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它与陈寿《三国志》、司马光《资治通》有关部分的血缘关系很浓,《三国演义》的不少章节可以说是《三国志》、《通》的演绎,这方面前人已有不少文章论及。笔者觉得《三国演义》与《世说新语》也极为“通家”。在“文学”这一特点来说,可能《三国演义》与《世说新语》之关系所显示的文学上的规律更具吸引力。一、《世说新语》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世说新语》给《三国演义》所提供的资料是很多的,依《世说新语》的目录记述顺序排列如《德行》篇有‘’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庚公乘马…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看”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研究六朝时期汉语词汇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拟对《世说新语》①“看”字的所有用例进行调查分析,力图全面地反映出《世说新语》“看”字所有义项归类,忝为“看”字的研究提供一份专书的调查研究材料。一《世说新语》中,“看”字共出现44次,其词义可分两类:第一、“看”表示“视”、“察看”、“视察”、“观看”、“看见”诸义;第二,“看”表示“拜访”、“探望”之义。兹分别解说如下。(一)表示“视、察看、视察、观看、看见”诸义的“看”字例表示此等意义的“看”字,全书共出现31例,占全…  相似文献   

3.
“阿”、“子”、“头”是《世说新语》中最常用的几个词缀,从这些词缀在《世说新语》中的使用情况,及与《世说新语》同时代和前代的其他著作的相互比较,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词缀有了相当的发展,由词根附加词缀构成双音节词成为当时汉语词汇双音化潮流中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4.
一、《世说新语》一书的性质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是古代小说的一种,属于“杂录”或“杂事”一类。全书约一千二百三十条,自《德行》至《仇隙》按内容性质分为三十六篇。各条文字都很短:长的两百左右,短的不上十  相似文献   

5.
南宋人汪藻的《世说新语叙录》是一部重要的《世说新语》研究资料,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世说新语叙录》分为三卷:“首列考异,继列人物世谱,姓氏异同,末记所引书目。”《世说新语叙录》在中国久已失传,近世由日本传回中国,但仅存《考异》、《人名谱》两卷,《书名》卷已不存。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人刘义庆所著的一部古小说,该书语言生动活泼、简约朴实,多用当时的口语,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言材料。本文仅从《世说新语》中数量词的用法上,探求中古初期汉语数量词继承发展的某些规律。一、《世说新语》(下称“世”)数量  相似文献   

7.
《唐语林》深受《世说新语》的影响,它不仅模仿《世说新语》的文体形式,还能够精准地把握《世说新语》的创作动机和文本意图,并结合时代内容进行大胆创变,使“世说体”小说在不违背“征趣”、“赏心”的原则下更具历史厚重感。  相似文献   

8.
晚明时期出现的“世说体”小说《世说新语补》在日本江户时期广为传播,江户士人对其展开大量的注解、抄补、音译等研究工作,并掀起了日本“世说体”小说的创作热潮,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通过对《世说新语补》渡日版本内容的比勘,发现其书基本承袭了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一贯风格,但在内容上又根据作者的价值旨趣进行了删减或增补,增加了大量符合儒家思想观念之内容。《世说新语补》在江户时期的风行,以及其后在日本产生的“世说热”的现象,折射出江户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史记》、《世说新语》中的普通名词状语进行了比较 ,认为名词作状语由《史记》到《世说新语》有明显变化 ,复音成分作状语的总数增加了 ,名词作状语的总数也增加了。同样是表比喻 ,《史记》中名词作状语表比喻的句子比例大于“如”、“若”比喻句 ,《世说新语》情形相反。《史记》中 ,方位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 ;《世说新语》中 ,不仅方位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 ,而且方位词短语作状语大量出现 ,体现出近代汉语口语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张可久散曲中大量用典,并以《世说新语》典故使用为多,在其散曲中多处可见《世说新语》的“踪迹”。典故的选择性使用、语言变迁的内在张力、文本内涵的精神复归是张可久散曲使用《世说新语》典故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唐修《晋书》既赋有史料的翔实,又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晋书》捃拾《世说新语》诸条目,乃不亏实录,有考而采,并且不自觉地遵循了塑造人物形象这一原则,对于《世说新语》的材料加以均衡、辨析和取舍,并非“忽正典而从小说”,乃是“弃小说而从正典”。作为史传文学的一分子,《晋书》择取与吸收了《世说新语》在人物外在形象、人物个性化描写及人物品藻等方面的特点,不群于以往诸史,也超越了诸旧《晋书》,正因其体制完备、史料详洽、文笔典饬、形象生动等优长,才是唐修《晋书》成书后,诸旧《晋书》逐渐消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唐新语》是中唐时期的作品,记载唐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故事,上起武德(唐高祖李渊的年号,公元618——626年)之初,下迄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公元766—779年)之末,全书体例模仿《世说新语》,分为“匡赞”、“规(讠东)”、“极谏”、“刚正”、“公直”、“清廉”等三十门类,共13卷,约八万字。明人刻本改题《大唐世说新语》或《唐世说新语》。作者自序云:“圣唐御寓,载几二百,声明文物,至化玄风,卓尔于白王,辉映于前古。肃不揆庸浅,辄为纂述。备书微婉,恐贻床屋之尤;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下称《世说》)是一部以历史人物言行为题材的“志人”小说。它从《国语》、《左传》、《史记》以及先秦散文中的历史故事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开创了我国“志人”小说的先河,与“志怪”小说一起形成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两大流派。“志怪”小说以虚幻神奇见长,而“志人”小说却以传神写照取胜。作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基本上是忠于史实的,是否还有虚构成分呢?弄清这问题,对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伤逝》有这么一段故事: 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着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巳!”这里的“何扬州”是谁?梁朝刘峻(字孝标)在给《世说新语》作注时没有注释。最近,我们见到一本一九八二年九月出版的《唐宋词选》。其中,在注宋人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词“玉树雕(凋)土”一典时说:《世说新语·伤逝》篇:“庾文康亡,何扬州(何逊)临葬云:‘埋玉树着土中,使人情何能已。’” (见该书第200页,注⑨)注明了“何扬州”是何逊。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所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汉语由上古到中古的过渡时期,《世说新语》的语言又较为接近当时的口语,因此,通过对《世说新语》中某些语言现象的考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触摸到汉语发展演变的“脉搏”。本文正是通过对《世说新语》“子”的用法的考察,去探寻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的。  相似文献   

16.
论晚明“世说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在中晚明随何良俊《何氏语林》对其的模仿与研究过程中逐渐受到士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万历朝兴起了一股模仿《世说新语》进行创作的热潮。这些“世说体”文言小说体现了复古与革新、收罗广博与关注现实等特点,这与晚明政治黑暗,思想界反程朱理学的个性解放思潮及文人固有的文化心理特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保存了较多的晋来口语材料,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参考书。兹刊布词语信释八则于此,以为研究者之助,除了“误”一条外,各条都选自笔者撰于1989年10月的博士论文《(世说新语)语词研究》。不当之处,请读者教正。歙“”字之借。恐吓,使……恐惧。《轻低》14:“刘尹、江、王叔虎、孙兴公同坐,江、王有相轻色。以手歙叔虎云:‘酷吏!’词色甚强。刘尹顾谓:‘此是中邪?非特是丑言声、拙视瞻。”切孝标注:“言江此言非是丑拙,似有忿于王也。’杨勇《世说新语校筹》:“歙同胁。张衡《应间》:‘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肩。…  相似文献   

18.
一、《世说》的成书、作者及特点《世说》之名,始于刘向,已见《汉书·艺文志》。据《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类著录,刘向所序六十七篇中,即有《世说》一种。余嘉锡考证说:“刘向《世说》虽亡,疑其体例亦如《新序》、《说苑》(按指分类编纂),上述《春秋》,下纪秦汉。义庆即用其体,托始汉初,以与向书相续,故即用向之例,名曰《世说新书》,以别于向之《世说》。共《隋志》以下但题《世说》者,省文耳。”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唐写本、《太平广记》皆题作《世说新书》;唐刘知几《史通·杂说》、唐王方庆续书《续世说新语》,又称“新语”。可见唐宋之初,《新书》、《新语》之称并行;宋初之后,《新语》之名较普遍通行。如宋代汪藻《世说叙录》说:“晁文元、钱文僖、晏元献、王仲至、黄鲁直家本,皆作《世说新语》。”可证。又今存南宋绍兴刻本,即题作《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赏誉篇》“有人目杜弘治”条,刘孝标注引《语林》以明《世说》所本,云:“初若熙怡容无韵非,盛德之风,可乐咏也。”通行本漏了“非”字,徐震堮先生《世说新语?恪吩?“影宋本‘韵’下有‘非’字,亦不可解,疑有讹夺。”“容无韵非”之所以费解,一是由于它以形容词作宾语,二是由于它用“韵”字作动诃。关于以形容词作宾语,《世说》中常见。如孙绰称支遁“拨新领异”(《文学篇》)。“容无韵非”正好展示了晋代名士的两种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20.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是六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主要记载了我国魏晋时期士族阶层的一些遗闻逸事,尤以反映当时上层社会的名士清谈与风度为中心内容,被学者誉为“清谈之总集”(陈寅恪语)、“风流”之“宝鉴”(冯友兰语)。书中所表现的魏晋士人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对后世影响甚巨。 今本《世说新语》分为三卷,共收有1130则,除5则为西汉秦末事,一则为由晋入宋的谢灵运事外,皆为东汉末年至东晋末年事,其中尤详于渡江以后事。《世说新语》的作者又将这些事“以类相从”,分为36门,同时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