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用人单位的层层选拔,终于能在劳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大名了。至此,应届毕业生一直悬着的心可以踏实下来了。但在落笔之前,请你们不妨"犹豫"一下,用法律知识再做一次鉴别,待一切清楚之后再签也不迟。为了帮助同学们练就一双"慧眼",规避职场"陷阱",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本文归纳了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求职"陷阱",希望广大同学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2.
陈远 《成才与就业》2014,(13):29-29
作为职业指导员,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应届毕业生小黄在就业咨询时提出,一定要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工作,而对于其他并没有任何要求,甚至是工资,小黄说:“没有工资我也愿意干,我只想积攒一些工作经验,有了工作经验,日后找工作就会顺利很多。”而如今,像小黄这样抱有“曲线就业”想法的应届毕业生并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3.
正我所在的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新年初始创立了一本崭新的企业刊,其中有一个栏目是专门开放给公司全体员工的,大家可以在此抒发情感,写出每个人的所思所想。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员工,又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我跃跃欲试。于是我从应届毕业生的视角出发,以一名职场新人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眼中的公司,从当初战战兢兢面试到当场录用以及如今的工作状况,我用自己的求职经历,表达了对公司的理解和情感。我觉得自己的文字很真诚地表达了一名文科生找工作的艰辛,对于写作的执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职业指导员,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应届毕业生小黄在就业咨询时提出,一定要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工作,而对于其他并没有任何要求,甚至是工资,小黄说:"没有工资我也愿意干,我只想积攒一些工作经验,有了工作经验,日后找工作就会顺利很多。"而如今,像小黄这样抱有"曲线就业"想法的应届毕业生并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可以展现个性的地方,习惯了这样相对自由的生活,初入职场我怕自己不适应怎么办?”即将入职某大型券商公司的毕业生小王,对未来的职场生活略有担忧。初入职场,很多职场新人都会经历一段磨合期,继而出现心态不稳的情况:有些人在学生时代一直被“光环”笼罩,自认为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对个人的定位和期望就会偏高,当过高的目标遇到现实的职场,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有些“肚中有货”的学生急于显露自己的才华,以期获得领导、同事的肯定,容易表现得锋芒毕露、孤傲自大,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些找到理想工作的毕业生,觉得辛苦熬了那么久,终于可以“躺平”了,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自由散漫的状态逐渐暴露……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样的新员工如果不改变自己,是没有培养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工作中时常有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到上海市普陀区职业介绍所咨询,提出的问题是:在他们毕业后几个月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因此对自己的专业缺乏了信心。在积极给他们做职业指导的同时,我也在思考,目前IT行业的职场现状到底怎样呢?在IT行业找份工作真的那么难吗?如何才能在IT行业中立足呢?对于这些疑问,几位比较典型的IT行业从业者给出了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生中,总是将自己最精华的岁月、最主要的精力投注在了工作上;一天中,也总是把最精彩的时刻交给了工作。我们对工作付出了何其多,而工作能回馈我们多少呢?其实,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常听到初入职场的同学在抱怨新工作的种种不是:上司苛刻,同事功利,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法显示自己才华……难道这都是对方的“过错”吗?职场新人们该做点什么来改变这样的窘境呢?下面的一些职场故事也许会对你有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还有几个月,2010届毕业生就将进入职场了。如今,找工作是应届毕业生的头等大事。在求职过程中,面试是求职者必须面对的一道重要关卡,有人攻破城池,也有人铩羽而归。事实上,在面试过程中,除了自己本身的能力外,推销自己的技巧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正女生小A是某985重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公司应聘人事助理岗位。当问及希望从事哪类工作时,她回答,自己大学刚毕业,没有很明确的定位,虽然是来应聘人事助理岗位的,但非常希望什么岗位都能尝试一下,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哪类岗位,"希望贵公司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面试结束之际,小A诚恳地说道。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2005,(6):20-21
又有很多人将面临毕业后的选择,是找机会从事自己所学专业,还是另辟蹊径出国深造?究竟该怎么选择未来的路?专家告诉你——徐小平:《新东方留学咖啡》今天向大家端上一杯适合应届毕业生的职业咖啡。今天的嘉宾是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武静。她高考时曾梦想进广告专业,但被老师以太浪费自己的高分为由,劝入她不喜欢的法学专业。她曾做过转行尝试,进入一家500强企业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做人力资源方面的实习,因不喜欢人力资源工作的琐碎而半途打道回府。她的困惑是,面临毕业,究竟是该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为了“生存第一”而继续从事法…  相似文献   

11.
如今正是广大应届毕业生实习的高峰期,莘莘学子暂别课堂进入职场,成为"准职业人",为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蜕变"积累能量。在这初入社会的懵懂和踌躇阶段,很多同学对即将踏入的职场有着一丝畏惧。其实,职场并非"刑场",上司和同事更不是洪水猛兽,一切都看你用什么态度工作,用什么态度面对这些将和你保持密切关系的同事。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我的简历没人看?"面对职场,很多应届毕业生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究竟怎样的简历才能受到HR的青睐呢?为了避免寄出的简历。石沉大海",在撰写简历前,请你先看看一些"过来人"的提问吧,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也许不久后就会是你心中的疑问了。  相似文献   

13.
职场上素有"金三银十"之说,这是指每年的三月和十月是求职黄金期,很多企业会在这段时间招贤纳新。如今正是"金三"之时,从上海公共招聘网上的数据来看,用人单位明确要求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信息已达数千条,需求人数也有数万,显然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并不小。  相似文献   

14.
转眼又到应届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了,我究竟能从事什么工作?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面临毕业的学生。来看看被戏称为职场阿甘的美国青年丹尼尔·谢迪克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毕业生求职应聘高潮已经到来,一批批职场新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对于尚在求职的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而言,如何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求得宝贵的工作机会;对于已经签订就业合同的毕业生,怎样才能把握好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上海利居景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敏韬先生。  相似文献   

16.
毛梁 《成才与就业》2016,(Z1):36-38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这首诗道出了人生面临选择时的踌躇与矛盾。而如今在广大应届毕业生面前分出的路岂止两条,到底该往哪里走?在这时,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进行一次完整的自我剖析,这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7.
黄鸣 《可乐》2011,(2):73-73
有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求助于我,说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上级很平庸,工作不求上进,还时常压制年轻人的发展。很多时候,他都处于忍耐状态。面对这样的上级,他很苦恼,几次想辞职不干,又舍不得离开公司。矛盾之际,他询问我应该如何面对平庸的上级。  相似文献   

18.
师至洁 《21世纪》2008,(3):16-17
留学回国之后的人生与职业发展,是很多海外留学生及家长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背景应该如何找工作?雇主对招聘本土毕业生和海外留学生是怎样看待的?留学生是否更有优势?留学英国到底可以带来哪些职场中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发挥这些优势?1月19日,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在北京亮马饭店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暨雇主见面会,记者在会上明显  相似文献   

19.
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地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工作,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不懂的问题我都会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升自己,好让自己能早日独当一面。如果没有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或许我至今还是一名稚气未脱的学生。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毕业生,初来公司时,我曾经很担心自己无法适应职场的环境和工作节奏。现在看来,职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公司团结互助、勇攀高峰的企业文化,很快让我完成了从实习生到员工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应届毕业生为找到满意的工作,对自己进行一番形象包装,在如今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了。而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看上去更"成熟",如今一些毕业生又开始热衷于用所谓的"职业"语言和行为来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