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良 《统计与决策》2016,(5):144-147
文章在FDI与东道国的就业关系的理论基础上,全面分析了FDI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机制,包括直接投资中的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就业效应,间接投资中的拉动效应、挤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产业关联视角,利用36个工业行业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以及《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FDI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结果表明:FDI的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都是显著为正,并且后者的影响程度更大,说明FDI的绿地投资大于并购投资,其通过产业关联的拉动效应大于挤出效应;由于技术水平对就业的影响不确定,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对FDI的间接就业效应促进作用不显著;另外内资企业资本以及规模对就业的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工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不仅在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更重要的在于对中国就业增长具有较大的贡献,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工资效应不容忽视.分析说明在当前的宏观就业背景下,实施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统计研究》2021,38(2):87-98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非正规经济在促进我国劳动就业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本文通过编制2002-2017年包含非正规经济部门的投入产出序列表,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测度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居民服务其他服务业等5个行业非正规部门发展对我国劳动就业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显示:①各行业非正规部门对就业的直接贡献均高于同期同行业的正规部门,而且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非正规部门的就业效应高于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非正规部门;②由于制造业和建筑业两个行业非正规部门均存在较强的后向关联效应,因而对就业的间接贡献高于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非正规部门;③各行业非正规部门产出变化对就业的间接贡献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在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居民服务其他服务业等行业的表现不容乐观; ④动态来看,样本期内5个行业非正规部门产出变化对就业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均呈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出发,通过构建2012年和2015年中国区域-世界投入产出嵌套表,结合增加值贸易的就业投入系数,测算并比较分析了区域增加值贸易带动的就业创造、就业溢出和就业反馈效应。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中国区域增加值带动的就业效应主要源于国内贸易,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对国内贸易带动就业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上升;中国区域增加值贸易带动的就业效应多表现为就业创造>就业溢出>就业反馈,其中直接带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开始减弱,间接带动的溢出及反馈效应成为区域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整合优化以内需为基础的国内价值链作为就业"稳定器",稳步推进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对接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产业升级和促就业的"助力器"。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FDI就业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不变要素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探讨了国外资本、国内资本与就业的联系,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武汉城市圈(1994~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了相应的测量方程和状态方程.得出从总体上说FDI对武汉城市圈就业的拉动效应低于国内资本投资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武汉城市圈应充分挖掘利用外资的潜力,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有效就业量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地估算农村有效就业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对农村有效就业测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测算方法对中国1978~2005年的农村有效就业量进行了测算,得出了较为合理的测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数字经济发展在促进我国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文章利用2018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投入产出的研究方法,测度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发展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中间投入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发展对就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软件行业的直接就业效应最高,数字设备制造业的间接就业效应最高。第二,从行业联系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发展对其他行业就业的拉动作用和推动作用并不一致,数字设备制造业是创造劳动力需求和推动劳动力需求增加的主导行业。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就业效应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别利用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和引入非线性因子的局部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为直接的出口、投资角度出发,测算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在最近一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影响是逐步加剧的;重点行业影响较为集中;由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及时准确,刺激经济计划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非线性就业弹性能够更准确的反应行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其引入投入产出经典模型能使模型更好地反映真实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9.
姬会英 《统计与决策》2012,(18):110-113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及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加剧了就业矛盾,如何尽快实现转型提升,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是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例,生产者服务业的基础上,充分使用了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的方法,实证研究了上海的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及其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并从结构偏离度的角度衡量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对重庆的第一、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内部作了生产函数的回归以及相关弹性的测算,对资本与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进行了分行业的测算和分析,提出了重庆第三产业不存在"无就业增长"的大胆推测,并对重庆目前的"无就业增长"态势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吴加琪 《统计与决策》2016,(16):129-131
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行业之间存在关联性,据此,将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为长期贡献和短期贡献,长期贡献是指信息提升人力资本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产生长远的贡献;短期贡献包括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此外间接贡献还可进一步分为推动贡献和拉动贡献.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42个部门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通过对相关系数的计算,测算出当年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的短期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发展关系.首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其就业之间的因果影响关系,继而从产值与就业两个角度定量分析了第一、二、三次产业各自对总就业水平的贡献,得出结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就业的决定因素,而第二产业不是就业的决定因素;从产值角度来看,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最大,从就业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对总体就业水平的贡献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对总体就业水平的贡献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的行业层面就业统计数据不甚充分,且在统计对象、核算方法和行业分类等方面缺乏统一性,导致我国各年份行业层面就业数据可比性较差。为准确核算一套可比的行业层面就业数据,本文厘清就业数据的不同核算口径,提供不同口径转换统一的方法,基于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标准,测算 1990—2018年97个行业大类就业数据,并证实测算结果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测算行业层面劳动生产率,进行行业分布和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结果显示,本文核算出1990—2018年97个行业大类的行业层面就业数据,通过与不同研究和普查年份数据的多元结果比较发现,本文测算结果可靠性高;大部分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速为正,金融业的劳动生产率最高,农、林、牧、渔业最低;我国高端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与美国和欧盟仍有一定差距,各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相比均较低;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应对疫情、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建信贷与就业的误差修正模型(ECM),来研究人民币信贷对二、三产业就业的长、短期弹性。文章得出的结论是:第一、信贷对就业的短期拉动效果大于长期;第二、无论长短期,信贷对第三产业就业的拉动效果均大于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区域选择: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区域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合理流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本文建立农民工流动就业区域选择模型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流动就业过程中的深层次信息,对科学引导农民工流动就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假设前提下,通过构建体现广义技术进步的C-D生产函数,并用1994-2004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其进行检验。其次,运用实证分析后的结果对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综合影响进行了测算。最后,在对不同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测算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笔者给出了对于促进就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分析直接消耗系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再考虑间接联系用列昂剔夫逆系数矩阵测算技术进步,建立测算模型,进而采用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空间杜宾模型(SDM),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就业格局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是城镇化与抚养负担抑制-工业规模拉动的复杂型就业格局;城镇化对就业格局的空间效应的接收与发射显示进入了城镇化本地陷阱与竞争陷阱,后者效应为前者的2倍;接收与发射区位上均源自或发向本区,下中上游依次为60%、84%、100%和61%、71%、100%,交互方面上游与中游或下游间为空白路径,中游、下游间陷入竞争陷阱.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目前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已相当高,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意义已不如以前重要,在有关鼓励出口的政策及其力度上可以有所调整。而笔者认为出口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对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储备的贡献,更重要的还在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Cobb-Douglas函数的修正模型,根据我国1979-2004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就业人数等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