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使得加强感恩教育成为大学德育工作迫在眉睫的重大现实任务。通过加强社会化、生活化的感恩教育而培养和升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2.
感恩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乏和感恩行为缺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成人、成功、成才。文中考察和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加强感恩教育的对策,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探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意识是人性的基本品质,加强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方面不良综合因素形成。"解铃还需系铃人",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其感恩意识和形成感恩习惯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共同努力,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环境是保障。  相似文献   

4.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与归纳,然后提出了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对高校开展贫困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感恩教育浅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论文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并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应引起广泛的关注,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教育应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教育两部分。感恩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感恩教育需要通过各种载体来实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包括高校感恩教育、家庭感恩教育、社会感恩教育和网络感恩教育的系统。  相似文献   

8.
对宿州学院感恩意识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认为目前在校大学生存在感恩意识缺失现象,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冲击,二家庭环境影响,三是学校教育不足,并据此提出了高校加强感恩教育的一些对策,如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努力培育校园感恩文化等,希望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感恩教育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该坚守的道德准则.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状态.通过分析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含义,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应重视感恩教育和社会舆论宣传感恩楷模、树立感恩典型角度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感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也具有一定的感恩意识.然而,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使得感恩教育的成效在整体上并不乐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要,探索感恩教育的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生资助工作,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融入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融入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并且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对教育日益重视,逐步加大了对大学生的资助额度。但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日益淡薄,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教育措施,容易产生道德标准滑坡,进而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阻碍人才培养。本文在分析现有受资助大学生感恩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构建以教化、社会化行动教育、制度约束相结合的综合感恩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提升其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培养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论高等学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恩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道德素质。由于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不良因素对大学生感恩行为造成的许多负面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因此,高等学校亟待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推动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识恩,知恩、感恩,以至于报恩,施恩。因此,高等学校应加大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开发感恩评价体系,形成高等学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3.
对受资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部分贫困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感情冷漠等错误思想观念,提出了完善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感恩意识缺失是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应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途径的感恩教育,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实施感恩教育,具有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心理学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方法论等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实际调研和实证运行的基础上,基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接受特点,明确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内涵、实施原则,设计构建实践载体;并从组织机构、外部氛围方面,提出高校感恩教育实施保障方面的建议和设想,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校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6.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立足点。从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来阐述重视和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多次抗击地震灾害的伟大实践中,所凝铸的一种崇高精神,是地震灾害遗留给我们的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高校应当把握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历史契机,将抗震救灾精神与大学生感恩教育相结合,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最终促使大学生感恩行为的产生。本文分析了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的意义,阐述了抗震救灾精神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了抗震救灾精神对大学生感恩心理的作用机制,最后给出了以抗震救灾精神为核心的感恩教育实践方案。拟对高校如何更好地运用抗震救灾精神开展感恩教育工作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感恩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前高校的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比较缺乏,应予以重视。对此,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主张感恩教育“生活化”,积极营造全社会感恩和谐的氛围,促进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成为大学生的共性问题,同时也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影响了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有对父母养育、师长和学校以及社会与国家的培养缺乏感恩。究其原因,家庭感恩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重知能轻品德的偏差、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和自我感恩意识缺失是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应通过重视和发挥家庭教育的示范作用、创造和利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搭建和强化社会实践的平台作用、树立和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来强化感恩教育,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感恩教育体系构建由主要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为感恩主体四要素构成,包括社会传统民族感恩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高校应综合显性感恩教育与隐性感恩教育方式,家庭结合言传与身教,大学生感恩应坚持理性和感性相统一,从而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