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是西部地区唯一集水陆空运输为一体的交通枢纽.这座3100万人口的城市,拥有一片广阔的市场.近些年来,在全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宏观环境下,重庆零售行业不断成长壮大起来."十五"期间,重庆全市GDP平均增长速度达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 1400美元,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开放水平的连年提升,有力地拉动了社会需求的增长.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市年商品销售总额达1667.89 亿元,增长23.1%,连锁商业零售额占社会零售额的比重升至17%,提高近2个百分点.2004年,在西部地区中,重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为9220.96元,月均768.41元,但 2004年重庆人的花费却排西部第四.2005年,重庆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44元.2006年前9个月,当地经济持续增长,重庆市城镇居民的收入在该年度将获得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2.
龙远跃 《决策导刊》2010,(10):44-46
2008年7月,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了推进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五个重庆”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五个重庆”建设是全市三千万山城儿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引领全市人民奔小康的5项重要举措。“五个重庆”是开放之基.是重庆建设西部开放高地的五块基石。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1,(46):18-18
11月7日.整合全市国有水务资产的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是继实施水务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水务项目建设运行体制改革后.重庆统筹城乡水务一体化经营和管理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重庆水务行业正式迈人“大水务”时代,形成了统一规划、城乡统筹、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重庆五定位     
今年是重庆直辖十周年,今年的发展走势也是十年来最好的一年。今年重庆GDP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值1-9月份增长是30%,在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今年重庆三个效益指标特别好。一个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7%,接近50%。二是全市的工业企业不管是民营的、国有的、外资的,全市工业企业利润增长54%。三是重庆的金融企业,各类银行、保险的利润1-9月份增长52%,金融企业的利润增长不仅体现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而且体现为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西彭工业园区铝加工这个特色,在重庆全市乃至整个中国西南都是惟一的,重庆要打造中国铝加工之都不是梦!”  相似文献   

6.
《经营管理者》2009,(12):18-18
重庆火锅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重庆市调味品行业的迅速发展,重庆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调味品基地。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的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5年,重庆盐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在落实食盐专营政策,保障全市曲产品供给,调整经营结构,加强扩销增效,加大盐政执法和监管力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始终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民事审判工作,指导全市法院通过公正审理重点案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同志对全市法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重庆各级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做了很多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事情”。最高法院肖扬院长曾三次视察重庆高院,称赞重庆法院“服务大局有新举措,司法为民有新成绩,法院改革有新进展,司法规范化有新成效,队伍素质有新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全市盐业在推进改革发展,落实专营政策法规,加强流通现代化建设,加大行政管理与执法,加强企业经营与管理,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全市盐业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原盐产量53.99万吨,比上年增长2.87%;工业总产值31715万元,增长24。5%;盐及非盐销售收入70273万元,增长14.3%;实现税利14631万元,增长27.6%。全市盐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保持了重庆盐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析轨道交通的发展对重庆城区零售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为重庆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零售商业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1前言上世纪80-90年代,文革后的重庆和中国其它城市一样百废待兴。作为国家三线建设重镇和老工业基地,重庆开始乘改革开放之势,开足马力奔向现代化。工业是重庆经济的主体,但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特征突出。全市能源  相似文献   

13.
《决策导刊》2011,(4):6-7
市长黄奇帆在全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工作会上充分肯定了全市国土工作房管工作取得的成绩,强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强化土地管理,切实抓好房地产调控,为建设“宜居重庆”。保障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重庆港口企业内部外部环境、重庆港口企业的交通问题、供应链管理问题、物流问题,分析了港口企业战略目标,提出了重庆港口企业供应链管理方式和重庆港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重庆港口企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决策导刊》2007,(7):4-5
市长王鸿举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重庆金融业在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中,要着力为新阶段重庆发展“四大任务”服好务。  相似文献   

16.
《决策导刊》2001,(4):4-4
在2月份召开的全市2001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甘宇平副市长再次强调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一、“十五”时期重庆商贸流通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建设长江上游商贸中心,提升商贸餐饮增加值对全市GDP增量的贡献率,促进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结构调整优化。商贸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市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流通规模在西部继续位居前列,商品聚集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突出。到“十五”期末,  相似文献   

18.
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三峡移民、重庆直辖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力地推动着重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加快城镇化进程,必将大大促进重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早日实现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一、重庆城镇化面临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重庆市二元结构突出,具有比较发达的城市与较为落后的农村并存,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特殊市情。目前全市人口达3100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了近2/  相似文献   

19.
《决策导刊》2006,(11):F0002-F0002,I0001
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市委、市政府为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和旅游中心,实现交通,旅游的有机结合,加快全市交通,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迅速搭建重庆旅游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实施旅游大项目战略,决定由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更名而成。  相似文献   

20.
《决策导刊》2000,(12):4-5
重庆市市长包叙定在10月下旬召开的全市商贸工作会议上提出:尽快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商贸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