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玉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1):75-77
郁达夫的小说代表作《沉沦》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人们或褒扬或诟病,就其主题探讨至今仍众说纷纭。本文则认为作者注重从人的心灵、情感、人性美的角度来表现和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沉沦》不仅表达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怀的隐痛,同时也体现出对个性解放的大胆追求,以及对传统道德抉择的两难等文化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审美风尚作为一种具有源发性的审美风格形态,一直是主体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但中国当代审美风尚的多样制约因素及其主体身份认同所遵循的隐秘认同逻辑,常使得二者呈现出复杂的绞合关系.为理解中国当代审美风尚与主体身份认同的恰切关系,有必要重新厘定中国当代审美风尚的基本意涵,还原中国当代审美风尚的生发语境,揭示中国当代审美风尚在建构主体性身份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代性的发生,摧毁了传统知识分子对于家族的社会认同、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对于儒教的文化认同,使新知识分子发生了身份认同危机。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就是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的历史。随着革命及新中国的建立,这种危机得到特殊形式的解决。改革开放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语 :文化研究作为一种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学术理论话语和研究方法 ,已经对文学研究形成强有力的挑战。文学中的文化身份研究 ,是迎头对应文化研究的挑战 ,而又运用文化研究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从新的路径进入文学的明智选择。文化身份的命题是在后殖民理论的平台上被提出 ,并被移用到文学研究中来的。文化身份研究从文艺美学来说 ,是肯定主体性的美学价值和文学存在合理性的 ,从文学研究的外延来说 ,是语境式研究和文本式研究相结合的。因此可以融合进社会学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方法、原型批评方法、文本分析方法等诸多文学研究方法 ,可以融文学的背景研究和文学的文本研究为一体。本专题各篇文章 ,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文学中的文化身份问题。王宁教授的《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 ,准确地描述了全球性文化研究对文学形成的挑战 ,并且充满信心地指出 ,引入文化身份问题 ,运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果。王宁还提出在引入文化身份研究中建构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如果将王宁教授的论文看作是一种呼唤 ,那么 ,王一川教授的《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刘俐俐教授的《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乔以钢教授的《女性写作与文化生存》则是对这一呼唤的回应。我们惊喜地发 相似文献
7.
菲华文学中“身份认同”的矛盾和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华文文学中 ,普遍存在着“法律身份”、“文化身份”、“血缘身份”认同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其原因是人们的居住国的生存境况与母国的亲缘遗传的矛盾、母国文化和居住国文化的矛盾和互比与抉择、母国和居住国多种社会因素的变异。这种“身份认同”的矛盾和困惑 ,其发展趋向有两种可能 :淡化、泯灭或保持、加深。“身份认同”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 ,不仅存在于菲华文学中 ,也存在于中国以外的多国华文文学作品中 ,是海外华文文学中长期的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作家的方言写作呈现出地方认同和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特点.语言表现形式具有融共同语、方言和作家个性语言于一体的混杂特征,目的 则在确认知识分子个人写作的合理性,即借由差异再现的方式表达其对个人、地方、民族、世界及其关系的思考.这些具有特色的方言写作,一方面是对中国地域文学的发展和补充;另一方面又与以往方言写作不同,既非为了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也非为了起到教育和普及作用,而是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小说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力作。小说主要以人物的记忆为核心来呈现个体身份认同和寻求社会归属等重大人生问题,并在种族主义、暴力和性等多视角上揭示出了作家的宗教多重性思想。从美国文学传统的角度来看,小说在美利坚国家民族身份认同的宏大叙述主题上也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作家的方言写作呈现出地方认同和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特点.语言表现形式具有融共同语、方言和作家个性语言于一体的混杂特征,目的 则在确认知识分子个人写作的合理性,即借由差异再现的方式表达其对个人、地方、民族、世界及其关系的思考.这些具有特色的方言写作,一方面是对中国地域文学的发展和补充;另一方面又与以往方言写作不同,既非为了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也非为了起到教育和普及作用,而是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寻欢作乐》作为毛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最欣赏的作品。但相比其它长篇小说,关于它的研究鲜少,回忆书写则更是从未有过的角度,实际上这是一条隐含的可以将小说艺术、思想蕴藉与审美人格相融合的叙事策略。从文化记忆视域下提出的回忆理论出发,可以考察小说如何通过非线性的回忆叙述、双聚焦的回忆视角、回忆时间层面的分与合以及借助矛盾... 相似文献
12.
13.
14.
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是公民对所属国家的一种认知、肯定、接纳,以寻求公民间的我们感和对国家的归属感,包括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当代,国家公民身份认同受到族群认同、全球化和后现代思想的挑战,呈现出开放性,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国家公民。这是当代国家公民身份的新定位。适应国家公民身份的这一定位,公民教育需要同时进行政治认同教育、文化认同教育和全球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对教育自身和人的精神状况的敏锐把握,是建立动态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在信息时代,网络教育带来的是一幅新的教育图景,其不仅带来现代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革新,还引致师生身份的后现代认同,促使师生关系的后现代转型.在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呈现出灵活性、多重性、平等化、建构性、碎片化和游戏化等特征.因此,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必须建立在对网络教育的后现代特征进行深入考量的基础上,并充分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以适应网络教育后现代转型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服饰作为一种审美风尚,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民族国家、社会族群、文化群体进行身份认同的基本方式。然而,现代社会的差异政治与混杂文化剪断了前现代社会以观念——政治——文化——身体——身份为线索的对位式身份认同逻辑,而衍变出更为复杂的身份认同模式:从共和国建立至今,教化实用主义的服饰审美风尚、个性化的服饰审美风尚、世俗化的服饰审美风尚、多样化的服饰审美风尚渐次成为主流的审美风尚,并先后承担了规训的理性主体身份认同、启蒙的理性主体身份认同、感性化的主体身份认同与多元化的主体身份认同功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所承担的直接身份认同/区隔功能,遂在现代性条件下演变为多元认同主体的合力建构与秘密争夺。 相似文献
17.
18.
细读宋人的文、诗、赋、词和笔记杂著等作品,文史互证,可还原北宋东京城的13类声音景观及其对应空间,揭示其产生原因和历史文化意义。围绕声音景观的关键问题,分析东京书写中的声音空间、身份认同、话语方式和文学成就,指出南宋人所谓叫卖声的“汴京气象”可作为东京声景特征的简要概括,又从美学角度阐释特殊的寂静、哭声和缺席的生产之声。通过对东京的声音景观进行还原、分析和阐释,在声音层面揭示出唐宋间的重大变化,并区分各种“听觉共同体”,从而论证宋代文学对东京的塑造作用,回应文学与地理的理论热点,结合马克思的论述提出:为了完整地理解历史、世界和我们自身,需要深入研究文学中的声音景观。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聚焦中国电视内容再现与中国中产阶层的身份认同的确证研究。通过探求电视媒介在当代社会阶层变迁背景下的内容生产的浪潮与趋势变化的轨迹,展示阶层变迁对电视传播影响的现象,揭示中产阶层接收心理和身份认同。确证我国电视内容再现的时代症候满足了中国中产阶层的收视需求和身份认同,从而媒介传受缝合得以达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