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增强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活力,这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由此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法律体现,是依法确认和保护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正确关系的核心问题。一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关系的法律体现,可以概括为国家所有权与国营企业经营权和自主权之间的“三权”关系。经济论著中,人们已经从社会分工、联合劳动和物质利益等方面,充分论证了要正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同时,着重推进城市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要在转变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打破“一大三铁”(即“大锅饭”、“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体制方面迈出决定性的步伐。而打破“一大三铁”的关键之一在于解决整个社会的分配不公。近几年来,我国严重存在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已成为人们深为不满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3.
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的原则处理国家与企业的财产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两权基本分离的具体模式如何建立,企业自主权如何扩大,国家所有权如何运用等问题,都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两权分离及其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的实质,是指在处理国家与企业的法律关系时,既要保证国家对国营企业所具有而对集体所有制企业所没有的某些“特权”,又要使企业富有生命力和具有充分的自主性。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特别是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关系,方法就是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  相似文献   

4.
国营企业的不尽人意,步履艰难与乡镇企业超常增长,异军突起,是近几年的一种社会现象。多年来乡镇企业在国家的计划中没有立锥之地,有时是在计划的夹缝中奋争;国家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它从来就是被“压”的对象之一。从生产条件上看,它与国营企业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环境,几年来它仍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不少地方乡镇企业已占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人们把这种局面叫“三分天下有其一”有的叫“半壁江山”的格局。少数发达地区已成为主体。再看看国营企业,它历来是“宏观经济中的嫡系部队”,是政策上“保”的对象,它集中国家最好的设备,最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当前条件下这样做是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绝不等于“搞钱”经济。那种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搞钱”经济的片面观点和行为 ,特别是由此诱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非法“捞钱”的言行 ,都是错误的。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且危害很大。必须采取积极对策 ,方能有效地、逐步地予以消除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三方面较详尽地论述了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问题:一、国营企业股份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特区有控制的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二、在国营企业股份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宏观管理,明确股票的性质和股东的权力,维护股份有限公司的合法地位和权益,并对股票发行和交易进行有效的管理;三、针对当前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营企业产品的所有权问题涉及到企业和国家在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后的关系问题,说得明白一点,是个权益分配问题。对此,基本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不同的所有者,因此,国营企业的产品仍属于或基本上属于社会或国家所有;另一种观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认为“国家所有,企业经营”决定了“企业运用国家的生产资料所生产的产品属企业所有而不属国家所有,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国家是不能无偿调拨的”。我对上述两种观点有不同看法,特提出商讨。  相似文献   

8.
1、渐进式改革进入临界态 目前已很难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概括众人对形势的感受。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已出现了多元化态势,同一事物的多面性已充分显露:中国经济在严峻的形势下持续三年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在从未有过的高通胀中普遍提高;国营企业改革成效不大;非国有经济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而获得成功;在改革全面推进的同时出台一系列遏制“改革”势头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改革国营企业纯收入分配制度,实行利改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营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改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课题。国家对企业纯收入如何分配,企业纯收入怎样交纳给国家,这是关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经济利益,打破吃“大锅饭”的旧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经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商品流通,推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的重要问题。把现行国营企业上缴利润改为统一征税,自负盈亏,是提高微观经济,并对宏观经济以重大影响的一项重要改革。研究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唯”问题是教育发展的产物,是高校亟需解决的人事管理问题和教师评价问题。它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五唯”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破”与“立”,用什么方式“破”与“立”,“破”与“立”的联系和区别。正视“五唯”的本质是研究“破”与“立”的关键,“五唯”问题是一个分配问题,表现在对各方资源的配置不当;“五唯”问题是一个管理问题,在量化考核过程中使用竞赛制是根源所在;“五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意味着“五唯”中隐藏和衍生出利益链,迎合了社会人的需求。2018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五唯”问题的深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唯”现状的研究、“五唯”评价后果的研究、“五唯”的形成原因分析、破“五唯”评价策略的研究、破“五唯”评价应用的研究、破“五唯”评价方式的研究等方面。高校教师“五唯”问题评价研究的未来趋势表现为在批判反思中推进高校教师评价的动力机制研究、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教师评价方式的研究,将成为高校教师评价关注的热点领域,破除“五唯”与建立新教师评价体系研究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1.
“舍巴”类舞蹈作为人类的健身运动项目历史悠久,在土家族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中,“舍巴”以其特有的身体运动,将土家族的宗教、历史、生产、生活等文化信息予以了充分的展示;还以其特有的肢体语言为载体,把土家族的社会文化价值,如体育、经济、社会等价值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赶超"意识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建设中 ,毛泽东有着强烈的“赶超”意识。新中国经济上贫穷落后的压力及其与西方国家巨大差距的危机感 ,是毛泽东“赶超”意识产生的客观基础 ;来自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和挑战 ,是毛泽东产生“赶超”意识的重要动因 ;全国人民极大的生产热情和急于求成的社会心态 ,是毛泽东“赶超”意识产生的社会因素。毛泽东“赶超”意识及其实施战略 ,实质是为了迅速增强国家实力 ,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摆脱西方发达国家的控制与威胁。因此 ,从宏观指导思想上来看 ,是完全正确的。但由于他对实现“赶超”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缺乏充分的认识 ,夸大主观能动性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试图用“跃进”的方式来搞现代化建设 ,必然造成失误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社会里,商品经济已有七、八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思格斯从分析批判私有制社会的实际出发,曾经对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作过许多精辟论述,并作出了商品经济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必将消亡的科学论断。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经济的现实性,没有能予以充分估计和论证。诚如马克思自己所说:“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  相似文献   

14.
对所有制非国有化问题的热情(众所周知,政府的计划只保留不超过30—40%的生产资料为国家所有)越演越烈,但是还没有实现这一进程的形式、条件和程序的具体的,经济上论证充分,政治上考虑周到的建议。无论是西方的专家,还是东欧、中国和其他试图搞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学者,都还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历史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巴西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社会经济不平等问题,阶层分化在城市空间形成社会隔离。在作为贫民窟的“法维拉”社区内,贫困、失业、公共健康、毒品走私、暴力犯罪以及空间隔离措施诱发的社会矛盾较为尖锐,对城市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致使对抗性的社会运动不断发生。多年来,萨尔瓦多市政府尝试通过住房政策干预来化解“法维拉”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但是社会发展中的内部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外部住房政策与经济生产联系、社会文化背景和弱势群体权益的不匹配,无疑是导致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十四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统一战线既带来了机遇,又受到了冲击。所谓机遇,即统一战线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所谓冲击,一是价值观念受冲击,原先一些政治热情高的民主党派成员,现在政治热情渐减,参政议政不够热心。二是社会上一些人对统战的认识产生了偏颇。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统战工作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可有可无”,“学校统战工作既未引进技术,又未引进资金,成绩看不出”,等等。 江泽民同志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述情况,既充分说明了加强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加强与改进统战工作的重要性。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值得认真思考与努力探索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应当怎样来看待这种经济现象?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有的同志则认为不能这样看问题。本文试图按照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依据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副教授周榕与地产界大亨潘石屹之间的激烈争论,成为近期舆论的热门话题。围绕这一话题,有评论文章指出,周榕是在“讲政治”,潘石屹则是“谈经济”;作者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都是经济和法律问题,“与政治无关”,以政治标准和道德原则批判房地产问题没有实际意义。但我们认为,这种孤立看待房地产市场的观点恰恰缺乏政治敏感与道德自觉。在稳定、成熟和竞争充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问题的确只是经济问题,与政治关系不大。但是,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房地产业市场的不健康、不正常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房价居高不下,不仅…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胜利的保证条件之一,他多次论述到这个重要问题。例如:在《严重的教训》一文的按语中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总之,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国营企业实行扩大财权的改革中,总的说来效果是好的,但国营企业究竟拥有什么样的财权,因而应扩大到什么程度?现在企业拥有的财权是大了还是小了?或者刚好合适?这个问题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都尚未完全解决。目前提出要完善财务管理体制,究竟怎样才算完善?又怎样去完善?是否是实行了“利改税”就算完善了?财务管理体制问题,实质上是财权的制度化问题。如果对企业应拥有什么样的、多大的财权都没有弄清楚,又怎能去完善呢?因此,我认为对国营企业的财权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讨论,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