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战略联盟是高校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而高教园区内的高校在地域交通、信息交流、学科集群、行政隶属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建立高教园区高校战略联盟,可促进高教园区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竞争力。文章探讨了高教园区高校战略联盟建立的原则、实施步骤以及具体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吴文杰 《现代妇女》2013,(12):135-136
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提升园区文化建设水平,值得深入探讨,本文立足于高校学生生活园区的文化建设创新,从园区学生组织和园区文化活动角度切入,阐释园区文化的育人功能及探讨创新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柏素敏 《职业时空》2009,5(1):135-136
从循环经济与工业园区的关系为起点进行研究,提出了廊坊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内部循环链+宏观层面上的企业问工业生态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廊坊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和廊坊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技术条件,为发挥工业园区优势,引导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许爱萍  成文 《城市》2023,(1):55-63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园区发展面临多重机遇与变革。园区营商环境建设关系园区经济发展的未来格局。然而,目前我国园区发展面临产业分工不明,园区同质化问题突出;土地无序开发造成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条件不足降低园区配套力;园区营商环境不佳降低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力;人才短缺制约园区中长期发展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分工,推进园区经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园区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提高园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条件,实现“拴心留人”;提高园区政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打造一流园区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支撑和金融服务,打造人才强区;加快创新驱动,激发产业新动能;强化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等措施,加速推进园区营商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平 《现代交际》2010,(12):261-262
通过回顾和反思珠海大学园区十年创办、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争议和特色,分析总结大学园区对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大学园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教园区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它的建立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产生的。通过对宁波高教园区现有体育场馆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揭示了园区内体育场馆资源的开放现状和开放形式及管理模式,并且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假设:即实现园区内体育场馆资源共享,并且对其可行性、合理性、操作性进行了论证,希望能为高教园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居民消费的转型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迎来了历史的最好时期。传媒类机构的崛起也为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和营养,成为了我国传媒产业园区的一大新兴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对成都市东区音乐园区的分析和梳理,从地理位置、产业链、产业特质等角度探讨我国发展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相似文献   

8.
上海中心城区不同类型园区资源整合联动发展,要求遵循园区开发运营的市场规律,发挥专业开发运营商的经验优势,统筹政府的政策、配套设施等资源,激发各方利益主体活力,加快资源整合及联动发展,推动属地政府、园区所有者、园区经营者、园区企业及周边社区的多方共赢,引领一批有实力的园区做优做强,推动一批有潜力的园区改造提升,带动一批闲置的园区转型再造,实现各类园区用地集约和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是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产物,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它面临着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在高教园区中,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是各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使广东省形成了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以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为外围的核心一外围圈层格局,近年来广东省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在核心和外围圈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位于核心圈层的增城汽车核心产业区与位于外围圈层的河源高新区的比较,研究了两大圈层产业园区在土地集约化利用上的差别。研究表明:核心圈层产业园区在产业结构上表现出大型企业主导的专业化发展特征,外围圈层产业园区则表现出中小型企业主导的多样化发展特征;核心圈层产业园区的经济增长模式表现出重大项目带动的特征,外围圈层产业园区则表现出基础设施驱动的特征;核心圈层的产业园区土地开发效益表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特点,外围圈层的产业园区则表现出低投入低产出低回报的特点;最后,文章在两者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新兴产业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