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多元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践中,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挑战。建立与大众化教育阶段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这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转变传统高等教育质量观、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教育多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千差万别,对质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求各类人才的质量标准具有差异性、多样化。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教育理念,用新的教育质量观来引导和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展望 2 1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 ,素质教育成为改革高等教育的源动力之一。素质教育的推行必须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深沉反思 ,以寻求改革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虎年之春,万象更新.在我们佳木斯大学合核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并向纵深发展的时候,《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合技工作取得的又一新成果,它必将推进佳木斯大学的社会科学研究,必将作为先导,把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推上新的台阶.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稳定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任务.在这一总任务中,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是首要任务,是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关键.在这世纪之交的历…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的改革与发展韩金远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高等教育要改革、要发展,作为高等教育重要...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进程与华侨高等学府的重要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全球化思想和观点,分析了全球化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尤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教育服务作出了从未有过的承诺,挑战与机遇又一次出现在中国高等学校面前。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教育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等等,需要高等学校作出新的积极应对。文章研究了华侨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以大量史实充分说明,华侨高校就其办学渊源早已体现出国际性,就其办学特性也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相一致,就其办学成效也充分显示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就其办学方向也可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有所作为。加快华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一所国家面向21世纪具有国际影响和竞争能力的高水平大学,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临新世纪的挑战,美国的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改革。本文针对公立大学教育系统、就教职工的任务、任职、学术自由和报酬、高等教育功能的转变、教育技术与教学传播、高等教育经费、全球化及多元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与现代化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竞争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方向 ,为此 ,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高等教育改革需要转变教育观念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素质教育 ,注重人才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是未来教育的两块基石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以终身教育来整合。本文提出了“实施终身教育 ,建立学习化社会”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目标 ,并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多样化、开放化等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后勤社会化实体,既要坚持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结合,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方向,又要处理好经营与服务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和统一,以促进后勤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需求的诸多不适,我们必须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高度出发,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理论和观念创新,推动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创新。深入改革应试教育制度、教育培养方式、教育评价模式,把高等教育带入一个新的发展境界。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既表现为长期效应 ,又存在短期效应。高等教育必须正视这种冲击 ,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指导改革 ,把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短期效应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证实了教育民间组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角色价值与推动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借鉴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针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抓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及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机遇,通过立法,构建更开放的、更灵活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使更多具备社会性与国际性的教育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推动,与世界共享无国界、无边界的教育资源,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扩展与经济增长的非正相关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扩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扩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已经暴露出其局限性。本文认为高等教育扩展与经济增长并不总呈正相关关系。在中国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是有限的 ,重要的是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在高等教育结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巩真 《人文杂志》2004,(1):85-88
教育的改革 ,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 ,将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教育的产业性质为依据 ,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和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 ,在教育机构内部建立产权明晰的管理体制 ;第二 ,提高大学的教育专业化水平 ,把普及高等教育作为当今中国高校发展的主要目标 ,并通过普及带来的买方市场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 ;第三 ,从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上鼓励私人资金注入高等教育领域 ,并保证教育投资者的权益 ,从而提高教育产业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本是我国邻邦,现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频繁的交往。但由于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也有很大差异,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研究两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探索其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利加快和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大众化走向 ,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及人们的普遍教育需求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吴亚玲 《学术探索》2012,(11):107-10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革着。在任何一个时代,变革的进行都是紧跟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开放、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跟上时代的脚步,加强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实现人文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各级政府的统筹管理下进行全面、先进的改革,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革新步伐,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建国后17年内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评价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得与失,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就尊重教育规律、教育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教育质量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制度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制度改革的过程,就是教育实践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问题,提出创新的教育制度,促使教育实践持续发展的过程。教育制度的改革必然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体现出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的革新和发展总是与整体的社会系统的变迁和发展息息相关。面对国际激烈的竞争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法国需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欧洲乃至世界的教育发展,以促进法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彭方第 《天府新论》2003,23(5):116-119
江泽民同志对高等教育地位和作用、创建一流大学、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论述,形成了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的、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的教育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