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山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加快中山市统计局●林添溢中山市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是我国唯一的名人城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南部、珠江口的西岸。是广东省首批23个市、县、区农村小康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山地区农村劳动力结构...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基于山东省1674位农村劳动力调查资料,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的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者个人因素中,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影响力最大的前三位因素是:是否有技术特长、是否接受过职业培训和年龄大小;而在劳动者家庭因素中,家庭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及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依据,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劳务输出报表进行认真仔细地调查和分析,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住户调查样本家庭基本情况 2008年底.大武口区所辖的隆湖经济开发区和长胜、长兴2个涉农力尊处,共有12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8748户、3.2万人。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样本量共有家庭人口561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74人。从性别构成看,户均男性1.89人,女性1.84人;从户口状况看,农业户占79.85%,非农业户占20.15%。依据样本推算总体显示: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山区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外出务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农民越来越多.莲都区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200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07元,比1997年的2982元增长了28.1%,年平均增长5.1%.其中:农民外出务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1111元,比1997年的734元增长了60.3%,年平均增长9.9%,五年间其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0.3%,己逐渐成为莲都区农民家庭纯收入增加的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8.
盐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个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健全相关服务体系 ,努力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种渠道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农民工素质低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又提出“绿色通道”培训计划,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全年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好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侍转移的规模依然较大.转移任务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江苏统计》2003,(8):33-34
加快城镇建设,加速发展二、三产业,以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才能真正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青海省15个调查县、600户农户2005年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就如何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牧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进行了分析,并就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做好的几项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佳木斯市实有农村劳动力64.1万人,已转移出来18.1万人,剩下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1.8%。我们的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张桐 《江苏统计》2003,(8):37-38
本文以上冈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介绍了上冈镇在农村劳动力出路问题上获得的成果以及当地政府解决劳动力问题的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最近.牟平区统计局对100户农户200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惠农区农村劳动力已有相当部分转向非农产业,但是在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如何使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如何真正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根据2006年人口变动情况及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料,结合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分布在全省29个县(市、区)的2400户农户中7570个农村劳动力的抽样调查:1999年广东农村劳动力中当年转移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为6.4%,扣除当年返回农业的部分,净转移所占比重为5.7%。若按此推算,全省当年由农村转向农业外以及外出就业的约有180万人,比上年减少12万人。1999年广东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转移速度减缓,初显周期性回落态势历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长态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变化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紧密相关。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0.
邹铁钉 《统计研究》2021,38(8):45-58
本文在三部门经济框架下拓展了Harris和Todaro(1970)关于劳动力流动及其经济与社会影响的H-T模型,对养老保险可携带性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增长效应和贫富调节机制开展了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层级在地区之间的梯度分化与城乡之间高达1.9~2.6倍的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以及在不同城镇之间跨区流动的根本原因。养老保险可携带性是通过改变流动成本和流动收益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和流动方向,具有显著的收入增长效应和贫富调节作用。提高养老保险可携带性在2000—2019年间可使农村劳动力收入提高 35%以上,并可使城乡劳动 力收入差距减少15%~34%。有力地验证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在城乡协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中的积极作用及其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