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可以为职工提供社会保险监督的制度平台,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保险监督体系的基础性环节。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机构可以在社会保险监督中发挥更充分的作用。对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的100家上市公司与沪市A股842家上市公司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拥有相对完善治理机制的企业的社会保险费拖欠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的研究普遍表明,公司治理是导致内部资本市场(ICM)低效的源头。本文以企业集团为对象研究ICM效率,而集团公司治理中,大股东行为和委托代理是最影响内部资本配置的两个方面。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其对ICM效率的影响,并以2009年沪深两市的系族集团为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和经济环境下,集团控股股东的股权性质影响ICM配置效率,其中"民营系"显著小于"国有系"的ICM效率;同时,ICM效率还与集团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呈负相关,与控股股东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内部资本市场为大股东的资本配置提供了条件,大股东在利用此种便利对附属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入"、"输出"时,不仅对附属上市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而且对其他股东产生影响。本文以华立系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得到大股东的内部资本市场对附属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共性。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效率、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公司价值的实现.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不同的公司治理变量对资本结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公司治理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基本符合债务控制理论描述,但某些指标的影响与理论分析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上市公司有着区别于西方公司的特殊股权结构以及不发达的资本市场.最后,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功能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并不具备功能实现条件以及存在较严重的利益输送问题,因此不仅无法缓解下属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反而使其加重。非国有控股公司比国有控股公司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地方国有控股公司比中央国有控股公司具有更大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公司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选取2008-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内部控制指数.分析了第一大股东比例、控股股东性质、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与总经理兼任情况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比例越高,内部控制有效性越低;当控股股东性质为国有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负相关;董事会规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激励作用;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规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立在资本市场基础上的公司资本结构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公司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公司的外部市场约束结构进而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规范,国有银行对公司的债权约束无效,股东特别是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股权约束无效;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股权偏好是公司行为市场约束失效的集中体现;银行业的民营化与国有股的减持与流通是提高公司外部市场约束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前500强2006-2009年的经验数据,以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董事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会议频率作为董事会治理变量,以投资机会集(IOS,investment opportunity set)作为公司成长变量,分析了董事会治理对公司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成长显著负向关联,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董事会会议频率均与公司成长显著正向关联,董事会规模和董事持股比例则与公司成长弱相关且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同属并购是地方政府干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主要路径与体现,也是公司控制权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度量。以2003-2007年沪深两市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以2006年作为我国企业治理环境改进的时间分界线,对同属并购的影响因素与绩效变化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具有同属并购偏好,政府干预及地方保护程度是影响同属并购选择的重要因素。此外,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的治理环境改善弱化了地方国有企业的同属并购偏好,其并购的中观和微观绩效有所提升。这些发现凸现了公司控制权市场发挥结构功能与治理功能的政府因素与环境条件,也揭示了治理环境改进提升公司控制权市场有效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民营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的重要力量,"外部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如何从严重依赖外部融资的现状中摆脱出来,就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入手,分析了民营上市集团公司在应用该理论融资过程中的优势和风险。  相似文献   

11.
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财务理论的重要理论之一,20世纪70年代,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的提出,人们对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对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上来,形成了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学派,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阐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2004年12月31日前海南省在深、沪两地上市的公司1994-2005年度的观测值为样本,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资本支出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经验证据表明,法人股比例、董事会活动、领导结构、高管规模与企业资本支出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资本支出显著负相关;股权集中度、流通A股比例与企业资本支出正相关,但不显著;独立董事比例、管理者持股比例与企业资本支出负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法制的趋同是近年来各国公司法修改背后的一个实质性特征,资本市场既对趋同构成压力,也扮演着推动角色.但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的差异以及资本市场上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使得制度移植式的形式上的趋同很难实现,外来的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原来的监事会制度之争也反映了这种趋同观念的局限性.因此,公司治理法制的趋同应当以功能性趋同为底限和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结构是对公司控制权的合理配置,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目前一些研究多集中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的权力安排,而忽视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从资本结构的角度看,公司的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股权与债权的结构、股权内部结构、债权内部结构等方面,通过对这些结构的调整可以起到重新配置控制权进而提高治理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集团优势的发挥。企业总部依据分部经理提供的私人信息,通过内部资本市场(ICM)对资金进行重新配置,而利己的分部经理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通过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干扰总部的配置决策,因此分部经理的这种异化行为是影响ICM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已有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部如何设计对分部经理的激励机制上,而较少关注监督对分部经理投机行为的影响。本文引入总部监督机制,考虑分部经理情绪敏感性因素,建立总部监督与分部经理行为之间的博弈模型,认为总部监督可以降低信息租金的支付,部分替代激励功能;总部监督可能造成分部经理消极怠工和出工不出力等现象,导致资金产出折损,即存在"负激励"效应;"替代"效应、监督成本效应与"负激励"效应共同决定ICM效率。  相似文献   

16.
国内公司控制权市场对公司高管人员总体上无明显的更替作用。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大多是绩差公司,且转移前后的高管变动与企业绩效无明显相关关系。“二元经理人市场”仍居于主导地位。控制权转移后.企业更处于超强的内部人控制状态。我国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未能发挥相应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结合外商投资的特点,探讨外商投资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上市公司管理人员报酬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委托代理理论,其激励机制的有效发挥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2010—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选取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薪酬委员会的设置、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兼职5个特征,来探讨公司治理对高管薪酬激励敏感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行业和公司规模变量之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是否持股、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兼职和高管薪酬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独立董事比例、薪酬委员会设置与薪酬则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更名已经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普遍现象,其对公司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受到了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分析公司更名、特别是公司基于经营范围变更、并购重组、战略调整、声誉改变和其他原因等不同动机的更名行为对其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其次,在对中国上市公司更名情况及其更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2010—2017年中国更名上市公司在更名前后60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数据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更名的市场价格反应;以2010—2015年中国更名上市公司在更名前后3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经营绩效数据、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等财务数据以及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等公司治理数据为样本,利用差分T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更名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无论上市公司因何种原因更名,其在更名前后很短的时间内可能产生显著的正超额收益,但这种正超额收益将在更名后的较短时间内消失,甚至产生显著的负超额收益;同时,公司更名还可能在更名后的1~3年内显著降低其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进而产生显著的公司治理负效应;公司更名的短期市场价格反应与长期公司治理效应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因此,公司更名并不是改善其经营绩效和治理绩效的有效途径,投资者投资于更名上市公司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可能难以获得正的超额收益。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出台更加详细的公司更名规定,以规范上市公司更名行为,抑制上市公司更名乱象,为营造良好的中国股票市场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上市公司在因经营范围变更、战略调整、并购重组、声誉恶化和其他原因变更公司名称时,应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决策,更名可能不仅不会提高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正的治理效应,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投资者不要对更名上市公司进行盲目投资,更名上市公司可能既不会为投资者带来短期超额收益,也不会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和产生正的治理效应而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超额收益。文章研究结果为证券监管部门规范上市公司更名行为、上市公司更名决策以及投资者对更名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以及中国各经济领域逐步对外开放 ,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弊端日显突出 ,文章首先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谈起 ,继而谈到公司内部治理 ,最后论述公司内部治理可以通过公司外部治理顺利完成而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