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企业的角度对佛山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企业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企业在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博弈分析为企业在产业转移政策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应采取的积极行为提供决策参考,促使企业持续经营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有关促进产业转移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佛山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志愿服务发源地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和创新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多样路径,形成顶层设计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深圳)、项目创新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广州)、社团合作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佛山)、专业支持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中山)、文明培育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惠州)等五种模式。这些经验值得研究和推广,中国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进程,要在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形势下,适应各地特色与需求,建设"一体多元"的制度体系,为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促进民生改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基层治理水平的提高要求构建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企业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是企业与农民、村集体以及地方政府的互动体现。通过长期频繁的互动,在文化、社会、政治方面形成嵌入机制,这是企业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形成机制。而要维持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稳定,还需要有动力机制。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企业会在组织利益与治理参与间建立交换机制。嵌入机制与交换机制相互强化,不仅促使企业有效参与村庄治理,也可维护企业利益,为其参与村庄建设提供基础。研究发现企业的治理行为与盈利行为有机结合才更具现实可行性,这为厘清企业这一主体如何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失衡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广东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重要瓶颈,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是广东省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广东省2008年实行"双转移"战略,已初步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是产业转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等角度出发,通过专业化指数和区位商等定量指标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现状与问题,指出提升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水平的必要性,通过相应案例详细论述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情况及遇到的瓶颈,并从发展规划、空间布局、激励机制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为提升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水平、推进产业转移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5,(4):102-106
河南省传统型产业集群目前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过度,产业升级难以推进等问题。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集群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供求矛盾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扩大企业人力资本积累基础;整合职教资源,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推动人才流动,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速度。人力资本积累新路径就是在综合考虑目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全省职业教育总体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在专属性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方法方面进行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它以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人才市场和产业集群内企业为主体,以有效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向企业人力资本转化为核心内容,以"市场调节、多向选择、动态开放,循序渐进"为主要特点,将有助于河南省传统型产业集群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增强市场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与产业空洞化理论,阐析了中国产业空洞化现象在经济中的映射及其所呈现出的有别于梯度产业转移的"技术空心化"、"区域经济空心化"与"中小企业组织空心化"特征,从产业转移中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不对称、生产要素不能实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顺利流动、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在不同地区的转移、产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失衡以及国际产业转移角度分析了中国产业空洞化的形成原因及路径,提出了借鉴国际经验同时结合国情实际的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经济的治理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村社治理的有效性.传统观念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治理是村干部的"权力兼义务".但是,通过考察"中山村社治理模式"(简称"中山模式")发现,村民(股东)、"两委"等相关利益者是村社治理有效性的重要参与主体."中山模式"有其独特的制度特征和贡献,但也存在诸如股权封闭、产业单一、股联社身份不明和赋税过重等制度缺陷或不足.对此,建议推动村社治理的"一短三长"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运动式治理有其特定价值。文章以废旧塑料产业环境治理为例,从"内"(科层组织体系)与"外"(治理对象所处社会结构)两方面着手探讨它们如何互动以彰显运动式治理的价值。通过比较第一阶段"去问题化"的低效和第二阶段"全面取缔"的有效环境治理策略,研究发现:科层组织所面临的激励环境、当地社会产业结构形态共同影响政府运动式治理的政策实施过程,这种实践也会反向形塑科层组织体系与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最终影响治理结果走向。即当治理议题处于强政治激励,且政府治理的方向与社会产业转型、民众认知方向一致时,治理能有效调整当地经济结构与改善生态环境。由此,在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下,社会治理应当转变对象观以及考虑治理对象所属的社会环境,以提升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9.
农村环境治理是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能否有效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不仅关系着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生活需要,也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推进和实现,更关系着农村社会稳定及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一部分建制村的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但农村环境治理也存在着治理目标不全面、治理主体不丰富、治理载体不匹配以及治理机制不健全诸多现实困境。新时代农村环境治理新实践应着眼于以下几点的建设和发展,即治理目标均衡化: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都得到有效治理;治理主体多元化:政府主导、企业引领、农民主体、村委协调、环保社会组织和媒体协同参与;治理载体协同化:树立经济与农村环境协调发展的执政理念,健全农村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强化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和技术支撑;治理机制有效化:构建政府、企业、农民、村委、环保社会组织和媒体合作治理农村环境的有效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由政府直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弊端显现,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应实行重心下移、保障下倾,鼓励公众参与。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立法来看,公众参与无法可依。随着户籍制度放开,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未来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应是城乡统一立法,制定"城乡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条例",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机制与方法,为公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提供法治保障。同时,以政府放开环境治理资源垄断为前提,嵌入配套措施,发挥企业、社会组织中介作用,树立村委会、农民主体地位,来回应农民对于"美化家园、清洁乡村"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