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去英国探望姑妈,着实吓我一跳。只见六十多岁的姑妈,一个人住在偌大的房子里,孤苦伶仃的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后来,我渐渐从姑妈的口中了解到,英国的教育强调独立,孩子18岁后就搬到外面居住、学习、工作、谋生,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也因为工作忙,便很少联系父母。  相似文献   

2.
饺子三步曲     
李景春 《老年世界》2009,(12):16-16
一步曲:战争刚刚过去 解放初的一个春节,我和哥哥、姐姐一起步行八里山间小路去姑妈家拜年。姑妈欢天喜地给我们包饺子。姑妈家所在的小村是战略重地。我们边等饺子边在姑妈家门前门后察看战争留下的痕迹……然而,心中最盼望的还是尽快吃到姑妈正擀皮做着的白菜肉馅大饺子。饺子下锅煮出的香气弥漫全屋。我嗅到喷香的气味,觉得自己无比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正>她隆重热情地向我推出多款"劣质"男,对我的婚事保持着堪比媒婆的高度热情,她是我曾经无比厌恶的一个女人,她就是我的姑妈。1大年初五,姑妈登门做客,第一句话就是":我给囡囡介绍个对象。"妈和爸喜滋滋地  相似文献   

4.
韩先生:我姑父是一名教师,退休后有着比较高的退休金,所以姑父和姑妈的晚年生活一直衣食无忧。可是,去年姑父不幸病逝,姑妈现在仅靠每月几百元的养老保险金生活,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姑妈就找她的3个子女要赡养费,可子女们都推说姑妈有养老保险,他们没有赡养义务。请问,老人有养老保险子女还有赡养义务吗?  相似文献   

5.
<正>陪父亲去看姑妈,被姑妈盛情挽留,便多住了几日。姑妈很高兴,每天换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每次吃饭,最后一个吃完的总是姑父。他在饭桌上细嚼慢咽,一直到所有人都吃完离开,他吃饭的速度又变快了,锅里的剩饭、桌上的剩菜,他风卷残云般,片刻便消灭得干干净净。一次,我去厨房里洗水果,发现姑父正就着一头蒜,在吃中午剩下的面条。他吃得满头大汗,津津有味,全不像  相似文献   

6.
我的六姑妈     
王开林 《老年人》2006,(5):24-25
六姑妈有不少名言,我们晚辈常在口头来回传递,比如这一句“:做人就好比坐升降机,总是有上有下,有起有落。”六姑妈大起大落的一生,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个时期:30岁之前,她坐升降机向上;30岁到57岁,她坐升降机向下;57岁到80岁,她给别人开升降机。六姑妈出身于官宦家庭。我爷爷晚清时做过湖南布政使,民国初年任湖南禁烟督办。这两个官职都是肥差,所以我爷爷挣下偌大一份家业,旁人并不觉得奇怪。六姑妈从小锦衣玉食,17岁那年由我大伯妈作媒,与一赵姓男子结为连理。赵姑爹风流倜傥,毕业于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是前后的校友,口才和文才均相…  相似文献   

7.
何立伟 《老年人》2009,(1):31-31
我父亲家亲戚多。我少年时不喜到其他亲戚家走动,只喜去我姑妈家,为的就是想去吃她老人家做的红烧肉。我姑妈是家庭妇女,别的本事百无一样,就是做得一手好菜。尤其红烧肉,肥而不腻,样子又好看,四四方方一坨坨,筷子夹着颤颤的,落口消融;一股兼有八角茴香同桂皮味的肉香,遂氤氲于齿颌问,让你眉张眼闭,仿若那一时是做了神仙了。星期天,知我们要来,姑妈一清早起来即备饭菜,红烧肉要烧一上午。文火,陶钵,细细地煨,须将五花肉的油从里煨出来,酱油则一调羹一调羹慢慢添下去,真要耐得烦。  相似文献   

8.
太太作证     
周剑倩 《老年世界》2010,(21):34-35
邻居白琼怀疑是大楼里的人将她丈夫被关押的事,捅到她患有心脏病的姑妈耳朵里去的。 看着危在旦夕的姑妈,白琼十分生气决定查个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9.
美酒与毒药     
"黄姑娘,求你去劝劝我爸戒酒吧,不然他非死于酒精中毒不可."8岁的孩童眼神很绝望,她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小琪. "屡劝不止,不要说养孩子,连孩子买书的钱都偷来买酒喝."同来的是小琪的姑妈,一脸的疲惫. 我开始探访小琪的家庭,有时陪陪小琪做功课,有时是去坐坐,陪姑妈闲聊几句.  相似文献   

10.
开心五分钟     
吉利过新年,全家喜洋洋,开酒助兴。姑丈平日嗜酒,无奈姑妈禁令如山。姑丈见机不可失,便举杯道:“斟满!”姑妈一声令下:“只准倒三分之一杯。”姑丈讨好道:“过年图个吉利,要个双数,二分之一,可好?”姑妈大喝一声:“六分之二,上下都是双的!”  相似文献   

11.
王大姐: 一直想和您聊聊在夹缝中的我心中的苦恼。 1998年5月18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我经历了一场没有娘家人参与的婚礼,我的父母、兄嫂、舅舅、姑妈都没有来,因为我的父母声称,凡来参加我婚礼的亲戚,他们从此将与其断绝关系和往来。对于我将要嫁的那个人,他们的评价是:要身份没身份,要文凭没文凭,要靠山没靠山,要长相没长相,你一时“猪油蒙了心”地痴迷他,将来总得后  相似文献   

12.
1990的中秋,天上的月那么圆,乡下院前的桂花树那么香,这一切,好像是在迎接一个远在天涯的亲人归来。这也是我和已过花甲之年的姑爹的第一次谋面,那一回,我们所有的亲戚都聚集在离城五里的乡下老家。听我的母亲说,这位从未见过面的姑爹大我的父亲整整十岁。听说姑妈和姑爹是在解放前夕结的婚,结婚后半年,姑爹独自一人去了台湾,那时,姑妈已怀上了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交际》2008,(3):54-55
她从小就失去父母的关爱,被寄养在姑妈家里,姑妈好赌,将一个好端端的家搞得四分五裂,姑妈为了减轻生计上的负担,将她狠心地送到了孤儿院,从那时起,她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  相似文献   

14.
李静 《老人世界》2013,(11):43-43
和老公到丹麦旅游,顺便去看望了老公的姑妈。姑妈已经81岁了,住在哥本哈根郊区的一家养老院中。以前在视频中,姑妈总是说在养老院住得很舒服。这怎么可能,养老院怎么能和家里一样?  相似文献   

15.
那天早上,我们都没吃饭。从姑父黑红的脸膛上绽出一丝明显的不悦。整个冬天他都不在家,我和弟就一直住在他的家里。事实上,我们已无路可走,再无亲戚可投奔。是三姑妈收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6.
徐俊霞 《职业》2011,(25):35-35
表妹大学毕业后去上海工作,每次回老家探亲,姑妈问她做什么工作,表妹总是淡淡地回答,画画。表妹在大学里学的就是美术,因此姑妈也没有多想,认为女儿能在人才济济的大城市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挺让她省心。  相似文献   

17.
郑建国是个财迷。他从十岁就开始做买卖,直到现在还在做,第一笔买卖是把贺年片卖给同学,那是姑妈从美国寄给他的,于是他转手卖了它,净得5块钱。于是这小子做买卖上了瘾,到了大学更是一发不可收,比如卖磁带、卖丝袜、卖情人节的玫瑰,总之能卖的他全卖,他追求我的时候玫瑰全是不花钱的。因为卖不出去的他就全送给我了,而我傻乎乎地认为他是痴情,能每天给女友送玫瑰的人不多吧?郑建国就是一个,只不过支数不同,有时一支,有时十几支,那要看他剩下多少了!就这样我掉入了他的玫瑰陷阱,当我发现了他的秘密我已经无路可逃了,因为已经爱得天昏地暗,何况这小子能用赚来的钱请我吃麻辣小龙虾,给我买名牌时装和化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情人     
正我的丫头,她明天就要嫁人了,她的老爸,现在成了一个最脆弱的男人。1★其实,我一直想要个儿子。妻子怀孕的时候,我有几次都梦到那样一个小男孩,有着和我相似的眉眼,骑在我的脖子上被我驮着到处走。可是,几个月之后,我有了她,一个丑丑的女儿,黑黑的皮肤,极小的眉眼。她出生时,我没在,部队布置了抢险任务,我回家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满月了,躺在摇篮里,会一个人笑,一个人咿呀着发出一些不连贯的小音符。  相似文献   

19.
新年     
几个好朋友谈论着新一年的企盼,"我想换套大点的房子","我想生个双胞胎"、,"我想买一辆车","我想找一个人嫁了","我想去台湾度蜜月"……听着他们的议论,由衷生出一种感慨,又是一年 过去了.  相似文献   

20.
长叶的时候     
1"文革"时,父亲被造反派揪出来批斗,那一年,我才8岁,上小学二年级。我不知道为什么父亲会被打倒、批臭,每天他要戴着二米多的高帽子、胸口挂着个大铁牌子去游街,更为恐怖的是单位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大字报,上面还画了许多漫画,将父亲画成牛鬼蛇神。每天这里都聚集着许多人,有的人默默地看着;有的人在幸灾乐祸地读着;还有的人在三三两两议论着。一天,我放学回家,一个人心事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