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族作为一种人们共同体,既有文化属性,又有政治属性,基于此可将民族划分为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于是,学术界由民族属性衍生了关于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的纠结的话题。伴随西方"族群"概念的引入,我国部分学者将文化民族等同于族群和将政治民族等同于民族,并主张以族群替代民族的观点,其实质上就是通过民族的"去政治化"或"文化化"而人为地实现政治民族转向文化民族。本文认为,在中国,提倡民族的"政治化",未必会强化民族认同而削弱国家认同,对国家的稳定、统一与发展形成挑战;同样,主张民族的"文化化",也未必能够淡化民族色彩,模糊民族意识,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民族问题。显然,只有客观地看待民族属性,科学界分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才能促进民族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正跨界民族问题因族类群体分布与主权国家疆界的不一致而生成。在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由于主权边界的切割作用,或是由于族类群体的迁徙流动,抑或两者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不同时代族类群体与国家疆界复杂交叠的多样组合。有的情况下,一个民族分布于两个国家;有的情况下,一个民族分布于多个国家;有的情况下,跨界民族的一方还建立有主权国家。跨界民族的事实一经形成,原来同一民族的成员便成为了毗邻国界而居的不同国家的国民。跨界民族的成员既拥有着对同一根性的族性认  相似文献   

3.
跨界民族是指那些因传统聚居地被现代政治疆界分隔而居住于毗邻国家的民族。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一个国家为主体民族的同一个民族分布在相邻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是这些国家的少数民族之一;一是同一个民族被不同的国家划分.没有自己的民族国家(如库尔德人和萨米人)。跨界民族问题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家利益,而政治安全则始终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和根本保证。冷战结束以来,跨界民族问题对一国国家安全尤其是政治安全的影响日益凸显,对我国政治安全形势所带来的现实与潜在威胁也在不断增长:泛民族主义思潮对我国边疆地区安全稳定造成较大威胁;国际反华势力利用跨界民族问题加剧对我国的分裂活动;境外敌对势力对跨界民族地区的宗教渗透活动危及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周边国家民族问题的辐射直接影响我国地缘政治安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政治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将这种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探索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宏大的民族叙事为把握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供了历史契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发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依托反帝而形成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问题;一是以中华民族为边界的内部各民族单元的族际政治安排及相关议题.两个层面的民族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得到了清晰表述,这次会议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进行了全局性战略部署.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重新解读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不丹正在摆脱传统权威统治,探索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在不丹的民主化道路中,其复杂的民族关系正在成为不丹民主化道路的主要阻碍。毫不例外,小国不丹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它正在朝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买进,其目标是将多个民族纳入到"多元一体"的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之中。不丹不恰当的民族政策直接造成了地区民族的问题,直接导致数十万人沦为难民,不丹的难民问题自上世纪发生以来,因为牵涉到尼泊尔、印度和欧美等国家几方的关系,持续得不到解决,已经发酵成为影响不丹社会安定和对政治冲击的重要力量。不丹南部因难民问题而形成的恐怖袭击、暗杀等活动,俨然已经成为了南亚极端势力的沃土,串联印度的极端势力,给不丹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具有多重属性,既表现为经济问题,也表现为政治问题,还表现为文化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可能认为是"政治化"或"文化化".民族问题的"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论述表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最根本的方面是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进步和共同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论坛于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论坛以"制度·权利与国家认同"为主题,就"现代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族群政治"、"少数民族权利保护问题研究"、"国家认同与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以及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9.
跨国民族类型与和平跨居模式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跨国民族历史形成原因、现实存在形式、聚居和散居情况、国家政治认同情况、语言文字涵化情况等方面,对跨国民族进行了类型划分.以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现象为例,对"和平跨居"模式的主要衡量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跨国民族文化内部彼此之间明确的国家政治认同、国内边境地区各民族共生互助互补互制的和平人文生境,是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回顾了民族概念在中国的出现及其学术探讨的三个时期。前1949时期,民族概念的学术讨论与国家和政治密切相关,受西方民族主义和民族一国家理论的影响深远。1949—1989时期,民族概念的学术讨论被纳入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分析框架,焦点是民族形成问题和民族译名问题的讨论。1989年以后时期,面对西方理论的冲击和与世界学术对话的需要,关于民族概念的讨论向解构和多元化反思发展,其中“族群”概念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争论。本文认为,在持续一个世纪的发展以后,综合国家政治与学术讨论的影响,中国的民族概念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和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论文简要阐述了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状况及其原因,认为将英文中不同"民族"概念划分为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是解决这种混乱状况的办法.文化民族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人为的产物.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民族的核心内涵是政治属性.民族有多种存在形式,民族与国家同质是短暂的现象."去政治化"即"去民族",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新中国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中国未来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向是建构完全的公民国家,而不是"创造"一个与国家同质的"大民族".  相似文献   

13.
"失败国家"是个敏感的西方政治术语,指代运营困窘惨淡的国家。"失败国家"常伴有民族冲突滋生。"失败国家"与民族冲突之间的内在逻辑表现为统和权威乏力与族际政治动荡相伴、资源匮乏引致族际争夺、认同差异导致族际关系断裂。"失败国家"难以抑制民族冲突,民族冲突发过来又常常导致国家更加失败。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中,跨国民族及跨国民族问题从边缘向前沿的转变,推动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创新.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跨国民族形成的复杂性、国家利益的驱动、跨国民族问题的尖锐化以及既有研究范式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从内、外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促使跨国民族研究范式转换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在学界引发了广泛争议,如何正确认识"第二代民族政策"说,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剖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国家政治合法性、国家形态的民族政治体系以及国家如何解决民族问题入手对"第二代民族政策"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初步阐述,以此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6.
郎维伟  郎艺 《民族学刊》2011,2(4):25-32,92
考察民族最早的历史起源,一般可以上溯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的演变序列,由部落生成国家和民族两个平行的事物,国家有影响民族的作用。现有的历史资料证明,西藏高原上的藏族正是经历了这样的历史起源过程,古代吐蕃奴隶制王朝国家的产生与藏族的形成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17.
民族与国家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民族问题是影响当今世界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的重要筹码.制造和激化民族问题,在国家事务和国际关系中打"民族牌"悄然成为了一些国家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偏爱手段,脆弱性理论、现实主义理论、民族纽带和族群政治竞争理论解析了"民族牌"功用的产生规律,了解这些理论无疑能够有助于深刻理解"民族牌"的目的和本质.  相似文献   

18.
跨界民族是指跨国界而居的同一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利益问题、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外部势力的介入等原因会引发跨界民族问题,并产生国内和国际影响。跨界民族问题对国内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危及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安全、危害国家边疆地区稳定和国防安全、削弱国家凝聚力、加剧民族矛盾与冲突、损害所在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跨界民族问题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对相关国家周边外交关系带来深远影响,易于引发相关地区关系紧张与冲突并成为引发重大国际矛盾与冲突的重要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一个民族的文明大国,其疆域的基本特点就是少数民族区域与边疆区域的大体重合,这一基本特点是导致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政治化的客观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特别是随着贸易全球化和政治区域化的对立发展,使地区冲突成为当今世界矛盾冲突的焦点,而冲突的"热点"集中表现在多民族国家边界划分、跨境民族区域的宗教、文化、政治方面,使边疆地区  相似文献   

20.
民族与国家是两个不同的的概念,他们既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互动发展的孪生体,也是两个利益和要求并不完全一致的政治实体.尤其在多民族的国家里,二者既有利益的一致性,也有各自特殊的利益诉求.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较之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更为重要.正确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关系,促进民族与国家的共同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大局,是每个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