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协议收购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了我国协议收购制度发展的原因,然后针对我国协议收购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协议收购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了我国协议收购制度发展的原因,然后针对我国协议收购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改制于国有企业 ,形成了特殊的股权结构 ,而特殊的股权结构又导致在我国 95 %以上的上市公司收购均为协议收购。为此 ,本文比较分析了境外国家或地区法律制度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协议收购的特点 :概括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之成因 :揭示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协议收购适用的具体影响。认为随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显著调整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地位、适用范围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证券管理机构应当及早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确保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强制要约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中要约收购方式的一种形式.该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公开、公平、公正地保护每一位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我国证券法和相关法规规定了强制要约收购的条件、强制要约的对象、强制要约收购的效力及法律后果,但在法律实践中,我国强制要约收购制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强制要约收购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吸引外资政策的调整,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在法律上成为可能并将成为市场的焦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模式主要有协议收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定向发行股票、定向增发可转换债券、合资控股并利用合资公司进行反向收购、收购上市公司母公司、公开要约收购等形式,与之相适应,必须加强建立反垄断制度、加强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强制收购制度主要包括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和强制收购少数股份制度。其立法目的在于公开、公平、公正保护每一个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强制收购制度性质和主要发达国家强制收购制度的比较研究 ,针对我国强制收购制度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我国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WTO背景下,外资将更多地关注和参与中国国有企业的重组和改组,本文分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的法律地位问题,被兼并和收购企业国有资产的价值评估问题,兼并和收购协议的中方主体问题,兼并和收购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要约收购是国际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收购方式 ,分为强制性和主动性要约收购制度两种。截止到 2 0 0 2年底 ,我国从立法层面正式确立了强制性和主动性相结合的要约收购制度。 2 0 0 3年我国出现了四起要约收购案例 ,对上市公司收购模式的创新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 ,我国要约收购制度尚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真正实现对流通股要约收购的条件尚不成熟 ;强制要约对收购方存在较大风险 ;要约收购程序仍须完善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国《证券法》第四章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作了详细规定,但在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的权益常常受到损害。通过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及收购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分析,探讨如何加强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作为西方证券市场上成熟的资本手段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借鉴英国和美国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的政策建议,对我国现行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法律制度及我国与国外要约收购制度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政府干预与土地市场相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创新机制。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运行对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公关》2010,(3):19-19
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当天下午在哥德堡沃尔沃轿车总部签署了协议。吉利集团收购价约为18亿美元.创下中国收购海外整车资产的最高金额纪录。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的缺陷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法》第81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发行的股份的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虽然《证券法》已明文规定了要约收购制度,但在实践中从未发生过收购者因该制度而向被收购公司所有股东发出要约,造成实然与应然相距甚远的尴尬状况。对此,应该从我国证券市场整体制度出发,对进一步完善要约收购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用地制度的一大创新。现行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融资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 ,证券化是顺利推进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一种最佳选择。但是应当注意在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证券化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引入我国后,在保护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收购方及其中小股东的利益,阻碍了收购的进行。因此,在肯定该制度价值的同时,需要对其予以完善,主要是通过对收购方要约收购的豁免制度以及须经股东会同意通过的制度安排等,来平衡收购方与被收购方之间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两岸要约收购制度在要约收购期限及要约撤销、竞争要约收购、一致行动人的界定、要约收购价格、被收购公司及股东的权益保护等具体规定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大陆方面应当结合国情,借鉴台湾地区经验,通过鼓励竞争性要约收购、强化目标公司管理层的职责、调整要约收购的定价方法等措施,进一步完善要约收购制度。  相似文献   

17.
论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协议管辖制度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民事诉讼中一项基本管辖权制度,并在晚近呈现出以下新的发展趋势:管辖协议形式要件的放宽;协议管辖适用范围的拓展;协议法院与案件联系因素的淡化。为保证协议管辖制度的合理运用,各国均对该制度作出了必要的限制。为顺应国际潮流,我国相对落后的协议管辖制度亟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MBO制度,即管理层收购制度,是20世纪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其理论基础是两权合一的理性回归。我国在引进MBO制度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诸如概念认识不清、收购方式、收购主体以及融资责任的承担等问题。探讨MBO在国内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以使该制度更好地与中国国情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的收购与反收购是一体两面的事物。反收购措施的产生、发展与敌意收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法律价值看,收购制度更倾向于保护的法律价值是兼顾效率与公平,以效率为主;反收购制度更倾向于保护的法律价值是兼顾公平与效率,以公平为主。从法律主体看,收购制度更倾向于保护收购方;反收购更倾向于保护被收购方,具体而言,反收购更倾向于保护目标公司及其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反敌意收购制度,保护合理的收购防御行为,有利于克服敌意收购的负面效应,保护市场公平。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协议解除制度具有解决劳动争议、平衡劳资关系、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积极意义,然而实践中其因长期缺乏强行性法律规范而处于完全的“任性”状态,引发了用人单位滥用劳动合同协议解除制度的乱象。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协议解除制度存在协议解除的适用要件不明,协议解除的程序规范缺位,劳动关系利益衡量错位,劳动立法表达模糊不清等缺陷。为填补劳动合同协议解除制度的诸多漏洞,有必要厘清劳动合同协议解除制度的适用条件及适用情形,设置协议解除的专门法律程序,坚持利益衡量原则,规范劳动立法用语表达,以期劳动合同协议解除制度的良性效应获得可持续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