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垂直专业化使得国际贸易与分工的对象深入到了产品内工序层面,并且其对参与各国的福利产生了显著影响.国外学者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经济效应的研究文献层出不穷,相比较而言国内学术界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国际垂直专业化的收入分配效应方面研究甚少.本文对有关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工资收入差距效应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证分析方法两个角度分别进行评述,并进行归纳和提炼,并指明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1995—2009年分行业面板数据,在测算中国35个行业环境规制和垂直专业化比重的基础上,建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实证分析了国内环境规制对垂直专业化的影响。结论表明:整体而言,提升国内环境规制强度对垂直专业化水平存在抑制作用,严格的环境规制削弱了行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短期内,严格的国内环境规制将提高污染密集型行业中间投入品生产成本,促使其利用更多的进口中间品,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加深;长期内,严格的国内环境规制促使污染密集型行业提高生产率,降低国内生产成本,减少对国际市场中间产品的依赖,垂直专业化程度下降。清洁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对垂直专业化比重的抑制作用更大,表明对清洁型行业采取较宽松的环境规制政策,有利于推动其参与产品内分工,融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进口中间品的角度探究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增加值率的影响机制,并深入分析了进口中间品对增加值率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进口来源地异质性。结果表明,第一,进口中间品种类增加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出口依存度较低、垂直专业化较高行业进口中间品种类的促进作用显著,来源于发达经济体进口中间品种类具有倒“U”型影响。第二,进口中间品数量的增加同样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天花板效应”,且在垂直专业化较低行业中不显著。第三,垂直专业化加深将通过进口中间品数量的增加所产生的“学习效应”促进增加值率的提升,而当进口中间品数量无限扩张时,垂直专业化又将通过“竞争效应”的负向影响抑制增加值率的上升。而垂直专业化分工并未有效利用进口中间品种类效应对增加值率的积极影响,因此在未来垂直专业化分工路径选择中要提升进口贸易的扩展边际,适当推动进口贸易从数量型扩张向种类型扩张转变,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摆脱“低端锁定”效应,提升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受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工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查教据,计量研究了男女两性在行业市场中的工资差异,发现女性职工处于相对不利的劳动力市场地位,同时工资收入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行业差距,利用Brown分解方法,对行业工资性别差异的条件均值进行分解,发现性别工资差异的74.12%由行业内部差异造成的.从行业工资差异总体来看,个人特征仍然对工资差异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认为城镇与乡村内部收入差距较合理上升,城乡收入差距却不合理扩大;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存在背离劳动的倾向;因而使劳动力价格出现了第二次扭曲。作者认为劳动与人力资本市场产出是决定工资收入最基本的因素,但是改革以来,劳动分配份额的下降,劳动力市场的“三重分割”,行业垄断及行政垄断和劳动力供给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工资收入第二次扭曲的原因。政府责任的缺失是更为根本的原因。要矫正扭曲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减少垄断,减轻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制度环境,同时提高劳动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要达到上述目标,加强政府责任,增强调控成本是调节工资收入分配合理化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研究了非认知技能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采用国际通用的大五人格模型来度量非认知能力,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标每提升一个标准差,劳动力的小时工资收入增长约2.5%。分解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的特征差异是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尤其对高收入群体更是如此。当进一步考虑职业选择的内生问题时,非认知技能显著增加了劳动力进入白领职业的概率,且整体上白领职业内非认知能力对性别工资差距的贡献要高于蓝领职业,但在两类职业内非认知能力对不同收入水平上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行业收入差距在短暂缩小之后迅速扩大,垄断性行业的工资收入排位居高不下,竞争性行业工资收入一直在底部徘徊。这种状况是由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行业自身的特点和行业劳动力的供求变化等因素导致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即垄断性行业的存在。缩小行业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需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推行政企分开、实施政府管制和实行股权多元化等政策。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速度超过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由于东亚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一体化组织,所以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理论不能够解释其内部贸易的扩张.垂直专业化分工理论为解释东亚非制度性的区域内贸易扩张提供了依据,而外部需求的增加是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最终动力.本文以1995-2006年中国从东亚各国/地区的进口贸易为考察对象,将生产非一体化指数(VDI)代替垂直专业化指数,用美国来自东亚各国/地区进口份额的变化代表外部需求,采用联合国统计司的BEC数据,运用面板协整的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扩张来自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外部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坚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75-78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能实现灵活性生产,促进专业化分工.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外部化趋势和垂直分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率、专业化分工程度、外部化的关系密切.因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可以从城市化进程、专业化分工深化与放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主要关注台湾制造业内异质性劳动力的工资差距。研究发现两岸贸易对岛内异质性劳动力工资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即两岸贸易对岛内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有扩大作用,但扩大的速度在减小,这也表明两岸贸易对岛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呈现倒U型形状。此外,还验证了岛内工资差距存在自我扩大的作用机制,并且这种自我扩大作用的趋势较为强烈。研究结论为两岸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关于两岸贸易与岛内工资差距的争论提供了参考,也对如何促使岛内工资差距趋于合理化水平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殷宝庆 《学术论坛》2012,35(3):125-129
文章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利用27个制造行业面板数据,对进口中间品碳排放、环境规制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碳排放对本土企业科技活动的经费及人员投入具有积极影响;环境规制对本土企业的科技人员投入与专利申请数量具有正向作用。分组回归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碳排放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行业集中度、出口密集度与技术水平等行业分组指标下存在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由于制度安排因素的作用,特别是有悖于分工自发演进的制度安排的影响,中国房地产业的服务业属性较低;中国房地产业内部存在着与自发的分工演进规律不同的专业化分工规律和行业分化轨迹.  相似文献   

13.
中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可分为行业间、行业内的社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宋代手工业生产中已经形成了细密的行业间和行业内社会分工体系,但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并不发达。因此,宋代手工业分工的发展对商品供给的增进作用主要是表现在商品种类的扩大而不是同一种商品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企业集群成长的动力机制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从内因、外因,静态、动态等方面对企业集群的动力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可知,集群成长可归因于技术和知识的转移、相关产业熟练劳动力的发展、聚集经济效应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因此,应强调企业的空间集聚,企业集聚过程中企业的分工、合作与专业化,以及群内企业在专业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结网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行业垂直分工指数公式测算了全国及江苏,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垂直分工指数。结果显示,纺织业的垂直分工指数较高,服装业的垂直分工指数较低,纺织服装大省的垂直分工指数较低而小省的垂直分工指数较高。垂直分工指数过高会对国际市场产生过度依赖性,过低又会导致国际分工参与不足,因此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调整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垂直分工。  相似文献   

17.
丘兆逸 《学术论坛》2012,35(3):121-124,178
文章以国际垂直专业化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理论为基础,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集聚影响中国环境污染的机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U型关系。然后以199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证实了国际垂直专业化集聚与中国环境污染之间的U型关系,并且当前的国际垂直专业化集聚指数已经超过了拐点。为了改善中国环境质量,应积极引导国际垂直专业化生产性工序向内陆扩散;在沿海重点发展附加值更高、污染排放更少的服务性工序;完善环境管制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农户的产权行为能力对其土地流转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拥有农业经营能力优势的农户倾向于保有农地,而具有非农就业能力优势的农户则倾向于转出农地,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出现了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农户专业化分工对推进农地流转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回归分析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分析表明,城乡工资收入比、城乡经营收入比、城乡转移和财产收入比四项指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应采取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支持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减轻农民负担、扩大政府对农村的转移支付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球范围内出口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国际贸易呈现出非线性增长的趋势。“贸易成本说”认为这种现象与关税减让等贸易成本的下降有关;“经济规模趋同论”认为与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关;“垂直专业化说”认为国际贸易的非线性增长是“垂直专业化”与加工贸易迅猛发展的直接结果。本文认为,关税减让、经济增长和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也是中国对外贸易非线性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