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第三次清史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六日在长春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国内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四十二名代表,收到论文八十七篇。大会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与会者围绕明清之际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在广泛的方面展歼了积极热烈的讨论。一种意见认为,这个趋势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  相似文献   

2.
欧立德教授是美国"新清史"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清史研究以及新清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见解。欧立德认为,开展清史研究不应该将清代史与满族史割裂开来,要致力于两者的结合。他强调,"新清史"寻求的是打破有关清朝历史的线性历史叙事,承认并揭示历史的多样性和偶然性,把学术探讨延伸到族群认同、民族主义、边疆和帝制等与世界历史相关的领域,把满洲统治纳入到世界历史比较研究的视域中,把清代历史研究与世界历史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纂修清史应采用什么样的体例 ?学术界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纪传体。瞿林东先生指出 :“清史作为二十四史的续编 ,除了纪传体 ,别无选择。”并叙列了纪传体清史应包括纪、传、志、表、图、载记六部分。瞿先生的意见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首肯。采用纪传体纂修清史 ,正逐渐成为众多史家的共识。然而 ,如何运用纪传体编纂清史呢 ?是照搬“二十四史” ,还是“旧瓶装新酒” ,或者是“穿新鞋走老路” ?这在学界仍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其实 ,就我个人管见 ,照搬正史恐怕难行得通 ,应立足于当今时代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实的需要 ,对纪传体进行改造 ,赋予纪传体…  相似文献   

4.
近三十年来,美国的清史研究中看似不含交集的"新清史"和"大分流"讨论,实则内含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一方面,"新清史"试图证明:满清王朝已充分掌握并广泛应用了武力干涉、军事动员、意识形态、制图学等被奉为西欧现代国家建构的技巧,与近代早期的欧亚帝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加州学派"的学者则试图呈现:几乎在所有可以度量的经济指标上,如人口结构、技术、资本积累、商业发展、农产品市场、人口迁移和农村工业等,1800年以前的西欧和中国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尽管存在着具体研究问题的差别,然而"新清史"和加州学派的立论背后分享了这样一个共同的预设,即近代早期东西方存在着巨大的相似性。深入探讨近三十年来美国清史研究这条暗含的主线,将有助于国内清史学界更为深入地理解"新清史""大分流"讨论等美国清史研究的立论基础,批判性地思考"现代性""早期现代性"等概念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适用性和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以中国实践为中心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清史研究比较注意考察清朝统治与前朝的连续性,强调清朝皇帝对汉族文明的继承关系,故可以称之为汉化论,近些年美国兴起的新清史则强调清朝的统治具有区别于前朝的特色,即依据满族的特性以及和蒙古的联盟建立起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强调了对西北地区的征服和控制对于清朝统治的重要性。这两种观点各有优劣得失,清史研究仍应立足于对中国自身形成轨迹的历史考察,重新全面审视清朝的统治策略,整合两种思维的合理之处,从而走出一条更为合理的清史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6.
清史作为中国断代史,始于1644年清朝入关取代明朝统治,终于1911年清朝为辛亥革命所推翻,历时268年。清朝入关以前从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齐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国)大约10年,再经其子太宗皇太极在位18年为开国史或清前史,固与清史有关;即在1911年宣统溥仪在辛亥革命以后,于1924年后被驱逐出宫以前的一段历史,亦与清史不无关系。如果将清前和清亡以后的历史都加起来计算,清朝一代就超过300年了。 清史研究与研究清史以前的中国各朝断代史有几点不同:第一,清亡到今只有80多年的时间,与以前各断代相比为最近,近则不怕文献不足征而怕文献太多,不好掌握和驾驭。从前我国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过:研究历史应挑选有史料而又不太多的那个朝代去研究,比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晚清史学科建设,推进晚清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河北师范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于2007年8月6-8日在承德联合主办了"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第二届晚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着"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就晚清的政治制度改革、晚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晚清财政与金融、晚清文化与人物研究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23日-25日,我参加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召开的“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学术座谈会”,就清史编纂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一点浅见,现在发表出来,请方家和读者以及所有的关心清史编纂的同志指正。 一、关于清史的起讫年代问题 以往人们一般都把清代历史分成两截:将太祖、太宗的“大金”视作地方政权,划归明史;将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清兵人关至宣统三年(1911)清皇室逊位,作为整个清朝历史。我认为,这种划分法值得商榷。清史应自太宗崇德元年(1636)起至宣统三年止。因为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元年正式打起“大清”旗号,当时虽是个地方政权,但太宗所制定的一些制度、政策均为后世奠定了基础。正如已故的明清史大家商鸿逵教授所说:“没有皇太极,就没有大清朝。”  相似文献   

9.
纂修清史是清史学界盼望已久的大事。最近 ,戴逸、李文海先生倡议于先 ,史学界乃至文化界专家学者纷纷响应 ,纂修清史再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历史的撰述首重体裁 ,体裁不确定 ,便无从着笔。清史体裁的确定 ,恐怕首先需要在旧体还是新体二者之间作一抉择。这个问题是最近由蔡美彪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其实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 ,却始终没有得出一个为学人所公认的结论。2 0世纪初 ,清朝灭亡 ,民国肇建 ,决定特设清史馆 ,编纂清史。开馆之始 ,首先讨论的大问题即所谓“史例”。当时的建议者除了参与修史的馆中专职人员外 ,还有馆外一…  相似文献   

10.
由清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我院历史系研究生导师何龄修教授、郭松义教授主撰,清史专家刘水成教授、黄宣民教授、何兆武教授、许曾重教授、张捷夫教授、陈祖武教授等十余人参加编纂的《中国史稿》第七册(清史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叙述了自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至道光二卜年(184)鸦片战争前近200年的清代历史(即清朝前期历史),涉及清代政治、经济、军啊、民族、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中外关系等领域。总的来看,全书体例新颖、结构和布局合理,资料丰富,内容上颇多创见。《中国史稿》第七册(清史卷)的出…  相似文献   

11.
整理和出版大量的档案并在这个基础上利用档案进行研究,以及为编纂清史做准备的清朝初期史(指从明朝卫所制度统治时期开始到1644年入关以前)研究呈现盛况,是中国近年来清史研究的重大特点;而这样的研究使以《清史论丛》为主的有关杂志活跃起来,乃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作为清朝初期历史研究的专著,先有周远廉著的《清朝开国史的研究》(1981年5月辽宁人  相似文献   

12.
纂修大型清史是一项意义深远、任务艰巨的文化工程 ,做好这项工程需要全国各界通力合作 ,在学术、人员、组织、资金等方面做好规划组织工作。在此过程中 ,借鉴古今中外相关的治史经验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下面试结合我国的治史传统 ,谈谈与纂修大型清史相关的几个问题。一、易代修史与清史纂修易代修史是我国治史的传统。历史上每一个新王朝建立后 ,往往都会设立史馆 ,纂修前史 ,希望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以为后代提供借鉴。我们今天重修清史 ,也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从修史的角度来看 ,易代修史有许多好处 ,它为公正客观地修史提…  相似文献   

13.
王思治,四川自贡人,生于1929年8月22日,1949年入华西大学哲史系学习,1952年转入四川大学历史系,1953年毕业,此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教研室上研究生,1956年2月提前毕业,留校任教。现为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学与研究》副主编,清史研究所人  相似文献   

14.
修纂清史是当今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 ,解决定位问题是前提 ,要修纂的清史应是一部能接续二十四史的清朝正史 ,宜以纪传体为主要框架 ,包括概论、本纪、志、表、列传五大部件。同时应根据清朝实际 ,对传统的列传类目有取舍、有改革、有创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国清史研究上具有如下很大的特点:整理和出版了大量档案,根据和利用这些档案进行研究;以及为了编纂清史对清朝初期历史——指从明朝卫所制统治时期开始到1644年入关以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活跃了以《清史论丛》为首的各种有关历史杂志,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作为清朝初期历史研究的专著,先有周远廉著的《清朝开国史研究》(1981年5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最近有孙文良、李治亭二人合著的《清太宗  相似文献   

16.
清史《文苑传》第一次稿是清朝高层对其本朝近二百年文坛的总结,其诗学史论述内容丰富。本文基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史《文苑传》钞本,集中讨论其中有关顺康诗坛的记载。文章指出王士祯不仅在本体意义上是顺康诗坛领袖,也在认识论层面上对顺康诗学史的书写发挥了重要作用。《文苑传》第一次稿利用诗坛盟主王士祯来书写和定义了清廷高层意图定位的清代诗学史,将诸多诗学人物联结为一个系统论述。王士祯在清史《文苑传》中的崇高地位,与清国史馆总裁曹振镛以及总纂陈用光、潘锡恩等纂修官的诗学立场有直接的关系。曹振镛、陈用光、潘锡恩等人均是翁方纲门生并受到翁氏诗学观点的影响。王士祯的个案说明清史《文苑传》第一次的诗学论述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目前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博士点和硕士点,其中中国古代史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并设有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历史系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得到基地发展的专项拨款。 1996年“清史”被确定为教育部“21l工程”子项目,获得专项拨款,用作编修清史的前期准备工作。2000年清史研究所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由政府立项资助 ,组织全国的清史专家纂修大型清史 ,是当前学术界普遍关心的大事。实施这项世纪性的大型文化工程 ,首先要通过讨论、集思广益 ,确定一种比较完善的体裁 ,作为我们时代对这部大型史书所期望包容的内容之载体 ,体现近百年来学者们在清史研究领域的丰富成果。我的建议是 ,在对以往的纪传体进行根本性改造的基础上 ,创造一种新综合体。兹陈述理由如下 :一、既要充分肯定纪传体突出的优点 ,又应充分认识它所存在的严重局限纪传体 ,由纪、表、志、传配合构成 ,它突出的优点是 ,其中每一种体裁担负记载历史的某一方面的任务 ,反映历…  相似文献   

19.
戴震是清代一位具有广博知识的著名学者.但在以往的清史研究中,史学界往往把戴震列为清史中的哲学家范畴,说他是一位富有战斗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有的著作还把戴震看作是清朝著名的思想家和考据学家.作者则着重论述鲜为人知的戴震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史学研究的进步,中国近代史研究也迈入了一个新时期,近代史史料学也随之发展。一方面,学界对史料的收集和研究工作更加重视。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在《国家清史文献丛刊》总序中明确指出:"编史要务,首在采集史料,广收确证,以为依据。"另一方面,大量新的近代报刊、档案资料被发现或整理出版,中外学术交流的活跃也使得许多海外资料被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