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高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波,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对高技术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总的说来偏于分散、具体和短期实用,其研究方法多是唯象的说明性方法。本文就高技术的概念、本质、特征等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基本涵义及其包含的丰富思想内容,本文试就科学技术的生产力特征和功能,分别加以考察和探讨。一、科学技术的生产力特征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对于作为生产力发展动力的科学的理解 ,不能只限于自然科学 ,也应重视社会科学对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功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决定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必然形成二者的优势互补 ,加速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社会科学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科学通过科学管理建立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 ,推动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是否有利于云南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角度出发,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对云南省的生产力及生产力系统作综合的、整体的把握,正确认识云南省生产力系统的现状和特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发展策略,从而促进云南生产力整体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是从实际出发,从现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概括.它突破了只从所有制的角度来判断社会性质的教条主义的传统观念,丰富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认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基于这样一种系统地、全面的考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创造的贡献,最集中表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之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历史活动永恒的主题。解放生产力解决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即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本身或在某种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创新,调动人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推动实现生产力的飞跃。改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开发高技术、建立高技术产业为特征的产业革命迅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异彩纷呈。这使我们面临重大的挑战,大大增强我国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紧迫感,同时也为我国科技经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高技术的战略地位,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发展对策,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两年前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强调说:“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以下  相似文献   

9.
关于生产力本质的探讨张辰龙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罗伯特·索洛在他早期的两篇论文①中,提出了被经济学界称作“索洛模型”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函数关系,用公式表示为;Q=A(t)f(K,L),Q代表产出量,K与L分别代表资本投入和劳...  相似文献   

10.
政治社会化的本质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社会化本质上是统治阶级主导的,传播主流政治文化的过程,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政治社会化在改造旧的政治文化,传播、灌输和确立新的政治文化;推动社会政治化,维护和保持主流政治文化;整合亚文化,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趋同主流政治文化;顺应社会政治变迁,实现主流政治文化的自我变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特征的理论思考高靖一、关于社会主义特征问题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特殊性的表现形式,是从社会制度方面表述社会主义大致轮廓。社会主义特征是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是个什么样子,也就是具备哪些条件的社会可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对于社会主义特征的...  相似文献   

12.
杨楹 《东岳论丛》2023,(3):100-104+191-192
“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其本质而言,是坚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民的现实幸福”之科学性和现实性。在人类信仰谱系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其理论基础、价值立场、着力的场域、价值目的及其思维逻辑,都有别于宗教信仰,从而标示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独特性。其独特性之根本点则在于其科学性所内蕴的坚实真理性、真理性所涵括的价值性、人民性所彰显的崇高性,从而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在于无产阶级追求自由、解放的实践逻辑中,内在于追求“现实幸福”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具体内化于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如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是“我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13.
李晓瑜 《理论界》2006,1(9):4-5
本文辨析了先进生产力并不等同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论述了把握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然代表当代中国多层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曾将生产力定义为: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这个定义的模糊性是未表明这是何种“力量关系”,以致造成“物质力量”说与“人的能力”说长期的争论。现代科技发展,使生产力的质只能归结为现代科学优化了的人的能力,或曰科学的能力。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生产力“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的论断,正是对现代生产力的质在认识上的还原。  相似文献   

15.
一、性质正确认识社会的历史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该社会所处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水平认识的正确与否。要搞清现阶段生产力的性质,首先要搞清现阶段生产力的状况.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若以发达国家作参照  相似文献   

16.
对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的认识我们虽有重大突破,但市场经济的实践还仅是开始,认识也远未完成。由于缺乏从本质方面去研究和理解市场经济,因而对于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人们也还不时产生某些扭曲的认识。例如,目前有人担心确立企业法人产权是私有化,会改变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等等。因此,对市场经济作深入的思考,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认识和把握它,这无论是对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还是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值得继续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市场经济是生产力的具体实现方式邓小平关于计划…  相似文献   

17.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中国共产党80年的实践,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在我党不同的历史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解放生产力实现形式的转换,并根据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确立发展生产力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与实现模式。跨越式发展正是我党顺应时代潮流而构建的生产力发展新模式,是对我国现阶段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概括。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党在新世纪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的第一个70年(1848年~1917年)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期与制度化时期.在这70年里,有共产主义"幽灵"的首次检验,有巴黎公社的初步尝试,更有"阿芙乐尔"号的一声炮响.社会主义的第二个70年(1917年~1988年)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期,是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和制度建设期,进而也是社会主义的迷失期.在这70年里,有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有资本主义国家内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更有社会主义制度由"一花独放"到"百花艳",但当把"苏联模式"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时,却日益感到举步维艰而不得不加以"改革".正是在这种改革中,却面临着迷失社会主义方向的现实危险.当社会主义进入第三个时期,它所遇到的变化之突然、之猛烈,以至于不得不用"剧变"来加以形容.难道,经历了两个70年的社会主义会由此进入毁灭期?但历史的辩证法决非如此,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也决非如此!因为社会主义彰显人的本质,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这种曲折不过是螺旋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弯路而已.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第一个70年(1848年~1917年)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期与制度化时期。在这70年里,有共产主义“幽灵”的首次检验,有巴黎公社的初步尝试,更有“阿芙乐尔”号的一声炮响。社会主义的第二个70年(1917年~1988年)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期,是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和制度建设期,进而也是社会主义的迷失期。在这70年里,有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有资本主义国家内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更有社会主义制度由“一花独放”到“百花艳”,但当把“苏联模式”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时,…  相似文献   

20.
防卫权是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为使自己、他人、公共及国家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急迫的不法侵害,在公力救济无法及时实施时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有效反击的权利。防卫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法定的权利,是社会合法权利在特别情形下得以及时救济的一种特别方式,是对国家刑罚权的有益补充,是一种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有益行为。其法律特征主要表现为:防卫权必须具有取得的合法性、目的的正当性、客观的社会排害性及其实施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