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权力与私权利是法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法律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私权利是公权力的基础,具体表现为赋权与控权;公权力是私权利的保障,具体表现为确权与保权;实现两者的平衡与和谐,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引起的社会评价争议是网络信息开放、言论自由与网络环境下公民私权利之保护的冲突表现,也是社会中其他相互冲突的诸权利协调与博弈过程中的矛盾反映。它集中反映了中国网络隐私权、名誉权保护制度与互联网侵权救济制度的不足。只有沿着"人肉搜索"的权利冲突与权利边界这一基点,以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名誉权的保护与网络信息开放、言论自由的冲突与制衡为主线去思考人肉搜索的价值冲突并给予法律定性,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3.
隐私权是公民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容侵犯的神圣权利。但由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高校存在管理权的绝对化和知情权的盲目扩大化倾向,导致实践中高校有意无意侵犯学生隐私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当前我们应不断健全社会法律、完善高校管理和强化学生维权行为,切实保护高校学生隐私权。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在经历新冠疫情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大数据、算法、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动能及场域。开动数字经济发展引擎的算法因其技术性特点给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但算法超出技术工具范畴影响或替代公权力决策,形成新的权力形态而引发的诸多风险也引起学界关注。通过算法权力风险的归因即内部逻辑冲突及外部价值失衡来探讨算法权力对公权力领域、商业领域、个人权利及法律自身带来现实风险,从公权力—私权力—私权利关系的重构角度提出公权力赋权、算法权力限权与追加义务、个体"数字人权"充权的多元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对于私权利的保护是市场经济的逻辑起点,保护私权利的核心在于对抗来自公权力的侵害,而处理公权力与私权利关系的关键在于法律背后的权力逻辑以及政治理念。比照美国的立法、制度与理念,我国的私权利保护制度尚需完善。但从根本上讲,是需要在法律与政治理念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6.
赖静 《天府新论》2007,(Z1):148-15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社会矛盾开始激化。社会发展的大形势要求加强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以协调社会矛盾,平衡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这便产生了所谓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介入社会、公权力介入私权利的现象,表现在法律领域中就是私法的公法化和公法的私法化,并随之产生一系列公权力与私权利边缘化的社会性的立法。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社会法在此进程中又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加强社会法立法是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47-251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制体系中,学生权利内容缺失,缺乏系统保护。现实中,学生和学校的冲突频频发生,学生群体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成为社会公众评论的焦点。只有从顶层设计《学生权益保护办法》,以利益平衡为视角,也即教育管理与教育服务的理念平衡、教育行政公权力与学生公民私权利的互动平衡、教育法体系中学生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构建完善的学生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实现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刑事和解在人类历史上之所以时隐时现,时强时弱,是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二者长期博弈互动的体现。国家公权力对公民私权利的尊重与让与,及公民私权利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制约,构成了刑事和解在当代社会存在及兴起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权意识的普及提高,国家公权力能够介入私人空间的范围将越来越小。国家应尊重公民的意愿,尽少干预公民权利的行使,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更多的保障,而非限制、挤压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9.
论隐私权限制的利益平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对隐私权的重视,并不意味着隐私权是无限的,个人隐私在受到隐私权保护的同时,也会被公权力、新闻自由权、知情权等所涉及。不同的权利体现了不同的利益要求,不同的利益之间会存在冲突。对隐私权的限制,在实践中表现为隐私权与其他相关权利或权力所体现的不同利益的平衡问题。利益平衡原则应当被确认为隐私权限制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基于管理权的行使,高校与学生之间构成一种特殊的行政法律关系。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权过度膨胀,学生权利救济的路径相对狭窄,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合法权利的维护。有效制约高校学生管理权的行使,对受处分学生的权利进行司法救济,构建二元制权利救济机制是依法治校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11.
祝建兵 《理论界》2008,(3):213-214
普通高校权力与学生利益的冲突,使得高等教育领域诉讼增多。究其原因,这些法律纠纷多与高校处分权的行使有关。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处分权双重属性分析研究,进而探讨其正确行使的相关问题,以期达到避免和减少高等教育领域诉讼纷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国资委的双重地位在法律上被赋予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作为政府监管机构,国资委行使的是公权力性质的监督权和管理权,可借助权力的"公"的性质强制性地推行一些改革措施,或者借助公权力颁布行政规章;同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人,国资委将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使国有股东权利,这种权利虽然以"国家的代表"作为主体,但是本质上仍然属于私权利范畴,基于这种权利"私"的性质,国资委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于是国资委享有的公权力和私权利在行使过程中发生利益冲突难免,最终只会导致两种权利的扭曲.既然中国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存在国有股权的公司是营利法人,那么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应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亦应当是正确的,即本质上国资委出资人制度设计并没有解决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出资人"缺位",问题.建立一个人民代表股东会组织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是国有资产监管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选择.人民代表股东会中的国资委代表只享有召集、主持人民代表股东会的程序性职权及委派国有企业监事的实体性职权.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矿业权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界对我国矿业权的含义及其法律性质存在诸多争论,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活动在客观上具有复杂性;二是人们在主观认识上未能超越传统民法私权思维模式的禁锢。在物权的框架内界定矿业权,是导致目前矿产资源补偿费低、矿产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开采回采率低、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时常发生的理论根源。矿产资源法应当是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综合保护法,而不仅是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归属与分配法。矿业权应当是围绕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活动而形成的一系列权利义务,其中公权力和私权利同时存在,公权力存在于矿产资源的生态价值管理和国家安全等公共利益领域,私权利存在于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领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公权力"与"私权利"之争出发,以艾滋病预防干预中的"公共卫生"及其公权力实践为例,重点呈现了"公共卫生"这一外生的概念及相关社会设置是如何在我国本土语境中产生、发展的。同时,就"公共卫生"及其公权力在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中的边界等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新公共卫生"发展趋向中的多学科合作和视野转换,能够为弥合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割裂状态、促进健康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健康化提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荔 《兰州学刊》2009,(3):157-160
移动运营企业在小区建基站的时候遭到小区业主委员会或物业公司的阻碍,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运营商建基站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而且是在进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法律角度分析,私权利应该让渡公权力,公共利益重于私人利益。移动运营企业同时应该体量小区居民过激行为,尽量协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表达自由权与网络实名制的法律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玮 《兰州学刊》2012,(9):161-164
文章从自由与控制、身份限制与行为规范、公权力与私权利、副作用与可替代性四个方面,对网络实名制与公民表达自由权的法律博弈进行分析,提出立法之前应在实名制与表达自由权中进行基本的价值选择,只有当这种选择真正体现或者更加接近法律的公平正义目标,方成为善法良制。  相似文献   

17.
限制私人权利、促进公共利益是不动产征收制度的逻辑起点。然而,我国不动产征收制度的内在缺陷常致私权利被侵犯,被征收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与公权力部门进行激烈抗争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引发了更多问题。因此,必须在充分审视我国不动产征收制度缺陷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我国不动产征收制度的合理重构,从而有效调和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青杨 《北方论丛》2015,(5):148-152
当代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评价模式发生着深刻变化,并具体对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发展扩展产生重要影响。今天,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问题日益突出,冲突本质在于两者在价值与利益问题上的紧张关系,并具体展现为公法领域冲突与私法领域冲突两大方面。为化解权利冲突,应明确人格尊严与自由、社会政治与公共利益的基本冲突协调原则,构建包括认定、确立、调整、评价四个层次的完整冲突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天府新论》2009,(5):76-79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高校管理与大学生权益之间的冲突不断.冲突产生皆因高校学生权利受到管理者侵害,高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高校与学生关系模糊,管理者法律意识薄弱.要改变目前高校和学生关系现状,切实保障和维护学生的权益,国家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者必须正确行使自己的自主管理权,学生必须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得益于国家主义的整合作用,新中国获得了较为统一的国家形态,但国家主义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市场经济文明运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城邦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成为理性化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一方面以个人自主平权为前提,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个人主体意识的增长.不论公法、私法还是社会法,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对公权力的限制和对私权利的保障.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对私权利的最大损害来源于公权力的滥用.因此,在我国当前依法治国环境下,应当大力弘扬民法平等、自由的契约精神,坚持民法的市民权本位即私主体或民事主体权利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