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都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的社会改造运动。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希望沿用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方式进行纯思想文化启蒙,但现实迫使他们在1919年投身于五四运动的爱国行动,开启了把思想启蒙与行动主义相结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已被此后的历史证明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社会改造运动的路径与走向。  相似文献   

2.
(1) 五凹运动不是感情用事的非理性运动;(2) 不能否定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3) 五四新文化运动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 启蒙与救亡互相促进;(5) 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五四文艺复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表现形式与精神气质方面有某些共性,但二者不能等同.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带有浓重的人为催生性,不像文艺复兴运动那样自然生发;新文化运动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其影响与开启了西方近代史大门的文艺复兴运动无法比拟;新文化运动同时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重建,与全盘复古的文艺复兴运动不尽相同;新文化运动奏响了无产阶级主宰中国历史的节拍,文艺复兴运动拉开了资产阶级主宰欧洲历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也就是新文学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成绩卓著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产生的,在粉碎封建文化的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源魏绍馨早在二三十年代,许多人就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对五四白话文运动及整个新文化运动进行初步的反思与总结,他们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虽没有形成共识,但有一点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决不只是几个人闹起来的,它...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试图全面“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矛头直指统治者所信奉宣扬的封建文化,是对腐朽的上层建筑和官方意识形态的彻底否认.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痛感现实的黑暗而向现实进击,与此相反,近年的“文化热”则在困境下逃避现实,不敢与现实抵牾.诚然,中国近代落后了,中国沉疴累累,中国文化没有孕育出现代科学,这都与传统有关.但与传统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7.
<正> 研究概况五四运动至今整整70周年了。70年来,我国对五四运动史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五四运动到1939年的20年,是初步开展研究的阶段。20年代,五四运动的倡导者和参加者们,根据当时救亡运动的需要,着重研究五四爱国救亡运动。30年代,国统区的文化工作者开始注意了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但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片面地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看作是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从“五四”20周年到1979年是五四运动史研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如千钧霹雳,震撼了中国大地;如万里狂飙,扫荡着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它以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页。“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翼,新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诗,则是新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学术界围绕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又掀起了研究文化的热潮。五四运动与传统文化,自然属于热门话题之一.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众战争以来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反思的继续和发展。五四运动不单是资产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价值重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重估一切价值的尺度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学界一直缺乏必要的认识,因而导致了对新文化运动阐释的许多混乱。其实,五四新文化先驱者们的实践早已证明: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也是重估一切价值的最高价值尺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用以比较和判断东西方文明优劣的价值标准不是别的,是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态度,因此也决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性质。正因为这样,新文化运动才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我国的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从此由旧民主主义时期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造成了强大的声势。早在一九一五年九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自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倡导和弘扬民主科学思想;其重大成果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给予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不断解放思想,深入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当前,重温五四思想解放的历史价值,必将引领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论旧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词语”是现代汉语中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词语,与古代汉语中已不为今天现代汉语所采用的“历史词语”有别。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旧词语”产生的上线。“旧词语”的产生,自有其历史变迁与文化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化思潮的起点。传统文化、科学民主启蒙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在这里汇聚论战,深刻地影响了其后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陈独秀在这次复杂纷纭的思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 文化运动和政治革命是五四时期的两大主题。但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前者是具有现代素质的一批知识分子率先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以独立的品格在旧文化的废墟上草创  相似文献   

15.
论新启蒙运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启蒙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人发起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新启蒙运动的兴起、内容及影响 ,指出新启蒙运动之“新”在于其提出了“扬弃”五四的新方针 :(1)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和理性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及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新理性主义 ;(2)提出对文化采取辩证和理性态度 ,以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国际性与民族性的文化综合为建构新文化的方针 ;(3)提出以大众启蒙代替市民启蒙 ,通过新思想新文化的普及而达到民族的自觉和思想的解放。由于国难当头的严峻历史环境 ,新启蒙运动未能发生五四新文化运动那样深远的历史影响 ,但仍可谓与五四一脉相承的现代中国启蒙思潮的又一波澜  相似文献   

16.
一五四文学(1917—1927),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觉醒和解放的产物,是整个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文学的背景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的突出标志,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人的出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要求摆脱封建文化思想束缚,带有新的时代特征的人的自觉意识。但明清两个封建王朝使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较之世界其他先进民族,落后了近两个世  相似文献   

17.
〕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批判的是传统文化中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糟粕部分。笼统地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已不很确切,所以更不能说是“全盘化”反传统。所谓过激主义也只是封建军阀、国粹派、改良派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构陷之词。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转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探索的结论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特殊的历史环境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公民教育发展以鲜明历史印记和独特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持续良久的“新民”运动的发展形成的浓烈氛围,使她较早、较敏锐地认知了“公民”、“公民教育”的范畴蕴涵的深邃意义。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民、新邦运动的深化五四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19.
发端于五四时期的现代新儒家之基本价值倾向是主张现代化的,因而它亦应归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范畴,所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反传统"的论断是不成立的。中国文化现代开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为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这一过程的的转折点,虽然它的批判和否定曾经对中国文化传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就中国文化现代开展的整体进程而言,中国文化精神之主体性的挺立是一个不断得到加强的过程,中国文化传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文化格局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为中国文化传统面向21世纪的新开展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以往研究对梁启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评价过低。其实五四时期的梁启超并不保守,他坚决支持文学革命并身体力行,是陈独秀、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的同道;他一如既往地坚持资产阶级宪政理想,维护民主政体,同时不再仅仅把民主作为政体变革的目标,而是将其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新的伦理精神和人们应享有的自由权利的价值理想,他服膺科学精神,反对科学万能,主张科学与人文相协调,体现了对待科学的理性态度;他为引进新知识、传播新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工作在五四新知识界中无一人能望其项背。梁启超的言行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内容完全合拍,他理应被视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五四新文化阵营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