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思想角度来分析,毛泽东思想堪称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有机结合的产物.因此,科学厘析毛泽东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是正确了解、认识毛泽东思想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是迅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生产力的根本保证。在90年代,党正在继续领导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新时代党对自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新认识。党领导人民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上实现的,领导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党的文化使命。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共产党人的“心学”既有对传统心学的改造和转化,更有对传统心学的创新和发展,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是对德治和法治紧密结合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四川社科界》2006,(6):34-34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进一步总结交流绵阳先进性教育活动成功经验,探索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推动党建理论创新,促进绵阳跨越式发展。今年3月以来,绵阳市社科联协同市委组织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在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及党史党建理论研讨征文活动。共收到研讨论文96篇,入选论文49篇。经评审组认真评审,共评出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相似文献   

5.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5月13日,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举行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研讨会共征集论文18篇,内容涉及党的建设、法律、经济、民族宗教、民生、灾后重建、基础学科研究综述等方面。本文对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谨以此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6.
自从20世纪40年代党的七大正式确立以批判继承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观以来,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中国传统文化在党的思想文化工作中的这种价值定位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移易。党的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之基本观念的确立、恢复、发展和历史性飞跃的过程,也就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文化基础日益巩固的过程,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从觉醒、振兴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殷墟科学发掘80年来,殷墟文化经历了重构、再现辉煌和全面弘扬几个阶段.对殷墟文化的弘扬,应继续发掘和研究殷墟,充分发挥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要注重补偿殷墟范围内的群众,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和福祉,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9.
10.
我们党历来重视自身建设."三讲”教育就是党中央为加强党的建设作出的重大的战略部暑和决策.实践证明,"三讲”教育不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12.
回眸党的90年奋斗历程,自党诞生之日起,党内法规就如影随形地由简而繁、从低到高,适应战争、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环境及使命,不断获得丰富与发展。党内法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老一辈领导人作为奠基者对党内法规建设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继任几届领导人的辛勤耕耘则把党内法规建设继续往前推进,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随着理论认识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党内法规序列化、成套化、科学化是必由之路。党内法规建设经验和法规建设理论给人们以很多的启示,那就是要讲方法论,要讲理论感,要讲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演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峰  李卿 《东岳论丛》2019,40(9):17-22
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认真梳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演变与创新,对于我们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观,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 ,于 2 0 0 1年 6月 14日至16日在什邡市举行了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现将讨论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一 )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与会者认为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是党 80年辉煌历程最根本的经验总结。在 80年奋斗历程中 ,我们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一…  相似文献   

15.
16.
沈洁 《社会科学家》2008,(3):145-149
本文以赛博空间和物理空间为基础,将赛博文化与传统形态的文化进行比较.以世界的信息共享为前提,赛博文化显然具有了全球性的色彩,然而赛博空间自身的非中心化,又使得赛博文化的多元化得以保证.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赋予了赛博文化的消费者巨大的主动性,使之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搜索高度个人化的信息,并直接介入文化的生产过程.因而赛博文化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的兼容、文化个性化与全球化的统一、以及多元文化与一元文化的有机结合.与传统形态的文化不同的是,它从真实性走向虚拟性,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从单向性走向互动性,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文化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具有明显的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价值.本文按其功能,将传统聚落的物质形态构成要素分为宗教要素、生活要素和自然要素三类,并从空间构成上将其划分为环境空间、精神空间和生活空间,进而从物质层、心物层和心理层三个层次对文化形态赋予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影响进行剖析,归纳出传统聚落的四个文化因子,即水之村寨、越人之村寨、神灵之村寨和佛之村寨.提出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按傣族聚落的文化核心、社会时代特征和相应的民族价值观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有机地统一了傣族传统聚落发展中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深化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中所需的、对传统聚落文化演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社会的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又历经干辛万苦,纵观近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由于封建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中国人民跌进了苦难的深渊,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在中国大地肆无忌惮,烧杀掠夺。武力威胁逼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辱国丧权的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赔偿巨款,国将不国。  相似文献   

19.
黄延敏 《兰州学刊》2005,4(4):307-309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研究既是党反对教条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需要,也是反对封建道统论,与国民党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的前提条件之一,同时也是驳斥日本的侵略理论,提高民族自信心,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必然要求。这些认识对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文化建设以及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西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篇章。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党在西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梳理和解读。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在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玉麦精神”凝结家国情怀,是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一个西藏例证“;建设美丽西藏”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西藏华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