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风华 《中州学刊》2013,(1):140-144
民国时期河南灾荒频发,义赈活动快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影响巨大。民国时期河南义赈主要表现为个体名人善士、区域性群众性团体和国内外慈善团体灾后积极参与救灾。相比较而言,在各种救灾团体中,华洋义赈会是各种义赈组织中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一个义赈组织,其施赈范围和力度在当时都是空前的。民国时期河南义赈无论从其救灾思想还是从其具体的救灾措施来看,在当时都是十分先进、实用的,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苏北灾荒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政治因素使得苏北地区的灾荒未有稍息,水灾、旱灾、蝗灾、兵灾、匪灾等交替发生。“十年九灾”的频仍灾荒给苏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郑自军 《船山学刊》2002,(2):21-24,42
1912~1927年湖南灾荒频仍,究其社会原因,政治腐败、局势动荡、军事不断、土匪猖獗破坏了防灾赈灾机制;财政拮据、金融混乱、经济凋蔽,人们穷困削弱了御灾救灾能力;生产落后、科技停滞、人多地少、盲目垦殖加大了灾荒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荒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荒频发,死亡人数和惨烈程度在近代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一现象的发生,除了该地区较为复杂的气候和地质、地理环境外,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则是农民的耕地不足与普遍贫困、频繁的战争、政治腐败以及鸦片的大量种植,导致西北地区百姓防灾、救灾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5.
李风华 《中州学刊》2012,(3):154-157
民国时期河南灾荒频仍,出于当时河南普遍的经济贫困加之民国河南政府救灾不力,频繁的灾荒给河南人民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人口灾难.水灾具有突发性,它能在短时期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而持续时间长,致灾面积广的旱灾导致的河南人口损失更为惨重.灾荒使大批人口死亡,使更多的灾民流亡.灾民的流动具有一定的特征:在流向上一般表现由农村流向城市、省内不同区域间流动、迁移,流向外省三种基本特征;同时灾民的流动还具有盲目性、集中性和保守型特点.在灾民的流动过程中,一部分灾民沦为土匪、乞丐,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灾民的流动也对全省乃至全国的人口密度区域平衡调配及对于流入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有关近代河南灾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省是一个灾害频仍的省份 ,在近代居于突出的地位。河南灾荒的特点有二 :一是频发性 ,二是强度高 ,危害甚巨。关于赈济 ,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官赈 ,另一种是义赈。官赈的内容包括仓储制度、善堂、蠲缓、放赈等。为了筹措放赈钱粮 ,清廷采取了捐纳、商借、协济等措施。义赈作为我国长达几千年的灾荒史上并不多见的现象 ,即从河南等省首先兴起 ,传教士也参与其间。人类与灾荒的关系是 ,人口增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灾荒 ,灾荒又促使人口减少 ,某种意义上对人口数量起着自然而残酷的调节 ,这一恶性循环使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一个认识 :人满为患 ,灾荒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洋务运动时期是我国近代工业化的发端时期,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灾荒最为频繁严重的阶段之一。通过对这个阶段的灾荒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天灾人祸时常互为因果,而且这种天灾人祸同清朝社会法律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灾荒与人性——以民国时期西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灾荒,不仅严重影响人口的数量、质量,而且西北人民在心理、人文、伦理上都受到极大的冲击:灾民为了生存,逐渐抛弃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抛儿弃女、贩卖人口、掘坟挖尸,甚至发生骨肉相食的惨剧。正是愈来愈严重的灾荒一步步摧残、瓦解着人性,对后来西北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恶烈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鹏程 《云梦学刊》2003,24(5):51-53
自然灾害若达到一定烈度,除了造成人口死亡、田园毁损之外,还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当生命也因饥荒受到严重危胁的死亡关头,灾民会做出道德失范、破坏正常社会秩序的越轨行为。湖南历史上因灾荒引发的农民造反或民变不胜枚举。这些暴烈行为对社会生产力和道德规范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和冲击力。  相似文献   

10.
杨鹏程 《云梦学刊》2007,28(2):57-60
清朝前期虽然政治相对清明,社会稳定,但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对山地和洞庭湖的过度围垦,降低了洞庭湖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加之吏治腐败、清初的战乱及奸商囤积居奇、操纵粮价等社会原因,致使湖南地区灾荒频仍,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11.
浅析北洋政府的灾荒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政府时期是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几乎无年不灾,而且灾区广、灾情严重,对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面对巨大灾荒,北洋政府逐渐重视荒政,相继建设和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与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并没有取得应有实效。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河南人口统计准确程度之差,居全国之冠,其原因首先在于警力不足,警员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户籍警闭门造车.保甲长制度推行伊始,一度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统计数字,但保甲长的文化素质低,漠视人口统计工作.户口统计办法自身的复杂性以及人口统计过程中的形式主义要求,都是导致人口统计制度未能很好落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清后期内蒙古地区灾荒史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以《清实录》为据,整理1800—1911年间内蒙古灾荒记载,着意分析灾荒存在类型、发生特征及对内蒙古地区社会演化的不良影响,尝试通过对这一特定时期及区域灾荒状况的史实分析、统计与理论透视,给出一幅比较全面的清后期内蒙古地区灾荒的图景。力求对现实减灾实践以及理论发展和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和裨益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灾荒频仍,为救济灾民,旅居北平的河南同乡成立了旅平河南赈灾会。有鉴于河南灾区广大,灾民众多,本地就食无望的现状,平赈会组织了灾民赴东北务工垦荒活动。经过广泛动员和周密部署,来自全省各地的数万灾民分批次到达东北,并在平赈会的全力协助下得到较为妥善的安置。灾荒之年,移送灾民远赴关外谋生,虽属"消极之救济",但在兵匪连年,军阀征战的动乱年景里,同乡组织的移民之举亦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5.
抚按是明中后期灾荒救济的核心力量,他们奏报灾伤,请蠲请赈;踏勘灾伤,核实灾情;受命赈灾,主持赈务;监督赈济,澄清吏治。二者职任有交叉也有分工,巡按侧重勘灾和救灾监察,巡抚侧重报灾和领导赈灾,共同推动了灾荒救济的进行,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因执行救灾程序的机械化及抚按自身的贪腐和不为,也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清末社会变革中的灾荒赈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祖荣 《天府新论》2004,(Z2):280-281
晚清社会急剧变革,促使我国灾荒赈济呈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点近代工商企业捐款助赈;民间义赈逐步成为灾荒赈济的重要方式;近代交通、通讯、报馆等新兴行业推动了荒政近代化;外国人员在华赈济活动开创了灾荒赈济国际合作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7.
晚清社会急剧变革 ,促使我国灾荒赈济呈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点 :近代工商企业捐款助赈 ;民间义赈逐步成为灾荒赈济的重要方式 ;近代交通、通讯、报馆等新兴行业推动了荒政近代化 ;外国人员在华赈济活动开创了灾荒赈济国际合作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8.
嘉庆之前,养廉银用之于灾荒救济并不为中央政府所提倡,但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河南灾荒却改变了这种局面.捐献养廉银救济灾荒成为清朝荒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期内,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荒的破坏,但从长远看,成为官员贪污腐败的一个根源.捐廉助赈彰显出清朝中央的财政能力大大下降,地方势力影响清朝政治格局的趋势凸显.  相似文献   

19.
北洋政府时期安徽地区的灾荒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焱 《江淮论坛》2008,(2):106-111
安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历史上一直灾害频仍,素有"多灾省"之称.到了北洋政府时期,自然灾害仍是连年不断、种类繁多.本文就这一时期政府对灾情及赈灾的基本态度,赈灾机构的建立与职能的划分,以及赈灾的措施、途径与方法等作一论述.希望能对我们今天做好防灾、救灾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河北地处华北,按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而言,应以旱灾为主.但是民国38年间,河北的水灾竟超过旱灾,打破了传统"南涝北旱"的说法,成为对河北危害最大的灾种.文章通过对民国38年河北水灾情况进行简单梳理分析发现:民国时期河北水灾的发生多是由于连降大雨、河流溃堤决口造成,这除了与河北的地形条件、季风气候特点、河流的分布状况等自然因素有一定关系外,主要还与民国时期政府不重水利、战乱年代对水利设施和森林植被严重破坏等社会因素有重要关系.所以,预防灾害并非难事,只要国家稳定,注重水利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很多灾害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