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友》2007,(8)
1942年12月10日,日本侵略军与新四军在朱家岗(今江苏泗洪县曹庙乡境内)进行了一场举世闻名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歼灭了日本侵略军平林师团280余人,粉碎了敌人33天"大扫荡"。新四军4师9旅26团有73名指战员  相似文献   

2.
在皖南事变中,一些新四军女战士被俘,她们在国民党集中营里受到怎样的迫害、进行了怎样的斗争?请听一位当年经历者的自述……(一)1915年,我出生在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从小到上海随父就读,在上海长大成人。1939年11月初,我离沪赴皖,参加了新四军。到达云岭新四军军部后,首先被安排在战地服务团进行学习、训练。两个月后,我们6个女同志(顾励、许可、赵亚、焦恭贞、沈锐和我)组成五  相似文献   

3.
<正>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华中抗战的人民军队。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断绝一切经济供给。新四军军部重建以后,全军7个师9万余人的军需给养完全靠各师自筹自给。皖江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第七师的驻地。活动区域主要在巢(县)南山区、无(为)东地区、皖南铜(陵)繁(昌)及宁(国)绩(溪)游击区。皖江根据地在和敌伪斗争中不断发展状大,根据地各项建设,尤其是财政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解决了根据地与七师的需要,还向新四军军部上交大批现钞和物资。据七师1942年经费收支电报:全年军队支出11,055,811元,地方支出4,352,615元,送军部款7,491,173元,年终还结存1,891,526元。在另一份电报中,对1942年7月到1943年6月支出估计,全年支出5,480万元,其中七师224万,区党委72万,送军部1000万。1942年11月底,第七师  相似文献   

4.
汪东峰 《源流》2012,(8):37-37
7月5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南平市委和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等主办的新四军赤石暴动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武夷山市隆重举行。70年前的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反动派制造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1942年6月将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被俘的新四军战士和爱国志士  相似文献   

5.
汪东峰 《源流》2012,(15):37
7月5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南平市委和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等主办的新四军赤石暴动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武夷山市隆重举行。70年前的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反动派制造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1942年6月将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被俘的新四军战士和爱国志士  相似文献   

6.
汪苹 《老友》2013,(7):17-17
每逢7月1日,我的母亲就会想起她牺牲了的妹妹。抗日战争开始后,母亲的妹妹冯玲来到皖南参加了新四军。1939年7月1日,冯姨不幸在泾县云岭牺牲。得知噩耗后,母亲邀丁志辉阿姨、顾莲英阿姨一起从上海奔赴安徽,经岩寺兵站转达泾县云岭,也参加了新四军。这张照片就是母亲与两位新四军女战友的合影,左起分别是:母亲、丁志辉阿姨、顾连英阿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学术界在关于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方面的研究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 ,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一 ,新四军和由新四军创建的华中抗日根据地 ,是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对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四军在抗战中 ,抗击了日军 1 6万人 ,占侵华日军总数的 2 2 %强。抗击了伪军 2 3万人 ,占伪军总数的 30 %。”[1 ] (P48) 新四军就是运用游击战术 ,跟日本侵略军打了 8年 ,打了 2 .46万多次战斗 ,毙伤俘日伪军 47万多人 ,沉重地打…  相似文献   

8.
曹晋杰 《中华魂》2008,(11):12-14
在那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刘少奇奉党中央、毛泽东之命,于1940年10月31日。从皖东来到盐阜区东沟。直到1942年3月19日从羊寨离开盐阜区回延安,前后同盐阜区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战斗了1年4个月零20天。当时的盐阜区,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刘少奇担任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坚定的革命立场,卓越  相似文献   

9.
我是新四军的一名老兵,时时想起抗日战争年代和一位美国飞行员相处的一段友好日子。我1928年4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应山县,1941年8月参加了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的部队,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军队于1941年1月6日至13日制造的皖南事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月17日诬陷新四军为“叛军”和取消新四军番号、革去军长叶挺职务的命令与谈话,将第二次反共高潮推向顶点,成了全面破裂国共合作的开端。这一事件发生在德意日三国已结成法西斯军事同盟,世界法西斯势力空前猖獗之际,不仅危及中国抗日战争的前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亦造成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屹立在校园内的陈毅塑像盐城属于革命老区。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任代军长。1959年,陈毅元帅亲笔为我校题写校名。盐城师范学院始终大力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培育和铸就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摄影:享耳)新长校区图书馆我院图书馆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站一级站,馆藏文献达167万多册。(摄影:享耳)通榆校区教学主楼音乐广场(档案室提供)热烈庆祝盐城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20日,以反映新四军在盐阜区抗战为主题的大型历史画册《铁血丰碑》读者座谈会在盐城师范学院举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到会讲话,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计高成、副会长薛维松以及其他各界的60多位专家、学者等参加了座谈会。大型历史画册《铁血丰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周克玉上将为画册题词“铁军精神,永放华彩”,并担任画册顾问;盐城市政协文史委员、新四军纪念馆馆员陈宗彪任画册主编。《铁血丰碑》收200余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形象而系列地反映了新四军东进开辟苏北、“皖南事变”后重建军部、创建华中及盐阜抗日根据地、坚持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迎来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历史过程。在谈及编辑出版《铁血丰碑》的目的时,主编陈宗彪介绍:在盐阜大地上,遍布着刘少奇、陈毅等众多新四军将士的足迹,新四军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要战役战斗所形成的遗迹旧址,已成为盐阜人民弘扬铁军精神、传承铁军文化的载体,新四军将士英勇献身的壮举也已化为一座座铁血丰碑。我们把散见于各种报刊文献上反映新四军奋斗历史的照片搜集起来,目的就在于:诠释新四军的丰功伟绩,用铁军精神激励后来人。新四军老战士、新四军研究专家严锋撰文指...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对华中占领区的统治,消灭该地区内的新四军,1941年7月至1944年底,日汪在江苏大部分地区掀起了罪恶的“清乡”活动。针对日汪掀起的“清乡”活动,活跃在江苏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在中共中央及华中局的领导下,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把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与群众动员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展开反“清乡”运动,最终赢得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奉命率领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主力共9000余人由皖南转移。1月7日,途经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顽固派预谋部署的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指战员被迫自卫,奋勇突围,其余大部分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和顽军谈判被扣押。副军长项英等遭叛徒杀害。1月17日,蒋介石反诬新四军为叛军,宣布取消新四番号,声言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这就是蒋介石蓄意制造的震惊中外的反共事件——皖南事变。  相似文献   

15.
1940年春,我从大别山冲破国民党的重重阻挠,来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有幸在刘少奇同志(当时化名胡服)领导下工作。以后又遇到陈毅同志和邓子恢同志,他们的谆谆教诲与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作风,使年轻幼稚的我,受到莫大的教育。1941年1月,当时正值“皖南事变”之后,刘少奇同志任新四军政委,陈毅同志代军长,他们在军政事务十分繁忙、斗争极为艰苦的情况下,领导创建了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这对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以及广大敌后的文艺工作起了莫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吸引了国统区、敌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一九四一年一月七日,蒋介石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妄图从此进一步消灭新四军和八路军。中国共产党及时揭穿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粉碎了他们的军事进攻,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重整并扩大了新四军的主力。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在苏北盐城重建了新四军军部。一九四一年五月刘少奇任书记的华中局也在盐城组成。对这一段极为重要的我党我军的史绩,《盐城师专学报》从创刊起,在《地方文史》栏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为了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历史,盐城师专以马列室为主成立了科研组织。《盐城师专学报》从本期起新辟《新四军在苏北》专栏,重点刊发这方面的文章。当时华中局所属区域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湖北的大部和河南、浙江的部分,新四军也活动于以上地域,范围很广。为了保持这一栏的地区特色,与本专栏无关的文章一般不予编发;少数有价值的论文,将酌情采用。  相似文献   

17.
对新四军先遣支队进入江南敌后抗战的第一战——卫岗之战的作战时间和所获战果,许多报导、文章,回忆录和战斗故事,说法不一。关于作战时间,1938年6月23日重庆《新华日报》的新闻报导和1953年出版的《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7页)都认为是1938年6月18日。缪楚黄的《坚持苏中苏南  相似文献   

18.
1944年8月23日,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和副师长张爱萍,在师部亲切会见了幸被民兵救生的五名美国飞行员。消息不胫而走,轰动苏北盐阜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事情是这样发生的:8月20日傍晚,原江苏建阳县(因与福建省的建阳县同名,故今改为建湖县)二区松樵乡的上空,突然发现一件飘在半空的东西,悠悠  相似文献   

19.
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四十五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0月17日至10月20日在盐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江苏省让联、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省党史学会、盐城市社联、市党史办、市党史学会等单位发起、组织的。出席会议的有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河南、上海等省、市理论工作者,有新四军老战士,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共一百三十多人。新四军原苏中军区二分区司令员,八十四岁高龄的管文蔚  相似文献   

20.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从成立到撤销虽然只有短短的20个月,但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侵华日军对皖中地区的不断进攻和疯狂推进,皖中地区成了抗日前线,也给新四军在本地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面对新的抗战形势,中共中央做出了新四军向北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1939年之前新四军在江北地区共有武装力量2万余人,但是在江北活动的新四军既远离新四军军部,又有长江阻隔,给新四军的统一指挥带来了诸多不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顺应了时局的需要,更符合当时全民族抗日的大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