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舆情是我国映射社会舆论发展与变动的"晴雨表"。社会舆情的传播规律和主要传播特征是社会舆情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为社会舆情预警问题研究奠定理论和研究基础,为政府和公众应对危机舆情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其经济生活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对农民工的舆情问题一直以来不太为人们所注意。而实际上,农民工的舆情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还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研究农民工的舆情问题不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舆情研究作为专门的学术研究在我国虽然仅有十余年历史,但有关的探讨却如火如荼。解析当前我国舆情研究的特色既是对有关研究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本土舆情基础理论研究的促进。当前我国舆情研究具有如下特色:一是舆情基础理论的建构直接借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理论;二是舆情研究与党政决策密切互动;三是民生问题作为中介性社会事项是舆情研究的切入点;四是网络舆情是舆情研究的重要方面;五是从事舆情研究的组织及人员构成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舆情危机的游客感知是网络舆情危机研究的重要领域。以海南为例,基于游客的舆情危机感知、旅游地形象感知和行为意向实证研究揭示的问题,探讨舆情危机管理和形象修复的对策思路:提出针对政府、新闻媒体和旅游企业的舆情危机管理策略;基于形象修复理论,设计了政府和旅游地的形象恢复策略,为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舆情研究呈现出若干热点领域,以教育满意度研究,教育舆情形成、传播与变动机理研究,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高校群体性事件与舆情预警、监测和应急研究以及高校舆情引导与管理机制研究等五个领域为代表。由于研究范式的缺失,该研究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操作规则等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因此,高校教育舆情研究必须实现研究对象、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等五个层面上的结合与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它是社会发展脉络中公众社会态度、思想波动、价值取向和评价结果在网络上的投影,是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利益和社会需求在网络上的话语和情感表达。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络公众,客体融合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网络舆情客体受主体的影响,主体反过来也受制于客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网络舆情的形成关键在于网络主体对客体的情感和态度。网络舆情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应在善治理念下加强舆情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舆情学科建设要在研究方式上由民意的实证研究为主转向理论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需要更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更有效的定量分析的支持。系统方法的运用主要还是在物质资源配置领域,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中的运用始终不能尽如人意,问题在于系统理论的逻辑基础。本文尝试了系统概念体系的完善,要素、要素特性、要素变量概念的建立及其具体识别、区分和表达,并提出系统的要素分析和过程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文章最后对舆情系统进行了具体的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公共领域的发展将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2007年以来,互联网逐渐显露出在汇集、承载舆情民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网络舆情正是民众在互联网这方公共领域发表的意见、观点、言论、情绪、态度的总和,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审视近年来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可以发现,公共领域在推进民主法治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权力机关应处不当、公共理性欠缺、网络舆论公信力堪忧是阻碍公共领域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群体心理是舆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相关群体心理理论的回顾和梳理,分析舆情产生的群体心理机制,从而借鉴群体心理理论对舆情问题进行研究,在舆情处理过程中遵循群体心理规律以疏导舆情。  相似文献   

10.
舆情研究当下正面临着两个需要--现实需要和理论研究需要,如能满足好这两个需要,无疑将推动舆情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舆情研究的学科建设.现实需要主要是围绕舆情热点问题的调查分析,理论研究需要则主要是对舆情理论范畴的深入发掘.这两个需要彼此不同,又密切联系,前者为舆情研究提供了不断发展的现实基础或现实支持,后者为舆情研究提供了学科建设的理论构建框架和具体指南.  相似文献   

11.
理性选择理论自从提出以来,不仅在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扩展到了社会研究领域。但是理性并不能解释人类的所有行为。尤其是对于我国乡村社会这样一个"熟人"社会来说,其感性特征更为明显,因此,本文认为要构建我国乡村社会的良好秩序,必须将国家的外在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与乡村社会内在的文化传统、自发秩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深入了解和掌控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建立舆情监测、预警和引导机制对舆论管理来说意义重大。该研究突破了现有网络舆情获取和分析停留在单体化理论研究阶段的现状,在总结了现有基于事件的舆情分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社会网络结构的舆情分析模型。该模型从现实方法上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多视角分析、利用,进而为网络舆情的管理提供智能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是舆情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03—2009年的兴起阶段,2009—2014年的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的跃升阶段.每个研究阶段有不同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流研究方法,总体呈现出内容越来越丰富、方法越来越多样的态势.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越来越多学科的介入与融合.近年来,基于传播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理论、政治学理论和情报学理论进行网络舆情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全景式回顾和优缺点述评,有助于推动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研究的不同取向,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可划分为经验型政治合法性理论、规范型政治合法性理论和批判型政治合法性理论三种主要类型。经验型政治合法性理论强调研究合法性问题主要以可观察的事实和实证材料为根据,重点关注"实际是什么"的事实问题,而较少关注价值问题。规范型政治合法性理论注重逻辑推演和定性分析,重点关注"应当是什么"的价值问题,而较少关注事实经验。批判型政治合法性理论则强调反思和批判,尤其是对盛行于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场阈中的经验型政治合法性理论展开深刻反思和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转型时期,热点比比皆是,焦点层出不穷。分清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关键和末节,解决相关的问题和矛盾,最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创新的观点观察舆情热点问题,研究和把握舆情自身的发展规律,科学分析舆情发展的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导向政策,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社会舆情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历史性研究,划分我国农民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认为人的城市化即城市化社会融入是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理论层面对社会融入以及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背景、理论命题以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述评,分析了不同理论和研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研究方法和视角入手,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简析舆情变动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舆情变动规律是舆情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作为一种复杂的人类社会精神现象,舆情变化必然要遵循某些客观规律。本文提出舆情的涨落规律、序变规律、冲突规律和衰变规律,以此来描述舆情运动过程中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社会心理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加强高校舆情的引导与应对处置,切实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文章分析了社会心理与网络舆情的关系,梳理了社会心理学视野下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因素,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的措施,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姜胜洪 《兰州学刊》2010,(12):87-9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我国民众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民众的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平感明显增强,少数民众甚至产生"公有制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劳动不再光荣"等认识偏差。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进行疏导,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的舆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舆情疏导。一是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二是树立正确的公平理念;三是唱响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四是畅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动荡的隐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爱丁堡学派反对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知识的理性主义理解,提出了系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爱丁堡学派试图把"社会建构论"普遍化、绝对化的做法是值得批判的:一是它对科学知识不加区分,致使其没有充分考虑科学知识社会建构的程度问题;二是它不注重考察不同学科领域科学知识的特征,而认为"社会建构论"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三是它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并不能为普遍化的社会建构论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