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孙辰 《殷都学刊》2023,(4):87-92
自2010年钱锺书第一次被评为“文学世界主义者”以来,国内关于钱锺书“世界性”的研究成果却仍然较为薄弱。本文拟聚焦于钱锺书的“世界主义”文学观,通过对《管锥篇》的重读,探究在社会主义文学造成“世界主义”断裂的特殊时期,钱锺书如何想象与重建20世纪“世界主义”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中的“世界主义”。钱锺书在《管锥篇》中破除了“夷夏之防”“中西对立”,将国家认同建构为文化认同、将个人身份体认转化为“华心”有无。在“破”与“立”之间,以共同“文心”为基础,建立包蕴人类普遍性情感的“世界主义”文学观,并试图以著述实践为中国文学与中国思想提供一种中西会通的文学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2.
虽然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王渔洋神韵说的理论渊源之一,但严羽在《沧浪诗话》里却并没有正式提及神韵一词。钱锺书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两书中多处征引的严羽所谓诗之有神韵者,从文献上考证,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命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已经出现了以讹传讹的现象:由于钱锺书在学界的权威地位,有些研究者未加辨别就直接引述了钱锺书的错误观点。事实上,神韵这一概念范畴在严羽所处的南宋尚未出现,但严羽的诗论主张与神韵说确有着密切联系,而钱锺书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两书中论述神韵的相关内容,则是混淆了神韵的提法和它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其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经常把这一本书同《资本论》加以比较。这种比较对研究《资本论》的逻辑问题,乃至对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逻辑学,都具有重大意义。将《精神现象学》同《资本论》加以比较,也是这样。 在《资本论》中,也和在《精神现象学》中一样,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两种上升方法,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一个统一的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4.
所谓对立义,指的是一个词语具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含义。例如[沽]这个词具有“买”和“卖”两种相反的含义。《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沽”在这里指“买回来”,而在同书的《子罕》篇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三个“沽”却作“卖出去”解。对这种义兼正反的现象,我国传统的训诂学运用“反训”加以说明。反训是训诂学上进行语义注释的一种手段,即反义相训。这是由《尔雅》开创,并由郭璞注阐明的。例如《尔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一文中,专门论述了客观真理的问题.不少同志把列宁批判的波格丹诺夫的真理观概括为主观真理,使客观真理同主观真理根本对立起来.我认为,这种概括是错误的,至少是不确切的.列宁指出:“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  相似文献   

6.
"破体"作为钱锺书批评文体最突出的特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文体意识之"破",即破除新旧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形成极具开放性、包容性的文体意识;二是文体运用之"破",即突破新旧中西不同文体的畛域,各种文体的特点互渗互补。钱锺书批评文体的"破体"特征,对于反思中国文论的现代建构问题具有积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7.
“破体”作为钱锺书批评文体最突出的特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文体意识之“破”,即破除新旧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形成极具开放性、包容性的文体意识;二是文体运用之“破”,即突破新旧中西不同文体的畛域,各种文体的特点互渗互补。钱锺书批评文体的“破体”特征,对于反思中国文论的现代建构问题具有积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8.
《摩奴法典》中两种对立的妇女观孙明良大约编纂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的《摩奴法典》,不仅是印度奴隶社会也是世界奴隶社会中一部极其重要、内容最为浩繁(汉译本约20万字)的大型法典。它是一部继往开来的集大成之作。同古代印度的法经、法论著作一样,它不...  相似文献   

9.
北塔 《学术界》2006,(2):118-125
刘皓明的《绝食艺人:作为反文化现象的钱锺书》一文,在网上已经流传了好一阵子,最近又在《天涯》杂志上登了出来。因为他有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即海外华裔学者的角度,又因为他使用的强烈到极端的语气,即不容置疑的否定性语气,再加上他那自以为打中了钱锺书七寸的得意劲儿,都引发了我试图为钱锺书做一点辩护的欲望,尽管钱先生也许根本用不着我这样的末学后生来为他辩护。一刘皓明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他用卡夫卡塑造的“绝食艺人”这一小说形象来比喻钱锺书。他说:“钱锺书对应于绝食艺人的绝食功夫的,是他扫描般的记忆力,他饕餮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指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子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对《水浒》的批判,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明确指出了宋江搞投降主义的真面目,为我们从根本上分清《水浒》中两个阶级的对立、两条路线的斗争和两种相反的道德观念指明了方向。招安与反招安的斗争,反映了梁山起义军内两个阶级的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11.
钱锺书的《围城》不是一部方言小说,尽管其独一无二之处恰恰在于主人公流浪汉式旅行涵盖了中国南方六大方言区,来自北方的人物也不少。《围城》语言策略值得注意之点是钱锺书很少让小说人物说他们自己的方言,而尽量让他们说南腔北调中西合璧的国语。《围城》中的方言土语就像鬼魂和影子一样藏在国语背后。虽然作者在某些场合不得不偶尔使用方言,但也尽可能削弱方言的影响。吊诡在于这种超方言写作也能揭示蕴藏于方言中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精神。20世纪40年代,当北方作家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努力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时,南方的钱锺书却和他的人物一起学习正在形成中的国语。两种不同的学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带来了两种不同的语言遗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说马克思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论。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在于揭示劳动同资本的对立关系。从理论层次上说劳动同资本的对立关系,比剩余价值更深入、更根本,因为没有劳动同资本的对立关系,就不可能生产出剩余价值。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现实的许多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献珍同志说:“什么叫对立的统一?中国有句古语,‘合二而一’,这句话的意思是物是合二而一的,同‘一分为二’是一个意思。”“‘合二而一’,(来自方以智[明末人]《东西均》之第24頁),‘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想。”(見7月17日《人民日报》)艾恒武、林青山说:“事物是由两个对立面构成的,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中国古人是用‘合二而一’(見[明]方以智著:《东西均》)来表达的。”“‘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辯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見5月29日《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4.
儒墨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儒学与墨学的异同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 ,至今还明显地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是儒、墨是两种完全对立的学派 ;一是儒墨具有很多相通之处 ,儒家容纳了墨家许多思想和观念 ,儒墨相互为用。儒墨的对立早在战国末年墨家后学和儒家传人就互相进行过攻击 ,《墨子》有《非儒》 ,《孟子》和《荀子》有公开批评墨家的言论 ,《孔丛子》有《诘墨》篇。第二种意见由唐朝韩愈首发 ,他说 :“儒讥墨 ,以尚同兼爱尚贤明鬼 ,而孔子畏大人 ,居是邦不非其大夫 ;春秋讥专臣 ,不尚同哉 ?孔子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 ,不兼爱哉 ?孔子贤贤 ,以四科进褒弟子…  相似文献   

15.
从释词走向批评——《文选五臣注》研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释词走向批评———《文选五臣注》研究评析王立群《文选注》研究是20世纪《选》学研究的难点之一。钱锺书先生在其《管锥编》中论及《文选》时曾说过:“词章中一书而得为学,堪比经之有《易》学、《诗》学等或《说文解字》蔚然成许学者,惟《选》学与《红》学耳。”...  相似文献   

16.
陈望道先生曾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过修辞的两大分野的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之争论不休。有全盘肯定其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提法的,也有彻底否定消极修辞而力主积极修辞一端的。本文认为这两派根本对立的观点皆各有偏颇,从而提出了汉语修辞三个层级的新学说。认为汉语修辞实际上应分为基本、积极与过度三个修辞层级,而且三个层级之间的关系都具有相对性,不可将三个层级绝然固定。  相似文献   

17.
史伯讲“和而不同”,晏婴讲“和如羹”,其中的“和”有“和谐”之意,但只是讲先王“和而不同”,要求君王讲“和谐”。汉唐诸儒解《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有以史伯讲“和而不同”,晏婴讲“和如羹”为依据,而将其中的“和”解为“和谐”,实际上消解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对立,又有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等突出“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对立,讲“君子心和”“小人所嗜好者同”,君子“心和如一”,小人“为恶如一”。朱熹的解读从心性层面讲“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并进一步讲由公私义利而有“和”与“同”的对立。朱熹之后,不少儒者既讲何晏或朱熹的解读,从心性层面强调君子与小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对立,又讲史伯的“和而不同”、晏婴“和如羹”,引伸出君子与小人在做事上具有“和”与“同”的差异。这些解读对于今天不少学者将“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仅仅解读为“和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重评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评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此前的《史记》学界普遍认为,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与“究天人之际”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命题,而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是一个与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相对立的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的观点。有的学者从《史记》的编纂...  相似文献   

19.
杨献珍同志说: “什么叫对立的统一?中国有句古语,‘合二而一’,这句话的意思是物是合二而一的,同‘一分为二’是一个意思”。“对立面的统一思想,只是说矛盾的两个侧面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的”。“学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要学会把两  相似文献   

20.
金坛  徐文 《中文信息》1994,(3):7-13
用计算机进行汉字信息处理的各类汉字编码中,对音形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音形码有许多优点,很有发展前途;另一种认为音形码有严重缺点,完全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