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文章选取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四大方面指标构建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并利用2003-2010年我国198个地级市的实际数据计算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基尼系数。通过区域、省内以及城乡三个维度的分析,得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总体水平在这8年间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即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不断上升;但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总体上呈现由东向西逐级递减的不平衡状态,部分方面指标的均等化程度依然很低,甚至近8年来并未有明显改善。只有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体制,才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1—2020年30个省(区、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区、港澳台地区的数据)省域包容性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使用PVAR模型和门槛模型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增长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互为格兰杰因,二者呈现了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从非线性效应来看,包容性增长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向影响表现出边际效率递减,而均等化对于包容性增长的促进效应则表现出边际效率递增。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不存在门槛效应,而中西部地区仅存在包容性增长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效应,西部地区的门槛值高于中部地区且影响系数较低。研究为共享理念下包容性增长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及其特点为对象,探究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的发展路径、发展趋势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从治理结构、数字化、多元化、均等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论述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和能力提升策略,初步阐述和构建了8个维度3个向度的指标体系,详细分析研究了一级指标的解释和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4.
甘代军 《中州学刊》2023,(12):77-85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等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和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步伐逐渐加快。为全面、客观地测度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程度,进而为国家政策的完善和高效实施提供理论参考,亟须构建一套兼具政策性和针对性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意涵的权威规定,积极回应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践的现实需求,坚持导向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准确性等评价原则。具体而言,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至少需要包括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3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这一指标体系既能够密切呼应国家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和发展要求,又有利于增强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及其绩效考核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绩效评估障碍与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不仅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非均衡或非均等性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难以在政府绩效评估价值、指标体系、评估结果运用中体现出来.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正公平价值缺失、通用指标体系的框架难以容纳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单一治理结构等形成了均等化进程的障碍.消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绩效评估障碍应着力于:厘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绩效评估价值、建构以均等化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促进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构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利用200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我国东部和西部省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省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不同省份各项转移支付政策的促进效应也存在异质性.为此,我国还要持续完善央地财政分配体系,改善中央和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体系,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法律法规建设,以促进我国各地区财力均等化,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成为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意义、基本公共服务理论基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思路及指标体系、公共财政制度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等多个视角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8.
黄文正 《学术论坛》2012,35(7):146-150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影响劳动力转移显著。文章构建了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阻碍劳动力转移,结合现实剖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最后得出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化阻碍劳动力转移的结论。因此,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应地减少不同身份居民间的社会冲突,促进城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从而吸纳更多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然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逐步形成汇集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而这样一个带有普世性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则就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以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观必然性,了解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从而找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适当路径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公共服务减贫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反贫困的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均等化进入人们的视野.研究发现,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十分滞后.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战略不统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部分“卸责”、财政资源非平衡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减贫的作用机理在于:通过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率和贫困人口生产力水平、增强贫困地区人口的发展能力、降低贫困地区的脆弱性、减少社会排斥来降低贫困发生率.建议将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反贫困框架,不断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倾斜力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考核推动政府转型,同时将基本公共服务模块纳入贫困监测,加强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困境与进路: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是解决民生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着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带有歧视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转移支付制度有缺陷、相关制度不衔接等诸多困境.克服上述困境,应该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对接,推进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制体系.这也是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运作主体展开研究,指出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的存在,单靠政府难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整合不同社会行为主体,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来实现.在此基础上,通过杭州市依托社会复合主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的案例分析,论证了多元主体共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行性,并对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本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都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新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在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主体功能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并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及其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入手,构建西部地区教育公共产品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衡量,并对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6年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引致西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成本偏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为此,应不断建立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教育公共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15.
县级政府是我国政府体系中沟通城乡和为公民提供具体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我国当前的县级政府官员的政治考核制度使得官员更关心经济增长的速度。为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的实现,应当通过重新设计县级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增加民意因素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等方式,转变县级官员的激励机制,促使他们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要战略规划。文章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主导机制和实施战略比较均等化特质,从行政与地理特征、产业配套等比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力机制,从内在机理、衔接机制和模式内容比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内涵,并从城市化、流动人口等角度对两种模式进行评估。进而构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实现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改进。  相似文献   

17.
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为了实现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和平等的机会,也是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政府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基本的和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及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积极追寻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从发展轨迹当中认真探索实现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最终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进一步探寻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因素,有益于尽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全面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体制不完善、法律不健全和公共决策机制不科学等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主要因素。破除二元制经济结构,制定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法律,改革财政体制和人力资源配置体制,完善公共决策机制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明智举措。  相似文献   

1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内研究现状、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和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理论界也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学者们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界定、政策取向和实现手段等进行了研究.但是,概念认识的分歧较大、基础理论研究不足、视角较为单一,往往忽略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济与制度背景等.今后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把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制度成因,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确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量化标准,并为构建均等化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逐渐从经济领域向社会、政治领域延伸,必须构建功能复合的社会共同体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文章从经济学视角探讨多元主体协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梳理和总结杭州市依托社会复合主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运作机制和典型案例,并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复合主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