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向新世纪的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 2 1世纪 ,价值观教育面临着来自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等三个方面的挑战。迎接这些挑战 ,面向新世纪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是坚持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导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2.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置身于全球性的现代化潮流中,展望即将来临的新世纪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考虑,中国应该带着什么样的价值观跨入新世纪的门槛。传统价值观是传统社会的产物,它曾经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并还在发挥作用。古老的观点、缓慢的节奏、平均主义的理想、禁欲主义的蒙昧、对中庸的偏爱、对人性的压抑,所有这些,都与现代化事业尖锐冲突。不解决这些冲突,现代化事业就不能获得最后成功。我们唯一的出路是,在现代化的实践中,努力建构起新的价值观。这新的价值观应该是面向未来世纪的现代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考察市场经济,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视角。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市场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良好方式;从法学的观点看,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必须是法制经济。那么,从哲学的观点出发,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就正于同志们。一、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是主体性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价值增值过程提出这个命题是从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两重意义上考虑的。从一般、普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首先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提出来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的运行无论是生产、流通,还是分配和消费,都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  相似文献   

4.
论魏晋价值观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时期,价值观上的天人关系以自然与名教之辩的形式出现,尽管先秦道家的观念得到了某种复兴,但玄学的主流仍上承了儒学的传统。不过,相对于前此的儒学,玄学所体现的儒家价值体系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突出地表现在自然原则的空前提升。儒家从先秦开始,注重人道原则和人文价值,与此相应,儒学始终将化自然为当然放在首位。这种价值取向无疑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随着儒学的正统化,体现人文价值的当然逐渐衍化为名教,并趋于外在化与虚伪化,后者终于导致了儒家价值体系的危机。忽视当然与自然的联系,显然是形成这种危机的内在根源。与儒家相对,道家关注于自然原则,后者对儒家的价值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纠偏的意义。正是通过援道入儒,玄学的主流将注重之点由化自然为当然转向了化当然为自然,并由此对重建天与人、自然与当然的统一作了尝试,这种尝试既表现为化外在的名教为内在的道德本体(王弼),又表现为普遍本体与个体自性的融合(向秀、郭象)。魏晋玄学由化当然为自然而确认名教(当然)与自然的统一,固然体现了儒道合流的历史趋向,但是以名教(当然)的自然化重振名教这一基本思路,决定了它在总体上仍表现为儒家价值体系的延续;而以仁义规定天性、以安名分为自然等等,则表明尽管玄学力图重建当然与自然的统一,但这种尝试似乎未能完全如愿。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观 ,即以“三个代表”为价值标准 ,以人民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 ,以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又与 2 1世纪新的社会发展观相适应 ;既具有世界性意义 ,又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转型与价值观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多元价值观、价值观转换多元化的二重性及历史背景的考察 ,探讨并提出了我国价值观重构的原则、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其核心就是价值观转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型价值观,它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指向格格不入,正在经受着严重的挑战和冲击。新文化的价值取向则为“创造”,人的最高本质、道德的最高意义,乃是自觉的创造。从前者到后者的转换,是中国新世纪价值观重建、传统文化向现代转换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弃旧图新 ,而且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冲击 ,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复杂局面。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受到质疑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受到挑战。重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法化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的配合与支持。大力培育和倡导积极健康文明的价值观建设具有多重意义。然而 ,这一价值观重建工作却是非常艰难的。现代化运动的历史经验表明 ,改变一种旧的价值观代之以新的价值观 ,进行精神革命 ,要比变革一种旧的体制并代之以新的体制…  相似文献   

9.
10.
本又认为,21世纪的中国哲学将形成新的哲学观和价值观、产生新的哲学形态,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形式,以当代西方哲学为补充的新的哲学形态。而要形成这种新形态的哲学,就必须依次完成三项体系的建构任务,即原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国哲学的精华体系和新世纪中国哲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对底层生存困境与命运悲剧的深沉悲悯,对个体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叩问,对历史长河中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人性深度开掘,构成了新世纪散文精神呈现出的几个新的基本走向.新世纪散文风头正劲且正在酝酿新的精神与艺术变革,我们对此有足够的乐观和期待.当然,在散文呈现出的令人目眩神摇的文体狂欢情境中,创作者还应该坚持住散文的真实品质和自由品格,应该坚持散文的理性思索和诗性追求,更应该葆有悲悯的情怀和坚守住道德的底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 ,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 ,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尤其是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了新世纪党和国家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3.
农业长期发展中外部性因素作用不断加强,新世纪农业发展又面临资源紧约束的严峻挑战,需要我们从更广阔视野上提出战略性思路。我们要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国家在农业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应当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耐盐农业可谓新世纪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应当在培育耐盐农业新品种、发展耐盐农业新组织上下大功夫,努力使耐盐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在过去的世纪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今天它已成为成熟的科学 ,其标志是 :社会科学正在完成对自身的审视和对各分支学科的整合 ;它已大大加强了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阐释、预测、调节和解决的能力 ;它以其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广泛的渗透性和更强的实用性实现了与自然科学的优势互补 ,拓展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增强了自己的研究能力。中国的社会科学在新世纪要实现创新 ,就是要正确理解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与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冯增俊 《学术研究》2001,(12):105-109
本文从对澳门教育在回归期间的改革和发展出现的形势和现有条件分析入手,集中从90年代澳门最受关注的重大问题出发,论述了回归后澳门教育迈向新纪元的五个主要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处在新旧消费方式交替转换 时期。在绿色消费、信贷消费、信息消费等新兴消费方式不断涌现,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 利的同时,一些传统、腐朽、落后的消费方式依然在社会上存在,并不断蔓延。因此为确保 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建立 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文明、健康、节约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世纪中国的国际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绍邦 《河北学刊》2003,23(6):5-10
国际战略概念是战略概念从军事领域向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领域扩展的产物。科学的国际战略,应该是主权国家的对外战略谋划符合国际局势及其国际环境。因此,新中国的国际战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迁曾有过四次重大调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客观认识我国的国情与综合国力,明确我国现阶段的国家利益,加强对我国国际战略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全新的创造性人才 ,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 ,是摆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创造性人才与创造性教育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构走向新世纪的大学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掀起一场以加强质量意识和重视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为重点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本文试图参照新世纪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变革的趋向,就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歧义和论争,在宏观层面上作背景性的探讨,以期为构建走向新世纪的大学教育理念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党中央对中华民族发出的伟大号召,在21世纪这个急剧变革、以创造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理论创新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本文详加论述了理论创新是时代的召唤,理论自身的发展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