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老友》2013,(10):41
9年前,我与老伴相识。当时,我在公园里组织一个联欢会,我见她搀扶着一位老人来看我主持节目,便递上两个小方凳,让她和老人坐在前面。演出结束后,我和她聊天,得知她在一个监狱里面已经工作了20多年、已离异、身边有一个小女孩。打这以后,我与她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向她表露了爱慕之心。也许是我的真诚和坦率打动了她,她欣然同意。经过深入了解和慎重考虑,我  相似文献   

2.
那天走进东京大学出版书店,一位40岁模样的女职员接待了我。交谈中得知她叫山腰女士,我称她为先生。后来,她成了我的房东,熟悉后告诉我说,在日本只有教师、律师等有身份人才享得起“先生”这一尊称,她说她与我母亲年龄相仿,可以叫她“妈妈”。看见我诧异  相似文献   

3.
许复召 《老友》2012,(8):42-42
我的孙女不和我们住在一起,但她从产房被抱出来时,我就在她身边。她小时候常来我这里,我看着她长大成长,她今年已上高一。每当想起她时,我就感到非常愉悦。她为什么那么让人爱她呢?因为她是一个阳光型的女孩,自信、开朗、乐观;这可能与她爱好音乐、唱歌有关,她每个阶段的进步都给我带来欢乐。从小,她就显露出艺术天赋,她父母把她送到刘诗昆艺术幼儿园学习钢琴、舞蹈、外语。她非常快乐。幼儿园举行过一次汇报演出,我们和亲家都去观看了。那场演出令人刮目相看,开场由10架钢琴共同奏响《黄河大合唱》,我孙女也在其中,真是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只小小的蚊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遇到了她。她是一个人类,我却发现:自己爱上了她。可不该是这样,作为一个被人类讨厌的生物,特别是她,我亲眼见到过,她对着一只还在动的甲壳虫尖叫。我知道,我不可能。我偷偷地跟着她,偷偷飞在她身后,偷偷看着她的背影。  相似文献   

5.
我不是一个宿命论者。我历来不相信人的命运是由自己以外的某种冥冥之力在安排著的说法。但我有40多年的生活,又确实是在一种我无法与之抗衡的某种力量安排之下,与一个地图上本来没有的名字打上了感情的死结,一生都在。L甘情愿地为她流汗流汨、受苦受累,没有要求地追随著她、热爱著她、最後还要从属於她。她就是克拉玛依。我既没去过克拉玛依,也没人交给我为克拉玛依的任务,我鬼使神差地上了这条船,而且一上去就下不来我知道克拉玛依是在1956年,或许还要晚些,记不清了。那时我在中央建筑工程部文工团当创作员。有一天看材料看到了…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个好老伴,农家女,结婚后与她相濡以沫40余年。在家中,她是贤妻良母,典型的东方女性;在工作岗位上,她兢兢业业,多次获奖,光荣入党;退休后,她又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社会角色。我十分庆幸自己找到了这么一位贤惠的好妻子。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在我66周岁生日这一天,她瞒着我和  相似文献   

7.
难系的扣子     
乔叶 《可乐》2008,(10):9-9
有台阶卡在中间,人才能上下自如。上大学时,一次我喝水不小心打湿了同宿舍一名女生的鞋子。她正逢心情不好,说了几句极难听的话,我一冲动便与她吵了起来。虽然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两人体战,我也诚心诚意向她道了歉,她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的时候,我与她便开始了无声无息的较量。尽管,我从未与她谋面,而她,亦不知我真实的名姓。 那时我的文章,已经在省内外的报纸杂志上频繁地出现,而她的名字,亦总是毫不客气地挡在我的前面。每次翻开杂志,我最先看的定是她的文章。尽管每次看完,我嫉妒的火焰会腾地升起,将一颗卑微的心无情地烧灼着。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位农民,非常需要农业技术知识。我远离县城63华里。在一次去县城,随便到书摊上走走,偶然被一本《专业户》所吸引,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一本,打开一看.顿时被她那丰富的内容所吸引。此后,我就象她的一位孺子。贪婪的吮吸着她的乳汁。丰富了我的知识,陶冶了我的情操。我感到,她是我吃饱饭、穿暖衣的唯一希望;她是我  相似文献   

10.
生日卡片     
《可乐》2007,(10)
一年秋天,母亲生日,我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好多年过去了,母亲到德国探望在那儿教书的父亲。临行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妥善保存。一  相似文献   

11.
徐厚发 《老友》2012,(9):64-64
家住上饶市信州区五里村的老人郑桂花,今年102岁。4年前,我到过她家。当时她向我讲述了“勤劳乐善享高龄”的养生之道。今春的一天,我路过她家门口,见她依然思维清晰、身体健康。她热情招待我在她家坐了一会。向我讲述了她“自信人生超百年”的长寿之道。  相似文献   

12.
最美的味道     
易博奇 《今日南国》2014,(11):36-36
背着沉重的行囊,赶了最早的公交回家,窗外一片迷茫. 她在门口等我,双手互攥着,在印满青花的围裙上擦了好几遍,她一如往常,接过我手上的行李,接过我的背包,接过我臃肿的外套. 厨房又开始鲜活起来,像一个初入尘世的生命,像一段平缓的小夜曲,以啼哭的方式,对我诠释这一个月里发生的故事. 她没有要我帮忙.洗菜、切菜、炒菜、端菜,她一个人包办了所有的流程. 我只好站在旁边陪她说话,看她手中翻飞的锅铲,在她缓缓消逝的岁月中搅出一道道蜿蜒深刻的鱼尾纹.  相似文献   

13.
天歌 《社区》2011,(24)
我是在一次感动人物的颁奖晚会上认识她的。她坐在我身边,俯过身来跟我说话。很难判断她的年龄。她穿着一件灰色的高领毛衣,及膝的靴子,但很明显,那些衣物有着新鲜的味道,并且与她是疏离的,原本的她应该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她人还算精神,只是眼角周围布满了褶皱,看起来极累的样子。晚会前,主持人跟嘉宾串词时,我才知道,她是获奖人之一。等着彩排时,  相似文献   

14.
我读初三的时候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一名女生。那是学业最繁重的时候,面临着即将到来的中考。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她的班级,我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她。那是在一个秋日阳光温暖照耀的午后,我在操场上踢足球,看见她在草地上看书。她低着头,嘴角微笑着,一双眼睛带着做梦的神情。我就这样被击中了。我知道她回家走哪条路。我每天放学都会早早地走出校门,在她必经之路等她。我不为别的,只为看她一眼。每当她走来,我的心就跳个不停,匆匆看她一眼后就逃也似地回家,然后开始做功课、睡觉。我的生活一直很安静,除了她掀起的小小波澜,我就…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唠叨     
《老友》2014,(8)
正母亲爱唠叨,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她年轻时就爱唠叨。母亲为我们做的事,因为唠叨,常常抵消了她的功劳。小时候,她为我做了一双新布鞋,我穿上后很合适,心里对她充满了感激。可是因为我在外面玩时不小心让布鞋沾满了泥巴,母亲见了,先是大发雷霆骂了我一顿,然后就唠唠叨叨:"玩,玩,整天就知道玩,干脆不要穿鞋,省得我每天为你洗衣刷鞋……"她这一骂一唠叨,我穿新鞋的感觉、对她的感激全没了,还平白对她生出许多埋怨。父亲生病在床,母亲一直照顾得很周全。可是母亲  相似文献   

16.
儿不嫌母丑,一部《我的丑娘》让观众泪湿衣襟。72岁的“妈妈专业户”张少华走进人们的视野,她在影视作品中诠释了无数母亲、婆婆的角色,但是她的家庭鲜为人知。她到底有一个怎样的婚姻,有一个怎样的家庭?2009年5月的一天,记者与她在北京的一个小胡同口侃侃而谈,听她讲述丈夫一生的默默支持,听她讲述与儿子的“战争”……她说:“是这个家庭给予了我动力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段燕勤 《北京纪事》2014,(11):54-56
我和祖芬是同龄人,又同在市文联供职,已有20多年了,可谓交情不浅。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一是她大智若愚的趣事,愿与诸君分享;二是她善解人意,帮我完成了受人之托的约稿;三是她古道热肠帮扶业余作者,更值得称道。为护发素"做广告"我知道陈祖芬是从报告文学《祖国高于一切》开始的,与她相识则在《北京文学》编辑部约她去昌平南口镇暖瓶厂采访时,我开车送她去。一路上我们交谈了很多,她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言谈随和。  相似文献   

18.
姑娘周凡凡     
一 我一直连名带姓地叫她,周凡凡。事实上她比我大十五岁,她不止一次地要求我叫她表姐,我不肯。我五岁起就跟她住在一起,儿时的记忆不太清晰了,我只知道我没有了爸爸妈妈,所有的亲戚里只有她收留了我。她一直没结婚。因为所有的男人都要求她把我送走,她不肯。十五岁之前,我为此深深感激她。我甚至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最爱的人》,写的就是她。我记得她阅读这篇作文的时候,偷偷地哭了。  相似文献   

19.
珍爱与祝福     
我是《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的一位忠实读者,因为她不仅仅是我求知问道的良师益友,而且是我结识文友,掌握信息的窗口。从她诞生的那天起,我的心就和她紧紧地贴在一起。20多年来,我曾为她的辉煌而自豪,也曾为她的“失误”而痛心。她是在艰辛的跋涉中走稳了步子,迈进了辉煌的。《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突出地体现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她从各科的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丰富了教学内容,深化了教学改革。由于她把学术研究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促互补,成为培养人才、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因此,她自然而然地成为观察青海民族学…  相似文献   

20.
我的生活重心就是对付她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恨的人,便是她,林丽玲。1992年,我9岁那年的中秋节,月亮又大又圆,母亲吃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月饼,当夜便选择了安静地离开人世,成全了她的男人、我的父亲的移情别恋,而林丽玲,就是那个第三者。一年之后,父亲娶了她。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