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樊纲同志在《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一书中所提出的以"标异而求补"的方法,在分析两大理论体系的片面性和"片面的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综合──马克思主义新综合,建立新的经济理论体系的主张,进行商榷。提出我们所需要的不是搞马克思主义新综合,而是马克思主义新发展,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结合当今世界和我国经济的实际,有鉴别地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建立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边际效用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但长期以来,理论界没有正确地理解这个理论。本文从商品经济社会有机体出发来进行理解,论证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社会性质,以及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特殊关系;本文澄清了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关系,进而通过引进边际效用概念,对社会需要与商品价值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从而对劳动价值论赋予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樊纲同志在《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一书下篇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具体理论问题进行比较所提出的某些观点进行商榷。指出:社会必要劳动的第二种含义与劳动价值论相一致,社会必要劳动的二重含义是统一的;马克思的价值一价格理论是科学的,并不存在所谓的片面性问题;在分配理论方面,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不存在所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交换价值的定义,说法不一,分歧很大。到目前为止,就我所见到的,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把交换价值定义为: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二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把交换价值定义为:价值的表现形式。三是苏联经济学家A·M鲁缅采夫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把交换价值定义为:商品能按一定比例和别的商品进行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定义的上述分歧说明,对交换价值的定义还有重新探讨的必要。下面就这三种不同的定义,谈谈个人的看法。《辞典》的定义直接渊源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论述:“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很清楚,马克思这段话讲的  相似文献   

5.
刘帆 《兰州学刊》2006,23(8):133-135
新古典消费者均衡理论的缺陷表现为“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是不能成立的,即使“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成立,逻辑上也存在循环论证的谬误,同时还缺乏对使用价值(或效用)和价值的科学界定和分析。正因为此,新古典消费者均衡理论是不完善的。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了新的消费者均衡理论模型,并从价值层次和价格层次两个方面分析了消费者均衡条件,试图推进消费者均衡理论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最重要创见,就是劳动二重性原理,而这一原理的作用又在于阐明价值与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的区别与联系。不认识这个问题,是不可能准确理解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由于不能严格区分价值与价值形式,便发生了所谓“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参与价值决定”的争论,并使之断断论坛达数十年;出于同样原因,还有“按价值决定价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是《资本论》中"三个崭新的因素"之一:"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末,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实际上,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1]在《资本论》出版前,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的书最好的地方是:(1)在第一章就着重指出了按不同情况表现为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劳动的二重性(这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2)研究剩余价值时,撇开了它的特殊形态"[2].劳动的二重性理论作为"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说明了其不仅是《资本论》的基础理论,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崇尚自由市场竞争。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区别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价值理论,从而确立了其在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效用论价值定义辩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商品价值"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的需要的效用."商品交换价值"是商品对其交换者的效用,是商品满足人的交换需要的效用,因而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对其消费者的效用,是商品对于人的消费需要的效用,是商品满足人的非交换需要的效用,因而使用价值实体是商品中所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之外的属性,如金刚石的坚硬性、衣服的御寒性等等.  相似文献   

10.
边际效用理论是十九世纪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这种理论的产生,由于其辩护性而颇受资产阶级赏识,甚至被称之为十九世纪的“边际革命”。 边际效用理论产生后,既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广泛接受和运用,并不断加以“修正”或“补充”。从以庞巴维克为代表的“基数论”到以希克斯为代表的“序数论”,以及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大量使用的“边际”概念,都使资产阶级边际效用理论的内容不断增多,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庞杂的边际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阿瑟以重构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为标识提出体系辩证法,以阐明在既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依然强盛的背景下,价值形式所展现出的理论倾向是把所有要素都吸纳到自身的领域,以实现价值增殖。根本需要的满足要求劳动者在参与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资本博弈,从而满足根本需要,并塑造新的需要体系。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都呈现出劳动者越出价值形式控制的现实倾向。因此,检视当代价值形式学派是否误判了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显得十分必要。阿格妮丝·赫勒以根本需要的满足、需要体系的发展为目标,把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落实在使用价值层面,展现出劳动者超越价值形式无限持存的可能性,与当代价值形式学派的体系辩证法朝向不同的理论定位。  相似文献   

12.
“使用价值”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最早见于弗朗斯瓦·魁奈的著作。他在对他的《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的一个注释中提出了“使用价值”概念,并强调“必须把有使用价值(valelVr usnelle)而没有出卖价值的财物(biens),和有使用价值和出卖价值的财富(richesses)加以区别”①魁奈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加以区别,是有意义的。在他看来,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交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思想史上的两种价值观点就经济学最为古老也是最难和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而言,价值问题是交换经济所必然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其直接意义而言是解决不同物品的交换比例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仅仅是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只有当这一问题与其它经济现象相联系时,价值问题所包含的经济学的深刻意义才能体现出来.)当人们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时,自然会到交换物品中所包含的决定交换价值比例的因素中去寻找,于是在价值思想史上就出现了因果决定论意义上的两种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其中之一就是从生产的角度,即从交换物品生产的角度去寻找原因,这一观点导致人们认为生产的要素是价值的原因和尺度.总的来讲,这种角度所得出的价值的观点统称为客观价值理论.从交换物品寻找所包含的决定交换价值比例的因素,在经济学史上还导致另一派别的观点的产生,这一观点是从物品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即物品对人的效用上寻求交换比例的确定,这一方向的难题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不同物品的使用价值或效用是根本不同的.从直观上讲,我们无法判定粮食和衣服对我们来说哪个的价值大.这一认寻方向的困难,还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许多对人有用的东西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如空气、阳光,却完全没有价值.二是有很大用处的东西经常比用处小的东  相似文献   

14.
在发表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书里,科恩试图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版本,即所谓生产力一元决定论,进行全面的辩护。科恩的理论包括两个原理,即所谓发展原理和生产力首要性原理。由于科恩在对相关理论的阐释中不仅借鉴了来自当代分析哲学的论证技巧,而且倚重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假设,因而成为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本文批判地考察了科恩的理论,指出其方法上的缺陷,并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布伦纳的理论做了比较。科恩以及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根本缺陷在于,假定生产关系仅仅具有一种功能,即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片面地理解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过程中,我国理论经济学界存在着以下八个方面的误区:把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相混淆;把价值、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相混淆;把价值的特定含义与词语学上的价值含义相混淆;把价值的决定与价值的源泉相混淆;把价值与均衡价格、生产价格相混淆;误认为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为了准确地制定市场价格;误以为肯定劳动价值论,是为了按劳分配,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误认为劳动价值论妨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演进总是通过经济学家们在理论上的不懈创新实现的,而以往常被我国学术界斥之为"大杂烩"的"综合"、"折中",正是这种创新的手法之一.阿·马歇尔通过对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的"综合"、"折中"建立的均衡价格论,保罗·萨缪尔森通过将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理论"综合"、"折中"建立的现代混合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新古典综合"理论,以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对立、分歧中的相互"综合"与"利用"都是例证.不仅西方经济学演进中不同流派可以"综合"、"折中",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也并非水火不相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固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但必须结合国情,科学地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以提高合理配置资源和管理宏观经济的能力.并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必须在不断吸取西方经济理论的营养过程中才会随时代而发展,显示其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各国理论界,人们均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仅仅归结为劳动价值论,并由此批判西方的效用价值论,在我国,直至不久以前,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固守着这一“阵地”,并一再批评承认当代效用价值伦有一定合理性的看法。 这种理解究竟符不符合马恩原意呢? 确实,马恩均有关于他们的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的提法,但是,他们也有关于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共同形成价值理论的说  相似文献   

18.
鲍德里亚提出,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已经步入"符号政治经济学"时代,今天的商品生产的实质是符号价值的生产,今天的商品都不再仅仅是通过某种单一的形式(经济"交换价值"或文化特性)实现出来,这是一种复合性的物,其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集中在一个复杂的模式中,这种模式描述了政治经济学最为一般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深化对社会必要劳动范畴的认识 ,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方法。社会必要劳动的最终限制条件是“使用价值或效用”,社会必要劳动是市场经济中所谓“三个基本问题”的轴心。丢掉这些实际内容 ,把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只限定在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方面 ,就必然损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0.
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崇尚自由市场竞争。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区别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价值理论,从而确立了其在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