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及作文教学,“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初写作文更难。”这可能是在作文教学起点任教老师的共同感受。教学生初学习作,千头万绪,为师者易犯急躁情绪,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作文技巧全都教给学生,结果,反而弄得这些刚涉足习作的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习作兴趣和主动性更是无从谈起。而教师,由于教学观念陈旧,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要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难教”是因为我们对作文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心就烦。”这是学生面对习作的口头禅。可这又何尝不是语文教师的心病呢?对于教师,习作难,难在习作指导;习作烦,烦在习作评改。传统的习作评改方式是埋头苦干啃大山,将每篇习作都进行字斟句酌的品评,再苦思冥想、生搬硬套地在后面写上评语,然后用上一堂课的时间进行讲评修改。通常一次习作下来,教师要花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完成一篇习作的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多年来在困惑中前进,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家长难辅导,作文障碍率居高不下。作文“假、大、空”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情感尚未得到普遍开发。为了让学生不再厌恶、畏惧作文,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从根本观念和作法上进行变革,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我们尝试推行革命性的作文教学法——“作文三步法”。倡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口述我心”,  相似文献   

5.
提起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很多教师都会眉头紧皱。的确,稍稍一读学生的习作,谁都难免会有此感受:写活动,必有野炊;写事情,必有让座位、扶盲人;写人物,眼睛、鼻子、声音,男女老少都是一个模样。过去的一篇《小木船》,曾“克隆”出多少的“文具盒”“纸飞机”“四驱车”……“作文难”不仅“难”住了学生,更“难”倒了辅导的教师们。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常听到初中生这样嘀咕:“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学生难就难在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怎能写…优美的文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然妙笔生花。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十分注重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否则学生的写作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作文难,作文难,提到作文心就烦”,这是学生的心里话。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甚至形成了“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尴尬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目前,作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其次,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诗被我们遗弃在荒漠里,无人问津。教材中选录的诗歌很少,据统计,原教材一二年级共选阅读篇目110余篇,而儿童诗仅占阅读总篇目的15%;教师对诗歌教学更是敬畏有加,“诗难教啊!”一度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更不敢涉足诗歌写作教学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觉得作文难指导,不愿教,学生都觉得作文太难写,不愿学。“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这句顺口溜从五十年代一直唱到现在。近十几年来,教育教学不断进行改革,这种状况本应有所改变,但是事实却令人十分遗憾。这使笔者感到深深的困惑,同时,也为作文教学的前途充满忧虑。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关文章笔者看过不少.但都觉得很零碎,没有系统地论述,  相似文献   

11.
作文难,其中一难是“挖掘”意义,点明中心,以小见大,“以一斑窥全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但教师的“八股文”意识影响着作文的评价。作文的评价影响着作文的教学。作文教学影响学生的习作.强扭着“意义”装点在作文里。这样的作文,无病呻吟倒还在其次,可怕的是“光明磊落”地、一本正经地甚至“真实”地抒发着虚情假意。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也必须“换脑筋”孙郁方"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曾从城市和农村,重点与非重点中学三百篇中学生作文取样进行分析,结论是作文"问题相当严重"。我区的情况怎样呢?为了号准脉搏,寻求良方,笔者经与宁大附中、银川铁路中学、贺兰一...  相似文献   

13.
刘敏华 《新天地》2011,(8):120-1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蜀道畏途,在农村中学中更是如此。多年的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触是:写作文难,教作文难,师生皆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改作文,师生皆怕。有时,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却无所收益,作文教学效率低。  相似文献   

14.
一、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之原因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作文难教,在农村小学尤其如此。学生在作文中不会准确用词,语句不通,言之无物,无病呻吟。很多学生说作文是“榨”文。榨尽脑汁,所获无多,不能说不是种无奈的尴尬。作文教学难已经成为了农村教师的共识与隐痛。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作文难教,在农村小学尤其如此。学生在作文中不会准确用词,语句不通,言之无物,无病呻吟。很多学生说作文是“榨”文,不能说不是种无奈的尴尬。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责任重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总目标做了明确的表达:“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对于大城市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容易达到,而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在农村初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写的现象十分普遍。真可以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困难重重,问题多多。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现就农村初中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于书面表达”,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曾几何时,“作文难,难作文”几乎成了师生之间共同的咏叹调,成为作文教学公认的主旋律。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步履维艰,收效甚微,探究其中奥秘,惟“兴趣”二字。老师重训练目的,轻兴趣培养,学生应命而作,为作而作,何乐之有?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但具体操作起来过于简单化的并不少见。许多教师急于求成,“速成”意识较浓,希望学生多出作文,快出作文,出好作文,导致学生以《作文选》中的题材为依据,这篇搬过来,那篇套进去,“无感而发”。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能力,对提高作文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20.
郑琛 《阅读与作文》2009,(10):14-16
作文,难!难!难!作文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心中永远的痛”。一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各种各样辅导之类的书汗牛充栋,塞满了学生的书包。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是呀!小学作文教学,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难念的经”。提高写作兴趣,并非易事,尤其是小学生更使我们为难,但也并不是高不可攀。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多准备,让学生的写作也能喜上眉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