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晤士河是英国人的"母亲河",但是自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成为河流主要污染源,泰晤士河水质急剧恶化,导致霍乱频发,严重影响了伦敦居民的生命安全。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英国泰晤士河经历了两次严重的水污染。针对污染现状,英国政府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整治水污染,但是两次治理的成效却有天壤之别。总结分析两次治理的成败得失,对于今天我国城市水污染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伦敦地处英格兰的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市区到加来海峡的出海口大约有65公里,它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首都。 伦敦是大不列颠最大的铁路枢纽,共有十个大火车站分别向全国不同的地区发车,通向各地的都是英国最重要的铁路。由伦敦到英国南方和东南方海港及海滨疗养地的各线,由于客运紧张,都已换成了电拖,伦敦—伯明翰—利物浦线,伦敦—利兹线,伦敦—伊普斯威奇线也实现了电气化。伦敦与全国各大城市间的快车,时速高达200公里以上,千里行程半日可到。伦敦也是大不列颠公路网的中心。公路交通的发展促使  相似文献   

3.
以水质与绿色两元素为特色与优势的南宁市地方感,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而变化。在对民族大道与竹溪大道J型区域核心地带的考察中可以发现,南宁市生态环境管理存在垃圾及污水污染较为严重,绿化树种单一化,本地树种种植面积较小等问题。对此,应通过加大宣传、资金投入和污水排放管理力度等措施禁止或限制有害于水质的行为,并实施可持续的绿化管理工程。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包头市水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头市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市区占地面积大,人口多,工业企业密集,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都很大,造成了市区及其周边地区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本文分析了该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污染现状,讨论了本市水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英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河流污染,主要因为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和社会认识尚不能承载工业化带来的全面影响,加之国家治污力度多受掣肘及科技水平的制约,河流污染的状况在19世纪没能得到显著改善,引发生态环境恶化及流行病侵害等不良后果.后发国家应以英国工业化的得失为镜,实现工业化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和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相继开工,我国海底隧道工程建设进入起步阶段,如何防治海底隧道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海底隧道工程通过地质勘探、事故、工程排污等途径引起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其污染既具有其他海洋工程污染海洋环境所具有的兼具开发性与破坏性;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防治难、危害大的共同特点,也具有危害有一定潜在性与不可预期性、工程污染需要严格的科学技术规范和监测的自身特点.针对目前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对海洋工程界定的不准确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从英文文学的大同世界想起 1990年我在伦敦大学做研究,前后共有二个月。每天到泰晤士河畔那一带散步,看见西敏士大教堂,就要买一张票进去瞻仰老半天。我不是喜欢看帝王将相、皇亲国戚的遗容,而是独爱诗人之隅(Poets’Corner)的象征意义。这里的坟墓、雕像、纪念碑,不但代表英国重视诗人作家,把他们与帝王将相、上帝神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代表英国文化包涵量之大方。正统的作家,反传统的作家(如拜伦)通通都被接纳,虽然拜伦曾一度被西敏士的主持人禁止进入,可是最后伦拜还是无比神气地被请进去了。  相似文献   

8.
张思 《理论界》2014,(3):122-125
中世纪晚期的伦敦,受到生活垃圾污染和工业生产导致的空气、噪声、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困扰。究其原因,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导致人口过渡激增、作为英国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等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为此,王国政府和市政当局通过颁布法令条文、强制有污染的工业场址迁移出城、增设政府机构和职官等多种方式,对城市环境污染予以整治。  相似文献   

9.
从手工业行会到公会的转变正值英国社会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过渡,作为伦敦大公会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典型代表——伦敦12大制服公会,产生和发展不仅是行会制度为适应社会转型而出现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反映了该时期英国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生活等各领域的本质特征.伦敦12大制服公会的出现遵循着两条道路,无论那一条,最终都使它们成为商业因素占主导的大公会,显示出这一时期商业资本战胜手工业资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业农村环境的污染与整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涛 《兰州学刊》2007,(5):100-102
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普遍严重,防止和治理生态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发展大局,本文从对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难点的分析,提出了治理的具体措施,重点抓好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污染治理水平,建立健全基础体制、市场体制等,逐步解决突出的污染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
美加五大湖地区水质管理体制: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必然伴随着水资源的巨大消耗和跨界水质污染.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线,构建跨部门和跨行政区的跨界水质治理体系,是当前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议题.在比较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五大湖水质跨界治理的历史过程与相关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解决我国跨界污染问题的基本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的经济学分析与财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中小企业污染存在上升的趋势.尽管污染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但最优的污物排放量并非为零,而是取决于不同污染物的边际控制成本和边际破坏成本.为了控制中小企业排污,促使中小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必须严格执法并制定一系列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城镇污水排放呈现"分排"与"混排"模式并存的局面,而污水处理单位兼具"排污者"与"治污者"的双重身份属性,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透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的两种情形会发现,污水处理单位"兜底式背锅"担责窘境的形成,源自于将责任分配嫁接在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实际运行情形下形成的一种错误认知.有鉴于此,应充分遵循"损害担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保护优先"的环境法三大基本原则之旨趣,通过明晰污水处理单位与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上游排污单位之间的责任分配,在法律系统内部构建责任分配机制.通过加快制定出台促进智慧水务发展和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在法律系统外部构建配套机制,以此实现污水处理单位超标排污责任分配的规范调整,完成兼具"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责任分配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环境安全概念是由于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提出来的.水环境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保证.由于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治理污染的速度赶不上污染增加的速度,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为了保障流域水环境安全,应通过政治、经济、行政、技术和法律等诸多手段,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家庭科技》2007,(7):25-25
最近,英国伦敦国王大学环境科学系斯蒂芬·史密斯教授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列举了十几种有毒日常用品的安全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因其修建而形成的巨大水库及其周边地区即三峡库区.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海内外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一说起库区环境污染,不少人往往只想到城市,想到城市垃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船舶排污等,而很少谈及农村.诚然,相对于地域狭窄而又人口拥挤的城市来讲,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农村污染可以不予关注.恰恰相反,由于我们赖以果腹生存的粮、油、菜、果等都产自农村,因而对于农村污染的关注不但不能逊于城市,而且要甚于城市.随着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对中国的生态、农业、工业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黄河断流的情况经常出现,90年代之后尤为严重。进入21世纪,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建立以及相关行政法规的出台,使得黄河断流的情况得到缓解,但是仍然不能避免黄河主要支流中度污染和若干城市河段重度污染的问题。黄河水资源保护不能仅仅依靠国务院、水利部以及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行政法规来规制,而应该出台一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特别调整黄河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法律——《黄河水资源保护法》,宏观统筹黄河用水量,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禁止非法排污行为,订立相应处罚措施;加强事后生态积极补救机制、公众参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环保产业相关主体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环保产业和污染企业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供需关系,因此生产企业的排污和污染治理策略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及环保企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政府的环境规制将影响污染企业的排污或污染治理策略,同时也将影响到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受到污染企业生产策略的影响。环保产业的目标同样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效应,因此环保产业利益的实现需要政府环境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根源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经济物质生活的高速增长、集约化农业的迅速普及,化肥、农药等威胁水源安全的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大量或过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业的排污,许多河流、湖泊、近海受到严重污染。由此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要从转变指导思想、完善法律法规、优化管理体制、调控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加强支持保障系统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试论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经济学中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抑制企业污染成本外溢,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排污权交易便应运而生。它在满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条件下,确定环境资源的使用权(即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排污权进行市场交易。排污许可证交易是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污染的有效手段,与传统的排放标准(排污管制)、排污收费制度相比,排污许可证交易具有诸多优点,它能够有效地控制超总量或超标准排污,促进治污,避免欠量收费和排污价格扭曲。同时,它能降低买卖双方的治污成本,更鼓励厂商采用先进工艺,主动减少污染,促进技术更新,实现公平与效益的统一。此外,它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降低环保当局的管理费用,把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责任科学合理且费用有效地分配到相关的排污者,从而促进改善工业布局,较好地协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