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同的鞋印     
《阅读与作文》2007,(5):36-36
“探长,我有案子要请教您。”一天,由纪夫探长的律师朋友登门拜访说,“上个月15日晚,女画家光子在她的工作室里被人谋杀了。”  相似文献   

2.
佚名 《社区》2008,(32):19-20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的经历,绝对不“平凡”:父亲惨死于绞刑架,两个弟弟死于谋杀,她与母亲都曾遭遇长时间的牢狱之灾,两度担任总理,又两次被解职,直至流亡他乡。不会有人想到,2007年12月27日她在拉瓦尔品第市竞选集会上走完了她的悲壮一生。  相似文献   

3.
冯嫽(便于排版,以下称冯氏)是出嫁乌孙岑陬军须靡的解忧公主的随行侍者。她头脑灵活,足智多谋。据史书记载,她“能史书”(《汉书·西域传》),“内习汉事,外习西域诸国事”(《资治通鉴》卷27),具备施展外交才华的必要条件。她“尝持汉节为(解忧)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邦诸国,西域人敬信之”(《汉书·西域传》),尊称她为冯夫人。 冯氏到乌孙后,嫁给了乌孙右大将。乌孙官制,左右大将的地位仅次于相和大禄,所以冯夫人丈夫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在解忧公主谋杀狂王未遂后,乌就屠在匈  相似文献   

4.
没有被肯定,没有被拥有的爱情并不是说就没有付出。关心对方、想念对方同样是一种付出,为了对方放弃一些东西也是付出,信任对方是一种付出,给对方的爱更是付出。边晓筠今年已经大三了,学习法律专业的她得到了在市内最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机会。原以为刚开始只能进行繁琐的整理资料之类的工作,没想到工作的第一个礼拜,老板就将新的案例交到她的手中。案件内容比想象中更加严重,在校大学生谋杀亲女友,尸体至今尚未找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性格分析和社会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潘金莲悲剧的实质及意义。潘金莲的人生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剧的阴云,她与人通奸、谋杀亲夫,全在于想要争取生活的幸福;她嫁给西门庆之后,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淫、刁、妒,也主要是社会使然。  相似文献   

6.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但它只能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加速器,而不是工作、学习的绊脚石。/花言草语·《过了这个夏天,你就去爱》·清晰那一年她17岁,正是很青涩的年龄。这个年龄似乎到处萌动着不安分的因子。她理所当然地喜欢上了同班的他。可是那一年她也高三。他们都住校,她住北边,他住南边。他们的宿舍隔着宽阔的操场遥遥相望。都说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她不觉得。她喜欢他,就是因为他清澈的眼睛,思考问题时紧闭的嘴  相似文献   

8.
王熙凤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恶女人”形象。她残酷阴险,欺上瞒下,借刀杀人,作恶多端。在她身上几乎集中了封建统治者所有的丑恶与卑鄙。在《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中,小厮兴儿在向尤二姐介绍王熙凤时曾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全占了。”兴儿之语,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王熙凤性格的重要方面:圆滑、狡诈、凶狠。有评论家曾说,《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黑暗的一出,黑暗掩盖着血腥的谋杀,悲剧中,麦克白的野心骤然而  相似文献   

9.
《北方人》2006,(5)
记得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温妮·曼德拉接受采访,穿着雍容华贵的她态度坚定地说,她要继续为贫苦的黑人而战斗。富有平等意识的记者便把镜头对准她那豪华住宅和珠光宝气的衣饰,不无讽刺地问:“你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为穷人战斗?”这位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前夫人似乎不认为这个问题是个问题,正如她涉嫌囚禁并谋杀一些被怀疑为叛徒的年轻黑人,对于一些黑人解放运动的参与者来说,不应该算是一项罪行。在南非长期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下,极端的压迫导致奋勇的反抗,制度性的犯罪使得被压迫者也和压迫他们的人一样,视暴力为理所当然。在经历过比任何殖民地都更为严酷的种族专制后,从长期梦魇中醒来的南非黑人  相似文献   

10.
"要是她不笑,我有可能把这些东西全部撇在一边。"说这话的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她说的"这些东西",正是《哈利·波特》这部现在走红全球的魔幻小说的一大摞文稿。  相似文献   

11.
情感小故事     
陈永江 《社区》2013,(19):53-53
他向她求婚时,只说了三个字:相信我;她为他生下第一个女儿的时候,他对她说:辛苦了;女儿出嫁异地那天,他搂着她的肩说:还有我;他收到她病危通知的那天,重复地对她说:我在这;她要走的那一刻,他亲吻她的额头轻声说:你等我。这一生,他没对她说过·次“我爱你”,但爱,从未离开过。  相似文献   

12.
凌叔华是20世纪20、30年代一位重要的女性文学作家,她的创作往往囿于家庭生活的小圈子,缺乏广阔的视野和大手笔的结构布局,然而她却通过家庭这个小小的窗口泄露出了中国女性尤其是中上层女性生存的真相,那是被许多男作家和女作家所合力谋杀和遮蔽了的,她是当之无愧的女性文学的前驱者。  相似文献   

13.
潘碣 《成才与就业》2013,(15):107-107
一美女到肯德基应聘,面试官问她会什么,她说会唱歌,主管就让她表演一下,美女一下兴奋起来,欢快地唱道:更多欢乐尽在麦当劳…··如果毕业时只会唱歌,除非是表演、音乐系的,不然真是一件“杯具”。如果毕业时只会唱麦当劳的歌,却要应聘肯德基,不管什么系的,都是个悲剧。  相似文献   

14.
家喻户晓     
梁姑姊(zǐ)是汉朝时一位善良、刚烈的女子。一次,她从外面归来,发现家中不慎(shèn)失火,把她家和哥哥家的孩子都困在了屋里“,我得先救哥哥的孩子!”梁姑姊心想。她记得哥哥孩子总躺在外边,所以毫不犹豫地先救走外边的孩子。她艰难地爬出了房子,一看孩子“:哎呀!怎么抱出的竟是自己的孩子?”梁姑姊痛哭起来“:我抱出了自己的孩子,别人一定会说我自私的,这坏名声‘户告人晓’,我还有何颜面见人!”说着,她纵(zòng)身跳进了火海。含义意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喻:明白。晓:知晓。出处汉·刘向《列女传·五·梁节姑姊》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5.
就说“行”     
生活要么是勇敢的冒险,要么根本什么也不是。——海伦·凯勒我现在是个滑稽说笑演员。一天,《每日新闻》的一位女士来电话说她想写一篇关于我的文章。她问我:你下一步打算做什么?说实在的,那时我压根儿没什么下一步计划,可我说出了这样的话:我打算打破说话最快女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6.
对于英国谢菲尔德市53岁的妇女温迪·里奇蒙德来说",我爱你"这句话几乎成了一种无法说出的禁忌,因为她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嗜眠症。每当情绪激动时,她就会失去  相似文献   

17.
王文 《21世纪》2010,(8):60-60
佛罗里达州85岁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安·波沃达特每天都会用iPod(一种MP3播放器)听她喜爱的歌剧和犹太歌曲。她的女儿说,我们听半小时的歌曲,然后就聊天。音乐似乎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6,(1)
她从6岁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具有非凡的美貌和一种使人难以抗拒的魅力;通过著名导演祖劳斯基,她摆脱了“法兰西小甜心”的“美誉”,而她的独立个性、敢言作风更令她成为法兰西电影圈中的一朵奇葩。一方面电影与她的生活融合,一方面她说:“所有那些诱惑,艳情,只不过是在演戏。”她的容貌有一种莫名的完美会让孩子们微笑;她的眼睛颜色却是神秘的绿色,眼神温柔又悠远;她的嘴唇具有无可挑剔的轮廊,激起男人们的无穷想象;她的浓密秀发曾被人描述为“对手指的诱惑”;她是继B·巴铎、卡特琳娜·德诺芙和伊莎贝尔·阿佳妮之后,法兰西的又一朵盛放的玫瑰。这是我第三次采访苏菲·玛索了。前两次是1995年和2001年,都是在戛纳电影节。下午3时,苏菲·玛索准时出现在她下榻的北京东方君悦酒店行政楼层的咖啡厅里。她说话的时候眼睛会直视着我。我对她说,想向你求证——我知道你是一个卡车司机的女儿,一个动物保护者,一个热爱环保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吸烟者,以上这些都准确吗?她笑起来,回答说,“最后一条不准确。因为我戒烟了!就在两个星期前!”  相似文献   

19.
《阿芒提拉多的酒桶》是美国诗人、批评家、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一部短篇恐怖复仇小说。这个西方报仇谋杀的故事却处处彰显看中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的智慧。故此依据我国文化交流中一贯主张的“求同存异”的原则来探讨中西文化同与异的表象之后的内涵与成因,但文化巧合因素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20.
先说西施其人。据《史记·越世家》所载:“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虽没有提到西施之名,但《越绝书》、《吴越春秋》以及《孟子》、《墨子》、《庄子》、《战国策》等书都提到她,还有与她同时进献吴王的郑旦。战国中期以后,对她们的传说已经很流行了。《孟子·离娄》说:“西施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即是说,西施虽美,但如果脸上蒙了尘垢,大家也会掩鼻而过的。《庄子·天运》还谈到“东施效颦”的故事。据说西施患心痛病,每心痛时微锁二眉,显得更美。邻村姑娘见而效之,她不知美是天赋,不可做作模仿,仿之显得更丑。庄子与孟子都认为西施是美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