和与西方的隔绝等原因导致的20世纪中国文化转型期的徐缓停滞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完全可以说,20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文化转型的世纪。所谓文化转型期,总是相对于文化定型期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对新旧世纪的送往迎来,日历上虽只有短短一瞬,情感上则可能持续多年。与我们的区别是,在西方人心目中,对于逝去的19、18、17诸世纪和再往上的中世纪等时间单元,都有着清晰的定位(相当于我们对朝代的体认)。他们相对更容易将20世纪纳入完整的时间流程之中将这个百年视为既定文化传统的自然延续,即使西方式人文观念在20世纪曾发生突变性转捩,文化传统的变迁也是变异大于继承,但作为一种悠久灿烂的文明,他们不会也不必有中道崩裂之感。反观20世纪之进入中国,则如同一块时间上的飞来石,当我们进入它的怀抱时,为了象征…  相似文献   

6.
新伦理文化方法论述要韩东屏无论对走向21世纪的中国道德建设抑或为其效力的中国伦理学来说,中国传统伦理文化都是一个不可绕过的大课题。这不仅因为它是我们的一笔巨大的既得文化遗产,而且因为它还在延续,使我们无时不在其氛围之中,被其塑造。谈及传统文化,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选择与现代化郭建宁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迁十分剧烈。这一变迁的实质是文化转型,主题是现代化。在世纪之交、千年转换之际,回顾与审视20世纪中国的文化选择与现代化,对于21世纪中国的文化转型与现代化推进,显然具有重要的理...  相似文献   

8.
人类又一次站在新旧世纪之交,人们习惯于也有理由回首或前瞻本世纪乃至下世纪从物质到精神在一切方面所发生或将要发生的重大现象。的确,人们有数不胜数的佳绩可以无愧于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也有许多充满信心的努力足以表明人类在下一个世纪必将会有更大的作为。但一个世纪的沧桑毕竟使人类向成熟又迈进了一步,我们在世纪之交更多地听到了一种真正成熟的声音:这就是人类对其自身的不断反省。无论是最前沿的科学研究,还是最古老的宗教文化,都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了高度敏锐而深刻的思考。在近年来的国学文化研究热潮中,有一种把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研究一百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再过几年20世纪就要结束了.20世纪对于我们中国的整个历史来说,是一个风云变幻剧烈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不但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而且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曲折。在我们即将跨入ZI世纪之际,怎样认识20世纪中学术的发展状况,如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这是许多人都非常关心的事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学术界,特别是文科学术界,现在都非常迫切地需要对于20世纪学术发展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回顾,对21世纪的学术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此,我想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研究一百年的状况进行一些简要…  相似文献   

10.
反叛之路     
可以说,20世纪文学是在反叛传统中起步的。从此,反叛给20世纪的文学生命带来永不安份、永不停滞的活力,为中国文学和文化创造了一个世纪的业绩,也为人们留下了一个反思的话题。当我们反思20世纪的“反叛传统”时,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一关于反叛,H关于传统:20世纪用什么作为武器反叛?什么是20世纪对传统认识上的洞见与盲视?毫无疑问,西方文化是中国Zo世纪反叛传统的重要武器。当鲁迅喊出“救救孩子”的时候,当周作人倡导“人的文学”的时候,国人不仅看到了传统文化“吃人”’,也从黑屋子里看到了一束另一天地射进的强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自启动之初,便面临着种种困境。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人一直怀有沉重的近代史情结——以中国近代“历史失败”为背景的文化自审情结。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积极向西方(包括“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同时审视和批判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些行为本身就积极地影响历史,使我们今天得以在西方文化面前能够获得文化上的自信,使我们在对中国文化上的心情比一百年前轻松得多。但是,“文化危机”的压迫感还是无法解脱,仍需我们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进行审视。一、甲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负面因素中国文化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马上来临。在这百年一遇的世纪之交,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世人关注的中心。各个阶级、集团的人们,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提出了种种猜测和设想。各种议论对于我们预测21世纪中国的发展,都有正面或反面价值。这里,我们不可能全面介绍各种人物的观点,只着重谈谈几种错误观点,以便与邓小平的设想进行对比。一、对21世纪中国的种种错误猜测目前,国内外对21世纪中国的设想很多,就其错误方面而言,主要有四种:一日“失败”论。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在谈到21世纪的中国时,都有人认为将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世纪的人文学术和文学批评之发展,充满着历史、文化、社会和心理的裂变。如果说,跨文化语境的生成,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一次新的裂变,是从旧的肌体中滋生而出的一种新的文化呈现平台和方式;那么,就不能不顾及到这种裂变的独特性、复杂性和持续性以及中国本土文化对于这种裂变的接受、理解、应对能力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学批评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对于传统文化的不断反思和吐故纳新,而且传统文化也在不断裂变中求生存、求发展,不断被卷入新的文化语境,不断转换自己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与东西方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与东西方文化林非近几年以来,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学术见解:东方文化将替代走向衰退的西方文化,在21世纪崛起和兴盛,成为主导性的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中国人,读到了这样的见解,心里自然是感到高兴和引为自豪的,然而在仔细地思考了这种看法之后,却又不能不产...  相似文献   

15.
论民族题材电影的精品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元2000年的日益通过,人类又到了一个世纪之交——并且这个世纪之交也是一个干年之交,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在叩击着许多人的心扉。回想这个百年沧桑,世界走过了许多的光荣和梦想,也走过了不尽的苦难、仇杀和沉沦。恰逢世界电影的百年华诞以及中国电影的九十寿秩,透过电影这样一个世纪之窗,我们可以重新检视和反省世界历史、世界文化——当然也包括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主题、困惑和走向。不用说,这样一种检视和反省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主题与文化主题,断非一人之功所能完毕。本文试图通过民族题材电影(准确地说,中国民族…  相似文献   

16.
塑造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明新形象总纲——论邓小平德育战略观潘涌以青少年德育战略为内核,以塑造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形象为战略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全面发展观的重要一翼。深入研究邓小平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战略观,对于我们落实“思想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17.
对世纪末文化的思索──评高小康的《世纪晚钟》李郁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高小康先生的《世纪晚钟》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看待当代文化现象的视角,以其敏锐的洞察力透过林林总总的当代文化现象,探索了其深厚的社会历史底蕴,指出“当代文化的纷繁变化从根于上看,正...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 ,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说 ,面向21世纪 ,我们不仅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还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不仅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的大问题 ,而且是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的大问题。一、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树立大文化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今天 ,我们面临的形势是 :“国际范…  相似文献   

19.
自然文化,就是一种以自然为皈依,把自然看作是人生宇宙最高价值的文化。自然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源远流长、充满生命力的文化。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庄,到古希腊时期的斯多葛学派,从晚明的李贽到18世纪欧洲的卢梭以及随后而来的浪漫主义运动,再到20世纪中叶的海德格尔,都曾大力倡导一种返回自然、顺从自然的文化精神。文学与自然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自然”总是一再地激起作家的灵感,对自然的深情厚爱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永恒的文学现象。不要说中国古代作家对于田园山水的迷恋和痴情,也不要说西方浪漫主义对于大自然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美学研究作为一门世纪科学,由于无论其基本范畴还是其文化语境,均来自于西方哲学与美学,所以长期以来,中国美学研究自身一直处于一种“本体不明”的尴尬境地,它不仅一直缺乏一种民族性的精神方式作内在根基,同样也缺乏一个本土化的文化学基础作外在保障,所以即便我们可以大谈特谈中国美学,但却往往只能局限在一种西方化的背景中,按照一种殖民性或半殖民性的文化逻辑来叙述,其结果也不是什么真理性的认识,而往往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遮蔽,使中国美学的本体内涵更加晦而不明。因此我们到底应当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以及必须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