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统一体现了理论创新、理论武装和普及、实践创新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着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5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通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概念的深入解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众"的层次性要求,并以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三个层面的"大众"为对象,分析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真正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用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场——重读十七大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场提供了新的契机。十七大报告始终体现和贯穿着一条主线,并反复论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新时期的理论创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不仅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重大收获,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走向21世纪的光辉起点。本文结合党的14大、15大报告,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源泉等方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民族特色就是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看,民族特色首先要重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内容,要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性解读,要把民族精神融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民族特色的核心。所以,重视民族内容建设、民族认识方法和民族核心价值建设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民族特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也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9.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有机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规律的系统探索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民族特色就是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看,民族特色首先要重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内容,要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性解读,要把民族精神融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民族特色的核心。所以,重视民族内容建设、民族认识方法和民族核心价值建设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民族特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雄辩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实现复兴伟业的光明之路,中国革命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就。创新发展、理论先行,“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伟大世纪、伟大时代、伟大变革急需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坚持理论创新,在当代中国就必须根植于时代发展的伟大变化,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以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大胜利。  相似文献   

13.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依据国内外时代环境和客观需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内时代环境是持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而合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际时代环境是经济全球化的崭新国际时代经济境遇,政治多极化的复杂国际时代政治形势,文化多元化的特殊国际时代文化景观。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客观需求,保持党的理论生机与活力的需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均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具有紧迫性。因此,及时把握国内外时代环境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也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向世界是必然的,这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因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和价值等多个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和使命。高校在切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可采用观念转变“间性化”、师资建设马列化、课型设计多样化、实践教学一体化即“四化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看,还是从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看,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入手,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因,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的内容,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防止的错误倾向,最后论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时代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体现。当代中国史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资政育人的历史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特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史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当代中国史学的基本特征,并指导着当下中国史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当代中国政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灵魂,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直接关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成败,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只有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