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农村金融供给抑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逆向激励”,催生了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中国农村金融多元化在理论界、政府部门均已达成共识,国家农村金融改革也一直以此为目标。但在诸多目标函数前提下,以政府主导、渐进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要特征的改革缺乏系统性,相应的改革不配套,改革绩效有限。文章回顾了农村金融多元化制度变迁,分析了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深化需求以及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式改革续写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新篇章,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急剧增加,竞争性增强,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落后,不能适应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农村金融供给跟不上需求的步伐转变成农村金融监管跟不上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脚步。因此,创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成为破解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判别与评价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二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源的均衡。从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实证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低于全国金融市场的效率水平,主要由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低下、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低下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高风险低效益”等因素所导致。因此,建议: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创新金融工具,聚集农村金融需求;建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制度,降低金融风险;改革金融定价和补贴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沈阳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沈阳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强化和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思路.同时指出沈阳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培育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形成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5.
反思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困境与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当农村金融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时,将会对农村经济产生极大的制约作用和不利影响。本文首先列举了三十年来农村金融改革的困境,其次分析了形成改革困境的原因及其表现,最后论述了农村金融改革中必须厘清的几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如果不能解决中国农村金融向何处去和到底怎么改的问题,农村金融改革仍将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中。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重构,关系到亿万农民的民生大计,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从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功能作用的角度,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农村金融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农村金融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在充分认识农村金融传统教学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农村教学方法改革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农村金融存在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社独大”的局面,农信社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农村金融的有效竞争,降低了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山东莘县农村金融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就和问题,提出农村金融改革建议,即打破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垄断地位,建立与农村多种融资需求相匹配,政策性、商业性、社区性、普惠制、合作制和民间金融等多种金融组织并存的竞争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低下,作为农村金融核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加快农村金融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最优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并利用“樊、胡福利指数模型”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验证。研究表明: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制所遵循的“循序渐进”改革路径造成了农村金融体制内部不协调发展。受“不协调成本”的影响,我国农村金融的功能非但没有在改革中更趋完善,反而出现了萎缩。建议我国农村金融体制选择“平行推进”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其相联系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培育农村金融交易条件。当前应当把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并因势利导地发挥民间信用在农村资金融通中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获得的支持并不充分,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农民和农村经济体融资困难。可以说,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全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缺乏一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致使农民贷款难以及农村金融机构营利能力低下是制约农村金融体制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加速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以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所遵循的是金融机构观,这使得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发挥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背离金融功能观的农村金融改革,仅仅局限于既有金融结构内部的修补,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根据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出能够实现金融功能的规则、制度等具体的金融形态,并且进行金融结构的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体系正常金融功能的复归。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应实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放松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理;推动一个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金融长期形成的低水平非均衡不但源于存量式改革导致的金融供给抑制,还源于中等农户的金融需求不足。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既需要通过增量式改革和存量式改革并举来有效增加金融供给,也需要通过促进"三农"的多元化发展来有效提高农业、农户和农村金融需求,以实现从低水平非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跳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民必然对合作金融制度产生强烈的需求,迫切要求打破原有均衡状态的利益机制而寻求新的制度突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创新,改革现行的不合理的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取决于法律制度的保障.文章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存在的法律问题入手,通过分析法律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法律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三农"问题,要靠金融强力支持与推动;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高效运转、便捷、低成本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作保障。必须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满足"三农"发展多元化的信贷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农地使用权、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设施、农业生物资产、农业知识产权和专利等农村产权抵押方面做了大量改革探索,初步解决了农民贷款抵押难、资金筹措难、农村产权变现难等突出难题。为了总结、推广此项惠及农民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提出设立"杨凌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示范跟踪研究与模式推广"重大课题,组建国家级研究团队,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人才—金融—财政—保险"一体化大平台,成立国际农村金融培训中心,开展农村金融学术交流与人才培训,建立"产业—科技—金融信息服务"联合机制,积极探索形成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参与、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率先建立"专业农户注册登记"制度,逐步培育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改革成效及问题分析——以沙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县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实验区为例,全面分析该县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健全投入机制、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健全信用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深入剖析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总结沙县试验区的改革经验,最后提出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弥补财政支农不足,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农民收益,都具有关键性作用。立足于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现实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现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