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茂羽 《学术论坛》2012,35(5):211-215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民生问题。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就业岗位不足和结构性就业难问题并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同样存在就业难问题。高职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是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而解决好高职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对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国家、社会、家庭的稳定和发展,是国家人力资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将部分资源投入大学生就业中。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迅速并准确地找到切入点。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单位,要努力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大学生就业起正确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并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难作为大众化教育时代的焦点问题,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志愿服务作为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能够增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实现其顺利就业。因此,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可以累积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志愿者群体获得社会认同,增加彼此间的信任与互助;充分适应环境,养成良好的心态。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积累更多的就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文章提出了全程教育与辅导为内涵高职学生就业教育理念,即在学习前期做好引导教育,在学习中期做好渗透教育,在学习后期做好强化教育,把就业指导"三步曲"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及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中,以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储备、高增长,又逢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企业用工受到较大影响,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高校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因素,还有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因素。我们要深入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对策,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平衡;要充分发挥指导和服务作用,积极创建大学生就业平台;要全面加强就业能力培养,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6.
就业问题,事关民生。然而,近10年来,人们不仅就业难,还往往遭受黑中介的服务欺诈,不免令人遗憾!再说国家《就业促进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已实施1年多了,其中的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提供虚假就业信息,应当建立服务台账,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情况等的规定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贯彻执行,故黑中介仍在那里胡作非为。显然,正由于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没有建设好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迟迟没有完善,才有黑中介活动猖狂的现实问题和群众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为此,特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党和政府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难题,我国每年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种种复杂原因面临就业歧视、就业压力大、就业焦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如何找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尤为重要。对自然失业现象的分析有助于从根源上找到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应届大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使得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就业难成为应届大学生首要面对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经济、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客观因素,这就需要社会对此引起足够的关注,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更多的应届毕业生找到出路,为社会解决更多的人才积压问题。因此,大学生就业还需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进行保障和完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确保大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当中,得到应该得到的权力尊重。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增锋 《社会科学》2003,(9):99-105
20世纪 30年代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十分普遍 ,并存在结构性差异较大、就业渠道单一等特征 ,这是由于近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时人认为应从教育内部、政府和社会三方面入手 ,谋求全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其办法不乏可取之处 ,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任何组织都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其中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大学生在求职时对所求组织发展阶段的忽略,也是造成其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组织发展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试图通过分析组织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归结出各发展阶段组织不同的人力资源诉求,从而为大学生求职提供全新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教育市场化运作为解决经费短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和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忽视了农村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负担能力,导致教育市场化在拉大城乡差距、削弱农村人力资源、有失教育公平和延缓农村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对农村社会发展形成一定的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分析了青海省农牧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社会客观原因和毕业生对待择业、就业的主观因素,对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过程中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对高教大众化持怀疑、否定意见者的重要论点之一。英才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特征不同 ,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同 ,形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高教大众化实现过程中 ,要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目的 ,转变就业观念 ,改革高校培养模式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致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与发达地区高校具有共性问题外,还有一些由于经济不发达等原因引起的个性问题.破解欠发达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社会需求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的路径,从而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卒.  相似文献   

15.
孙云龙  薛明娇 《理论界》2014,(1):194-196
当前,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已经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缺乏。本文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选择了10个工科学院300名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利用SPSS11.5和Excel200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状况,提出了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措施,为工科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推进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促使就业观念由传统型向市场型转变,促使就业认识由感性向理性升华,促使就业思维从线性到非线性转变;创新就业方式,使之由被动性就业向主动性就业发展,由饱和性就业向增长性就业发展,由稳定性就业向竞争性就业发展;提升了就业效果,表现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大学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分析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寻找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途径,有利于真正开发好、利用好大学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8.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愈突出。受自身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尤其困难,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政府部门也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很难抽离它所在的历史环境与社会脉络,以往的研究,往往只关注教育本身的发展与问题,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教育现象。本研究从历史社会学视角考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时代转型过程中的发展逻辑,对之做了依附期、扩张期与精耕期的重新划分;并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依时代发展主题的不同而体现出的价值导向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析出高职教育从教育边缘挪移到中心的社会条件。然而,过分强调高职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实现就业的资本积累效用,会忽视道德规训与社会流动功能,简化与削弱高职教育应发挥的部分功能,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从大学生择业观的角度来看,当前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就业心态与市场竞争的不适应。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者,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此,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必须着力进行正确的择业观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