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鲁迅先生毕生对民间文艺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为我们树立了学习和运用民间文艺的光辉典范,而且还以许多精辟的见解,丰富了我国民间文艺理论的宝库。尽管这些见解大多是片断和散见于各种著作中,但它却贯穿着为大众服务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2.
鲁迅以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以文艺现象和社会现象为对象,在近代美学史上建立了真、善、美三者统一的美学观.这是近年来鲁迅研究界较为一致的看法.应该说,这样的阐述,揭示了鲁迅美学思想在内容上的质的规定性,在思想体系的把握上前进了一步.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也不能不指出,它们只是原则的表述了鲁迅美学思想的外在形式,在注意到思想体系的整体同时,对他自己的思想基础,他在美学上的中心思想,还缺乏深入的开掘.确切的说,对鲁迅美学思想内在特征的解释,还不是令人满意的.我们认为,鲁讯是一个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在美学及文艺问题上,他有自己的思想基础甚至有他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鲁迅百周年诞辰,加强鲁迅教育思想研究工作,我们编写了此《鲁迅教育活动年谱》。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且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对于教育的专门问题,他没有系统的论述,这是研究他的教育思想的困难。但是他的宝贵的教育思想,贯穿在他的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多年的教育实际活动之中,保存在他的浩瀚多彩的著作中,浸透在他的伟大的人格之中。我们主要就是从这些方面来整理这个材料的。文中涉及的鲁迅的活动和著作,我们主要是从教育的角度进行说明的,而不是全面的阐述。编写《鲁迅教育活动年谱》是一件复杂的事,我们又没有经验,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敬请阅后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野草》 ,不仅催动了张承志的散文创作的新探索 ,而且唤起了他的大散文意识。与其说张承志在解读鲁迅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 ,不如说他是在鲁迅思想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我” ,这绝非单向的被动接受 ,更多的是心与血的沟通和回应。于是 ,张承志的散文越来越烙有了鲜明的《野草》遗风 ,甚至一些具体篇什都可作比照性阅读。尤其是两人对散文文体的认同 ,既是鲁迅对张承志散文创作基质的深层召唤 ,也是张承志对鲁迅大散文遗产的文体彻悟 ,更是彼此心灵的默契与精神的共鸣。可以说 ,鲁迅完成了《野草》 ,也将一个真实的鲁迅留给了后人 ,张承志借《野草》体认了鲁迅的真实 ,更成熟了一个散文家的“自我”。  相似文献   

5.
鲁迅不仅创造了光辉不朽的文学艺术美,同时在他对广泛的文艺问题的杰出论述中,也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宝贵的美学遗产。本文谨就鲁迅在倡导革命美术运动中所发表的主要论述,对鲁迅的美学思想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极为丰富珍贵的宝藏。在美学上,他虽无专门著述,但在其毕生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实践活动中,往往结合着艺术问题的具体论述,深刻地阐述了他的美学思想。鲁迅的美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本文仅就其前期关于审美与功利关系的美学观点加以初步探讨,以求正于识者。  相似文献   

7.
<正>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他战斗的一生中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写过小说、杂文、诗歌、散文、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翻译了大量外国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对于电影艺术,鲁迅称自己是“门外汉”。他没有从事过电影创作,专门论述电影艺术的著作也不多。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鲁迅对于电影艺术的见解,是散见于他的杂文、日记、书信以及亲友的回忆之中,他对电影艺术的许多精辟见解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人才思想,是鲁迅思想文化遗产中不可忽视的财富。鲁迅虽然没有写过人才学专著,但反映他人才思想的论述散见于他的论文、杂感、序跋和书信中,内容丰富,见解深刻。从鲁迅的著作中发掘、整理、研究和探索他的人才思想,学习和继承他的培养人才的丰富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智力开发、人才工程建设,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作品具有深广的思想意义与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无价瑰宝,是鲁迅先生、他的战友和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正确理解和继承这笔丰富宝贵的文学遗产,实事求是地评价鲁迅作品是十分重要的。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鲁迅小说、散文和诗歌,数量不少,而且都是情文并茂、含意隽永的名篇佳作,我们本来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恰如其分地分析,使学生获得不少教益的。然而,由于“四人帮”  相似文献   

10.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一九○七年用文言文写的一部宏篇巨著,当时他年仅二十六岁。这是他第一篇论文艺的重要论文,是我国第一部倡导浪漫主义的光辉著作,也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篇有代表性的文艺论著和早期思想启蒙时期的纲领性文献。这部论著是鲁迅留给我们全部丰富多彩的精神遗产中极其珍贵的一部分。作者在文中对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文艺的起源及文艺的特征进行了深刻而精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美学  相似文献   

11.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作家的艺术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对于我们完整地认识鲁迅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打算对鲁迅美学思想的源头——早期美学思想试作探讨,对它的基本内容以及存在的矛盾试作分析,以有助于正确地认识早期鲁迅。文艺反映现实生活——“一受二作”说鲁迅诞生于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末期,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全面侵略,封建专制制度的日益腐败,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悲愤屈辱的印记;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造成他家庭的破落,势利的世态,浇薄的人心,又给他上了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苏联文学理论翻译与左翼文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1930年鲁迅集中翻译了四部苏联的文学理论著作。面对纷纷扰扰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争论,翻译这些理论著作成为鲁迅廓清自己思想的重要手段。在翻译的过程中,鲁迅对于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左翼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并对他后期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卢卡奇早期著作<心灵与形式>和<小说理论>是20世纪美学的重要文献,其所包含的文艺理论思想反映了卢卡奇早期世界观、美学观形成的渊源与特点.这两部著作是在卢卡奇信仰马克思主义之前完成的,受到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的影响,也受到狄尔泰生命哲学的影响,但他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正确的,而且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又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些思想,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哲学、美学和文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毛泽东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与鲁迅虽然终生未曾谋面,但是他们彼此信任,互相尊重。鲁迅对毛泽东衷心拥护和爱我,毛泽东把鲁迅当作自己的同志和战友,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酷爱鲁迅著作,经常阅读.在战争年代,行军打战,长征路上,也把《鲁迅全料带上。解放后,在书房卧床上放着《鲁迅全集》,出外观察,也常常带着。毛泽东很熟悉鲁迅著作,很了解鲁迅的为人。早在1937年他就充分地肯定和赞扬了鲁迅。在鲁迅逝世周年纪念的大会上,毛泽东说,“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15.
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需要人们的思想认识适应改革的要求。作为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不愧是一位倡导改革并身体力行的改革思想家。在他的充满思想光辉的杂文著作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改革思想。他的  相似文献   

16.
<正>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所以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能够在其中看到别样的“精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这篇文章描述了鲁迅童年时期在绍兴的百草园中的游戏和在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17.
鲁迅留下了6百余万字的著作,这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鲁迅对我国以及世界文化的卓越贡献,可供我们子孙万代享用。鲁迅誉满全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他的伟大的精神、崇高的思想和深邃的见解,既反映在他辉煌的著作、书信中,也表现在日常的谈话里。正如鲁迅所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  相似文献   

18.
林振宇 《社区》2010,(17):6-6
林非先生是我敬重的学者、散文家。作为学者,他著作颇丰,已经出版了《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鲁迅小说论稿》、《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文学研究入门》等多部学术论著;作为散文家,他创作了《访美归来》、《绝对不是描写爱情的随笔及其它》、《林非散文选》、《林非游记选》、《中外文化名人印象记》等多部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新民主主义论》)并且多次号召我们:学习鲁迅及其著作。鲁迅在开辟中华民族新文化方向的光辉战斗中,在向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展开的英勇进攻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的精神财富。他对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红楼梦》的论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鲁迅关于《红楼梦》的论述,是学习鲁迅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典型观,是鲁迅美学思想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继承。但是,我们发现,鲁迅在他的谈创作的文章中,没有一篇是专门论述文学典型问题的,只有散见于一些文章、通信中的片断论述。这主要是因为,鲁迅的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文艺战线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