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我们特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中,王本朝的《生存体验与知识趣味: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的批评》认为,1930年代鲁迅就批评过朱光潜的静穆美学观念,它不同于新文学内部的其他论争,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丰富的美学意义,涉及到以美学理论解释文学对象的效度和限度,文学欣赏的局部与整体,当下想象与历史态度,文学观念的言说身份和价值立场,以及中国现代美学不同的建构方式等问题。杨剑龙的《娱乐化时代对于鲁迅的戏说与恶搞》认为,在娱乐化时代背景中,鲁迅成为被人戏说被人恶搞的对象之一。这是对工具化鲁迅的逆反,是学术界刻意创新的表达,是消遣休闲娱乐化的追求。我们对鲁迅作品的改编必须努力遵循原作原意,鲁迅研究必须注重史实和历史语境,对于鲁迅的戏说、恶搞应该有度。刘保昌的《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从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的关系入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在较大程度上还原了干校作家的真实创作心态,认为干校文学创作需要从鲁迅传统中汲取创造的力量,尤其需要真正回归到鲁迅传统的本源之处。王海燕的《声音的力量——鲁迅〈离婚〉的修辞性叙事艺术解读》认为,在小说《离婚》的主人公爱姑和七大人各自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我们特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中,王本朝的《生存体验与知识趣味: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的批评》认为,1930年代鲁迅就批评过朱光潜的静穆美学观念,它不同于新文学内部的其他论争,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丰富的美学意义,涉及到以美学理论解释文学对象的效度和限度,文学欣赏的局部与整体,当下想象与历史态度,文学观念的言说身份和价值立场,以及中国现代美学不同的建构方式等问题。杨剑龙的《娱乐化时代对于鲁迅的戏说与恶搞》认为,在娱乐化时代背景中,鲁迅成为被人戏说被人恶搞的对象之一。这是对工具化鲁迅的逆反,是学术界刻意创新的表达,是消遣休闲娱乐化的追求。我们对鲁迅作品的改编必须努力遵循原作原意,鲁迅研究必须注重史实和历史语境,对于鲁迅的戏说、恶搞应该有度。刘保昌的《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从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的关系入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在较大程度上还原了干校作家的真实创作心态,认为干校文学创作需要从鲁迅传统中汲取创造的力量,尤其需要真正回归到鲁迅传统的本源之处。王海燕的《声音的力量——鲁迅〈离婚〉的修辞性叙事艺术解读》认为,在小说《离婚》的主人公爱姑和七大人各自的...  相似文献   

3.
“声音”的力量——鲁迅《离婚》的修辞性叙事艺术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我们特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中,王本朝的《生存体验与知识趣味: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的批评》认为,1930年代鲁迅就批评过朱光潜的静穆美学观念,它不同于新文学内部的其他论争,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丰富的美学意义,涉及到以美学理论解释文学对象的效度和限度,文学欣赏的局部与整体,当下想象与历史态度,文学观念的言说身份和价值立场,以及中国现代美学不同的建构方式等问题。杨剑龙的《娱乐化时代对于鲁迅的戏说与恶搞》认为,在娱乐化时代背景中,鲁迅成为被人戏说被人恶搞的对象之一。这是对工具化鲁迅的逆反,是学术界刻意创新的表达,是消遣休闲娱乐化的追求。我们对鲁迅作品的改编必须努力遵循原作原意,鲁迅研究必须注重史实和历史语境,对于鲁迅的戏说、恶搞应该有度。刘保昌的《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从鲁迅传统与干校文学的关系入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在较大程度上还原了干校作家的真实创作心态,认为干校文学创作需要从鲁迅传统中汲取创造的力量,尤其需要真正回归到鲁迅传统的本源之处。王海燕的《声音的力量——鲁迅〈离婚〉的修辞性叙事艺术解读》认为,在小说《离婚》的主人公爱姑和七大人各自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朱光潜“静穆”说的论争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朱光潜评陶潜“静穆”说的论争由 2 0世纪 30年代持续到 90年代 ,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美学领域影响较大。鲁迅在“静穆”说提出之后即予以批评 ,认为陶潜决非完全超于政治和世俗的“田园诗人”、“山林诗人” ,他还向往激烈的反抗。建国后 ,朱光潜由美学上的唯心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对自己的文艺思想进行反思 ,对鲁迅的批评虚怀接纳 ,引发了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之后对“静穆”说的看法学界趋于统一。 90年代 ,有人对鲁迅的意见及建国后对“静穆”说的一系列批评提出质疑。本文认为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去肯定“静穆”说 ,因为在民族危急、中国两种命运大决战的年代推崇“静穆”会麻痹青年 ,瓦解斗志  相似文献   

5.
大约六十年前,鲁迅对朱光潜先生“静穆”的美学观有过批评(参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这“静穆”的观点在朱先生六十年代以前的美学思想中,的确是其核心所在.看得出,当时两种美学观冰炭不容.然而意味深长的是,时隔二十年后即1956年,又正是朱先生自己,以一位学者所固有的严肃与真诚,把当年鲁迅的批评又进一步肯定与深化了.当然,那已经是转到政治上去批判了.  相似文献   

6.
吴宓与鲁迅     
本文通过对吴宓生平的介绍 ,以及鲁迅与“学衡派”之间斗争的剖析 ,用大量事实证明 ,鲁迅批评《学衡》没有点作者的名 ,完全是对文不对人。驳斥了“鲁迅主要批评的对象是吴宓”的观点 ,主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客观地评价吴宓 ,更加深入地研究鲁迅 ,得出一个尽可能准确的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7.
这篇论文集中探讨朱光潜“静穆”理想观的提出、内涵、及意义。本文指出,朱光潜1933年回国后,直到1949年建国这段时期,把主要精力用在诗学和文学批评。“静穆”则是集中表现朱光潜诗歌美学理想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一方面是朱光潜长期阅读和品评中国文学的经验总结,一方面也是朱光潜积极吸收包括尼采在内的现代西方美学思想的结果。这个时期,正逢中国8年抗战和3年内战,朱光潜在战争的边缘坚持着他的美学实践,并且标举“静穆”的艺术理想。在这里,表现了艺术与战争、美学与政治的矛盾。本文意在于揭示这个矛盾在朱光潜美学历程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到目前为止,鲁迅的文学批评已引起众多研究者的注意,鲁迅先生对文学的见解与主张更是屡被称引,卜召林同志的新著《鲁迅的文学批评》并不满足于告诉我们鲁迅曾说了什么,而是告诉我们鲁迅的声音为什么与其他人的不同、他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说得怎么样等问题。 构成鲁迅文学批评“圈子”的元素是什么?卜召林同志认为,鲁迅的文学批评特点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在批评对象上着意浇灌“佳花”与“佳花的苗”,在批评方法上,使用社会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批评目标  相似文献   

9.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以“距离”为核心观念对鲁迅性格中的诗人特质与其创作中的“纯艺术”作品做了精彩的阐发和论析,是“距离”美学思想应用于实际批评的最初尝试。分析《鲁迅批判》中体现出来的“距离”美学思想,不仅对研究基础极为厚重的鲁迅研究有所启发,也为“距离说”的中国影响及其在文学批评上的运用,提供一个有力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新青年》文学传统的创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对于《新青年》的主要贡献在于积极主导建立《新青年》的文学传统,从而为中国新文学奠定了厚重而富有时代特色的基础。鲁迅的登场使得《新青年》的议论出现了某种转型:由宏观的政治文化和历史批判视野部分地转向具体的社会文明和现实批判问题,并直接引起了《新青年》对人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关注。从文学体式的建立,相当的文学成就及其标志性影响看,鲁迅是《新青年》新文学传统的最光辉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11.
李秀卿 《兰州学刊》2011,(12):213-215
1933年9月间,楼适夷和穆木天围绕楼译《二十世纪的欧洲文学》展开的关于误译的论争,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两种不同翻译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论争最后以鲁迅的表态而告终。鲁迅对翻译批评中"专揭烂疤"的做法的批评,体现出鲁迅对中国现实的深刻洞察和认识,以及对进步文艺的精心呵护,为文艺青年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的《谈美》、《孟实文钞》是京派学者型文艺批评的代表作。朱光潜的谈文论艺的说理文融汇中西批评文体,结构上采用西方论说文的思维方式,表现上则借鉴中国传统批评的直觉化与形象化,以文学形式表达言说内容,既博识又精鉴,既抽象又具体,既说理又抒情,絮语漫谈而又条理畅达,富于理趣和谈话风,对批评文体建设具有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融贯了中西美学两大传统,《诗论》1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代表:朱光潜借助西方美学不断克服和突破中国传统诗论的"零乱琐碎",并使其体系化和系统化。格罗塞及其代表作《艺术的起源》对朱光潜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朱光潜《诗论》与格罗塞《艺术的起源》的相关研究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以此为契机,从内容书写、观点承续以及篇章结构等方面对《艺术的起源》与《诗论》进行详细解读,从而揭示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对朱光潜《诗论》的深刻影响;同时,朱光潜接受格罗塞美学思想并不是亦步亦趋的,而是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艺术起源论:艺术不受生产方式决定,而是基于心理学的根源;文艺表现个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五四”前后,中西方美学的比较逐渐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王国维较早自觉地在中西美学的对比中系统地总结我国古代美学的传统,鲁迅曾将刘勰的《文心雕龙》和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许地山曾将中西绘画和叙事文学的差异作过比较,吴宓曾对中西诗歌的不同韵律节奏作了辨析。在中西美学比较的历史中有卓越贡献的是朱光潜、宗白华和钱钟书。朱光潜在《诗论》等著作中,在对中西美学思想详尽比较中探讨中国诗歌的独特个性,奠定了中国比较诗学的基石;宗白华在《艺境》等著作里,从较广阔的中西艺术现象的比较中探析中西诗歌、美术、戏剧、音乐等艺术样式中体现的中西美学思想不同的特征,为中西美学比较的科际整合研究作出了范例;钱钟书在《谈艺录》等著作中将中西文学理论中共同的某些创作规律问题加以比较研究,拓展了中西美学比较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5.
自西方美学理论体系和知识谱系输入中国以来,美学就开启了其中国化历程。吕澂从“美的要求”出发,倡导建构一种“全体的美学”,为美学中国化定了基调。然而,“五四”反传统的时代文化心理和东西方在形而上学上的分歧,阻碍了其与中国传统哲学及审美经验的融通与结合,美学中国化一度陷入了困境。直到朱光潜“情思融会”说的提出和朱鲁之间“静穆美”之争的发生,美学在经历了从美学观念的接受到辩证思维的引进、再到与本土形而上学的接轨三个阶段后,才初步完成其中国化历程,并走上了理论阐释与创作的艺术展示交叉整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郭垚 《晋阳学刊》2022,(1):93-101
郜元宝的鲁迅研究,紧扣"立心",指出鲁迅以"文学"为事业,以"语言"做载体,以"文章""化"人。受鲁迅感召,郜元宝形成了以文学为本位的批评观,并发展出特色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式批评,即评论当代文学会自觉联想到鲁迅,时时回顾鲁迅之言,对照鲁迅之行,以这种"活用"的方式参与建设鲁迅传统,以鲁迅传统之月,照当代文学的千江之水。鲁迅的文学不仅是他的研究对象,更是他进行当代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标尺。而他实现文学本位批评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聚焦新文学语言,关注语言问题。郜元宝以"音本位""字本位"为切入点,详解当代作家语言构成,指出南方方言因更不易"言文一致",反而存在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7,(11):31-39
鲁迅的杂文创作贯穿其文学生涯之始终,最初缘起于中华民族的"新生"之梦,五四新文化启蒙思潮是其走向杂文自觉的直接动力。鲁迅自幼深受浙东文化氛围熏陶、后来直接承领过章太炎教泽,存在着杂文写作姿态与文体观念的矛盾:经世致用的传统流脉与新文化热潮的召唤使其不能自已地书写"时文",但在文体观念上仍奉史学与小学为学问。时代的迫切需求与"偏要"的执着性格,使得鲁迅坚持杂文创作不动摇。由早期的杂感、短评等逐渐统一为"杂文",文体命名不仅依托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传统,而且也同当时社会矛盾愈加复杂尖锐而小品却有闲适化与概念泛化之趋势有关。鲁迅不仅重视杂文的社会功能,而且认可其审美功能,他自身也把杂文当作艺术来创作,中国文学的发展实现了鲁迅的预期,杂文堂而皇之地步入了文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18.
晚清尤其是五四时代的一批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所面临的科学精神及方法匮乏的窘境。他们纷纷借力外来的思想文化资源输入新术语、新概念和新的批评方法,在中西文论比较、互鉴的宏大背景中重构中国文论的范式。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从海外留学归国后,开始把研究的重心从介绍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转向用这些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的一些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诗歌领域花费了较大的精力。朱光潜诗论中比较多地接受了德国美学思想的影响,他的有关诗歌起源、情趣和意象关系及静穆的观点与尼采美学思想密切关联;对诗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辨析借鉴了立普斯的移情理论;莱辛的诗画异质的观点也影响到朱光潜对诗歌独立文体性质的分析。总之,德国尼采、立普斯、莱辛等域外的美学、文学思想不仅成为朱光潜阐释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有力工具,还在中西文化互鉴、互释的诗学空间中萌生出巨大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葛涛 《东岳论丛》2012,33(12):32-3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政府动员文艺界的一大批精英参加电影《鲁迅传》的创作和拍摄工作,未曾发表过的夏衍创作的电影剧本《鲁迅传》第四稿是按照周扬的指示,对陈白尘执笔的《鲁迅传》第三稿的大幅度修改,把原来剧本所塑造的“革命家鲁迅”改造成“文艺家鲁迅”形象,但是夏衍的修改没有能够成功.电影《鲁迅传》的剧本创作不仅显示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官方对鲁迅接受与改造的政治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那个年代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而电影《鲁迅传》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从“革命家鲁迅”到“文学家鲁迅”认识的转变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话题也在中国当代文化与文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竹内好的《鲁迅》是日本鲁迅研究界的奠基之作。他认为启蒙者鲁迅只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从外部被解释的鲁迅,生成启蒙者鲁迅的是文学者鲁迅这个终极之场。竹内好追问文学者鲁迅形成的回心时刻,认为鲁迅在写作《狂人日记》之前的十年沉默期间,有一个获得文学自觉的时刻,这以后鲁迅坚持了文学者的基本立场,以此去直面各种话语环境。竹内好《鲁迅》开创了一种鲁迅研究范式,即不是单单注重鲁迅的思想文化意义,而更注重鲁迅本人的生命体验如何在他的文学活动中如熔岩得以赋型的研究。这对过于强调鲁迅的思想文化价值而忽视鲁迅的文学体验的中国学界,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