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坚定的组织观和牢固的群众观,历来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因为领导干部在党的执政体系和工作链条中,一头连接着上级组织,一头连接着人民群众,对上,要"观天气",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对下,要"接地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观天气"与"接地气",实质就是组织观与群众观,这是领导干部为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问题。如何观天气、怎么接地气,切实做到组织观与群众观相统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一致,需要研究和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当今中国,很多人认为领导干部"很危险"。危险何在呢?我以为,险就险在我们的干部日益疏远群众、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领导干部的"再生父母",领导干部如果脱离了自己的"再生父母",能不危险吗?曾几何时,我们的干群关系恰似鱼水关系。战争年代,党的各级组织包括党的军队,都是和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在一起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党的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的"脸色"是领导干部工作情况的"晴雨表",他们的脸上阳光灿烂,表明你的所作所为群众是肯定的;相反,他们"脸色"很难看,说明你的工作群众不满意.人民群众的"脸色",也是领导干部形象的"显示器",领导决策水平的高低、自身行为的对错、处理问题的偏正,都能从人民群众的"脸色"中反映出来.所以,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会看上级领导的"脸色",正确领会上级意图,还要会看人民群众的"脸色".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则必须始终是人民利益的忠实践行者。具体地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一方面彻查严惩了一大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另一方面从严巨细地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从公共权力的运用到个人的食用住行,都进行了限制和约束。在此背景下,一些领导干部觉得当官没有以前舒服了,慨叹"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个别领导干部甚至选择了"官而不为"。对中央的反腐治吏措施,群众无不拍手称好,群众满意度在不断提高;但同时,随着领导干部"舒适度"的降低,"官而不为"现象如果蔓延开来,最终还是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治党,从严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限制和约束公权运行,"零容忍"反腐治吏,出重拳狠刹"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与此同时,有些干部出现了"不自在"现象,认为"舒适度"降低了,"当官没劲了",在岗找不到感觉,干事提不起精神,甚至出现"为官不为"现象。如何实现领导干部的"舒适度"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合拍,既能让领导干部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用权,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又能让领导干部在"不自在"的情况下"舒适"从政、积极作为,成为一个需要面对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相对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基层党务干部与人民群众联系面对面、服务零距离,基层党务干部的形象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认知与了解,也影响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否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因此,要把基层党务干部作为联系服务群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少数"抓好,确保党长期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  相似文献   

8.
<正>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单位,干群关系日益恶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低。为了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中央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严格要求领导干部依法用权。如此一来,领导干部的"舒适度"下降,"当官不作为"的现象有扩大趋势。因此,如何找到领导干部"舒适度"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平衡点,既"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引导领导依法用权、规范用权,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又能充分促进领导干部发挥积极性,做到造福一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先国  金钊 《决策探索》2002,(10):19-20
组织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得以贯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组织对领导班子工作绩效和领导干部的德才、实绩进行考察,可以集思广议,对选准用好干部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被选任领导干部的个体素质和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但是,各地在组织对干部考察过程中,有的怕跑风漏气,就搞"突然袭击",对谁考察、考察什么、怎样考察,群众思想无准备,心里没底;有的抢时间,赶任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搞形式、走过场;有的规划不科学甚至不规划,盲目从事,等等.  相似文献   

10.
群众公认,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公认"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公认"的客体是党的各级各类干部.因此,只有是广大群众参与的、对领导干部客观公正评价的结果,才是真正的群众公认.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1.
陈鸿应 《领导科学》2001,(20):21-22
目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已逐步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具体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公认的关系 党管干部是干部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的原则是党的组织工作也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2.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以及这种本领所达到的程度、效率."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报告在有关党的建设的论述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新论断,是执政党为履行职责、强化效率、保障地位而进行构造、创新的系统行为过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公信力是个人、团体或事物获得公众认同信赖的程度.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则是领导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赢得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获得认可和信任的程度.它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满意度和信任度的集中体现.提升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有效提升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呢?总结起来,提升领导干部公信力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必须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只要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自省、自律,就没有带不好的机关作风,没有构建不好的群众关系。自身树立群众观点。《党章》第三十三条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说到底,党员领导干部也只是群众的一份子,党员队伍的普通一员,没有  相似文献   

15.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常怀为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事,做为民表率、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为官的品德。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自诞生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永远不变的根本宗旨,忠实地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因如此,人民群众成为我们事业的衷心拥护者和坚定支持者。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开拓,都离不开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1.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思想道德,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重要法宝.干部的思想道德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但是,有个别干部在思想意识上存在着问题,他们说一套做一套,当众一套背后一套,给群众留下口是心非、琢磨不透的印象.你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怎样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17.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作风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问题,是一个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改进作风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 干部作风连着党心民心,关系人心向背.一个干部,心系百姓,艰苦奋斗,群众就会赞许你、追随你;不务实事,甚至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疏远你、痛恨你.干部队伍作风,体现的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形象,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1940年,陈嘉庚到重庆,蒋介石请他吃800块大洋一顿的豪宴;在延安,毛泽东用自己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招待他.他当时就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得天下者,共产党也".纵观古今中外,一个朝代、一个政党,最终失去民心、丢掉政权,都是从作风腐败开始的.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才能汇聚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程相仁 《决策探索》2008,(22):49-50
加强干部管理与教育,是党的历代领导核心的一贯思想.尤其是团以上领导干部,肩上有千斤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在部队建设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具有贯彻上级指示、领导管理部属、发挥示范作用的多项职能,因此,在对团以上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处理好群众意见与组织意图的关系.向人民负责与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体现在对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应是群众意见与组织意图的一致性.但在具体实践中,有时组织意图与群众意见也不大一致,如组织上提出的拟任人选有少数过不了公示关.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群众意见.一方面要坚持在干部工作中认真听取大多数群众的意见,从中吸取合理的成分;另一方面,要对群众的不同意见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