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切,温家宝总理亲赴广西灾区:要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去年8月以来,广西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秋冬春连旱。今年主汛期后,广西又先后两次发生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广西洪涝灾害呈现5大特点:旱涝急转,降雨强度火.灾害类型多样性,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大。  相似文献   

2.
明代汾河流域旱灾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明代277年(1368-1644)汾河流域旱灾史料的整理和分析,采用以县为单位的旱灾等级划分标准,利用线性趋势估计法对当时整个汾河流域旱灾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且从频率和强度两个方面研究旱灾的空间分布,同时以t分析方法对旱灾在时间变化上是否存在突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明代汾河流域共发生旱灾147年次,平均1.88年发生1次旱灾,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6县次,其中以2级旱灾为主(占46.97%).(2)在明代277年中,汾河流域旱灾发生频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且夏旱最多,春旱和秋旱次之,冬旱最少,在季节连旱方面,春夏连旱发生最多,夏秋连旱次之,四季连旱最少.1473年为旱灾频率发生的突变点,1368-1473年为旱灾发生较少期,从1473年开始,旱灾发生频率明显加快.(3)从整个汾河流域来看,上游不易发生旱灾,且强度较小,而下游最易发生旱灾,且强度较大,与此同时,汾河流域中游东部较西部易反生旱灾,且强度相对较大,下游则相反.明代气候变冷是汾河流域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年年春耕夏种时节,年年农民喊缺水。农业的命脉到底怎么了?2004年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湖北省宜昌市农调队和枝江市农调队联合先后对枝江市水库管理处、农村、农民、市防汛抗旱办公室进行了专题走访。 由于去年秋旱连冬旱,接着今年又是春早,枝江市堰塘蓄水几近干涸,耕地墒情不足。据宜昌市气象台统计,今年元至4月初,枝江市平均降水仅89mm,比正常年份偏少近3成。枝江市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23.41万亩。早稻母秧已播面积3850亩,无水播种1.2万亩,溪沟断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7,(7)
目前许多医院都设有冬病夏治的科室,甚至连洗浴城、按摩房都挂出"冬病夏治"的招牌,7月15日是头伏,由于老病人抢着看病、新病人不断增加,各大医院的冬病夏治专科预约出现了火爆局面。那么什么是冬病夏治?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治疗需要注意什么?笔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希望患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盲目治疗。  相似文献   

5.
自从1938年10月,广州被日寇占领之后,韶关便成了广东战时省会。第二年冬,日寇又继续进犯粤北,我家乡佛冈沦陷。年仅12岁的我,与乡中一班儿童,被省赈济委员会派人抢救到仁化江头的广东儿童教养院第五院。后又转到曲江犁市儿教院办的中学。省赈济委员  相似文献   

6.
易中天 《社区》2002,(24):58-58
说起来,成都号称“天府”,是当之无愧的。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马平川,良田万顷,而且深藏在大西南群山环抱之中,只有聚集没有耗散,只需享用无需奔忙。生活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的成都人,自然也就用不着操那么多心,费那么多力,只要消消停停悠悠闲闲地过日子就行了。作为四川的省会和大西南重镇,成都这些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久前一位80年代中期移居广东深圳的老成都回老家时就说认不得路了。自北向南延伸的人民路和一环线两侧建起许多摩登高楼,连原来老店铺林立的春熙路也翻修一新,但这一切改变不了成都这座城市悠闲安逸的气质,也改变不了…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景观     
春天,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里到处一片嫩绿,绿得新鲜,绿得诱人,连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小动物也被吸引出来了。它们在淙淙的溪水边散步,一会儿照照镜子,一会儿翻几个跟斗,高兴起来了,还唱出动人的歌来呢。漫步在这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当中,你一定觉得心旷神怡。作者:广东佛岗振兴小学三(4)班谢灵斐秋,也是一个洋溢着笑脸的季节。虽然枯黄的叶子从树上慢慢地飘落下来,逐渐地把树根盖住。虽然阵阵的秋风吹在行人们的脸上,隐约感觉到有点冬的凉意。这种场景略有些凄凉、感伤,可是一派热闹非凡的丰收景象,农民伯伯的笑脸将点缀成另…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客厅     
铁凝 《社区》2010,(2):48-49
我所居住的城市,总是种花不见花,种草不见草。花开了被人掐了:草种上就旱死了,被当作羊和兔的饲料割了。种草时节,我常常看见园林工人从卡车上卸下昂贵的草皮铺在路边,铺在大大小小的街心花园。然而草的命运仍如从前.居民们一次次企盼,企盼又一次次落空。好像连园林工人对这个城市能够绿起来也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9.
张杰 《源流》2012,(23):72-73
紫金是粤东北的山区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唤醒了紫金人民,他们为革命敢于率先举义旗,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20年冬,紫金人刘尔崧参加了广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1年春,共产党广东支部成立,刘尔崧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1923年8月,中共紫金县小组在天后宫成立,组长赖炎光,党员有钟灵、刘乃宏,隶属广东支部,刘尔崧为直接领导人。在此以前成立的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  相似文献   

10.
鹿心血     
梁晓声 《可乐》2010,(3):10-12
灵犬有泪 1972年冬,我们连六名知识青年守卫乌苏里江边的—个哨所。连队隔半月给我们送一次面粉和蔬菜。北大荒冬季只能吃到白菜、萝卜、土豆这“老三样”,难得吃顿肉。我们开始套野兔。  相似文献   

11.
琦君 《阅读与作文》2007,(12):24-25
我没有看见过我家的财神爷,但是我总是把外祖父与财神爷联想在一起。因为外祖父有三绺雪白雪白的长胡须,连眉毛都是雪白的。手里老捏着旱烟筒,脚上无论夏天与冬天,总是拖一双草拖鞋,冬天多套一双白布袜。长工阿根说财神爷就是这个样儿,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组织的全国首届军事训练营在天津举办,由我校和重庆求精中学精挑细选的各20名学生组成的重庆连,在与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市代表队的对决中,取得了轻武器实弹射击第一名、军歌合唱比赛第二名、军事理论知识竞赛第三名、捕俘拳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重庆连获"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23岁,在广东某部队服役。那是夏季的一天,我们连离开营房外出拉练,驻扎在海边一个公社。一次,连长派我们小组外出执行任务。我跟战友辗转在粤东的大山里,在大山里迷失了方向,跟部队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一、鲁迅来中山大学前的背景中山大学的前身是广东高等师范,后改称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演说,就是在广东大学钟楼礼堂做的。一九二四年冬,孙中山北上,次年三月病逝北京。一九二六年秋,为了纪念孙中山,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广大原来的校长邹鲁(邹海滨,广东大埔人),是孙中山的秘书,后来参加了西山会议派。一九二五年秋季开学时,学生把邹鲁赶走了。当时校内两派斗争很激烈。左派学生组织叫新学生社,郭瘦真当社长,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的。还有国民党领导  相似文献   

15.
我村引种小麦分33已经二年了。从二年的种植情况来看,其长势,产量均不太理想。今年,我村有两户农民种植八亩,损失不小。其原因是:(1)分33不耐旱:北方麦区小麦生长期长达七、八个月之久,而这漫长的时间正是北方雨雪偏少的冬春季节。(2)分33最怕干热风:北方小麦成熟均在芒种前后,这时天干地旱干热风频繁;而分33  相似文献   

16.
张杰 《源流》2012,(12):72-73
紫金是粤东北的山区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唤醒了紫金人民,他们为革命敢于率先举义旗,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20年冬,紫金人刘尔崧参加了广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1年春,共产党广东支部成立,刘尔崧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1923年8月,中共紫金县小组在天...  相似文献   

17.
廖彩龙 《老友》2013,(5):24-24
1950年冬,为了配合在全县开展的土地改革、剿匪反霸、抗美援朝三大运动,龙南中学文工团排演了大型歌剧《三世仇》。这部由老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创作、反映旧社会恶霸地主(外号"活剥皮")压迫剥削贫苦农民王老五一家三代人悲惨生活情景的歌剧在学校礼堂演出时,楼上楼下共1000多个座位都坐满了人,连走廊过道也站满了人。观看演出的有机关干部、县城居民、中  相似文献   

18.
穆子 《中华魂》2010,(6):38-38
这几天任志强成了新闻人物.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房产大佬,只要他一张嘴,准能雷倒一群人.他在参加北京市两会时说:不该抑制房价,农民工在北京都买得起房.(新华网1月25日)他的依据是,电视上都播了,天津、广东的农民工通过努力在北京买房结婚了.连农民工都买得起房,你为什么买不起呢?  相似文献   

19.
丁日昌(1823——1882年),字禹生,号持静,广东丰顺人,曾国藩的学生,留心时务,通达外情,是位洋务派人物,1875年任福建巡抚兼福州船政大臣。当时台湾仍是属福建省管辖的,设两个府一台湾府和台北府。任职期间,丁日昌于1875年冬和1876年冬两次到台巡视,经过调查和实地考察后提出开山“抚番”、训练军队、奖励移民,进一步建设台湾。为了建设台湾,丁日昌特别注意对台湾吏治进行整顿。  相似文献   

20.
绮麗的飛雲江水於瑞安城中蜿蜒流淌;江畔的人民醫院亦在瑞安人心中颂揚傅唱。68個春秋冬夏,瑞安人民醫院伴随飛雲江兄證着瑞安的城市燮遷,用她那回春妙手撫愈了一代代瑞安人的病疾舆痛楚缃竦娜鸢踩苏宰约旱那趧谟咧腔墼炀腿鸢部涨暗姆眲?而瑞安人民醫院也乘着這和暖春風爲瑞安人奉献着更豐富的健康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