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一项重要的战略,已经被写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普惠金融的含义是要为社会上还没有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人群——主要是贫困和低收入人群提供有效的和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我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展了"八七扶贫攻坚计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和新业态,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经济产业全面融合的演进过程."互联网+"与物流金融存在耦合性,"互联网+物流金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的方向,具有物流结算电子化、质押物虚拟化和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多样化的三大新特点,也发展出物流企业为主导的支付结算模式、虚拟质押模式、跨界整合的物流金融模式的三大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国外学者有关金融发展改善收入分配及贫困的功能的理论研究表明: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提供金融服务将使金融体系能更有效地减缓贫困并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将使金融体系能更有效地为穷人服务;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大力发展主流金融是缓解贫因的更好途径;金融体系帮助贫困群体的最佳方式并不是直接给最穷困的人大量提供贷款,而是通过金融发展以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运行、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等;放宽金融管制就能起到帮助穷人的作用;大量发展国有银行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方式,而金融体系大力支持私人部门反而有利于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准;实现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减缓贫困;要构建普惠的金融体系还必须与政治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国外普惠金融理论对于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probit和有序probit模型,采用收入、生活水平、健康和教育4个维度7个指标,实证分析了金融排斥、金融投资产品排斥和金融融资产品排斥对家庭多维贫困状态和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排斥较为严重;金融排斥会提高家庭多维贫困的发生率并加深家庭多维贫困程度;而且,农村贫困家庭多维贫困受到金融排斥的影响程度比城镇贫困家庭更大;在不同收入水平的贫困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程度受到的影响均高于中高收入家庭。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应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地区普惠金融体系,进一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快农户和小微企业之间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减少农村贫困家庭金融融资排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支持移动支付应用普及;加大对医疗、教育方面的补贴力度;重视对公民的金融教育,提高贫困家庭居民的金融素养。  相似文献   

5.
付春红 《理论界》2007,(11):49-50
本文立足于对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的多角度考察,指出农村金融服务整体功能孱弱、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层次金融服务需要得不到满足,并在对制约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与创新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求改革与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措施,提出通过打造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和合作金融各司其职、相得益彰的金融服务体系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整体效能的恩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启示,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使贫困地区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我国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表现在金融人才匮乏、金融机构服务缺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和低效率状态等方面,打破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各种金融优惠政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信息化金融已经逐步渗入到我国农村并影响着其农村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关于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农村金融发展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文献研究上还不够详细,文章基于中国2006-2010年1743个县(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农村金融发展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即信息通信技术水平高的地方,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表明了要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电子化金融服务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是人民银行有效履职的必然要求,是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必要手段,更是推动经济金融健康快速发展的必备要素。探讨如何正确处理金融服务与金融管理的关系,实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有效促进经济金融发展十分重要。要立足基层央行视角,结合大庆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客观需要,提出强化履职、创新、规范、学习等四种意识,竭力做好新形势下金融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萍萍 《天府新论》2017,(4):113-120
深刻认识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基于金融功能理论的视角,指出传统金融机构的功能缺失加剧了区域金融的失衡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然后从普惠金融的目标客户定位、便利清算和支付结算、信息透明、高效聚集和分配资源等方面研究其金融功能,从而揭示普惠金融如何惠及弱势地区与人群、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消除贫困、促进金融公平,并由此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全球小额信贷发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作为为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以及微型企业创业者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组织形式,被国际社会视为减少贫困的金融制度创新,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同,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小额信贷发展指标体系,强调在实现小额信贷覆盖面的同时实现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2005年全球小额信贷发展分析,揭示了小额信贷洲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1.
区域性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实现其社会经济价值是其发展的应有之义.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知识学习是区域性金融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也是集群发展的目标.区域性金融服务产业学习与创新的重点是服务创新,其知识学习也是以服务创新为导向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联盟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进入价格战的非良性竞争阶段,文章分析了第三方支付企业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模式.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推荐物流、ODR等服务,为电子商务参与者提供整合的服务资源,金融服务机构的认证解决了第三方支付的信用问题,第三方支付推荐和监管模式解决了其他服务资源提供平台或企业的服务质量问题,同时,这种联盟模式解决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琼州学院学报》2021,(1):68-73
海南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改善、金融服务满意度提高,但仍然存在农村普惠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且同质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程度低等问题。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有效供给、创新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进一步优化农村普惠金融生态环境可促进海南农村普惠金融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央行联合加拿大支付、金融创新联盟R3等机构,于2016年开展了两期针对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应用于支付领域的项目研究——Jasper,用以探索未来加拿大金融支付领域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达到90%,金融机构信贷账户占农户31%,无论是覆盖面还是农村金融总量在世界范围内均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金融服务能力弱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从而造成了农村金融服务低效率现象.建议通过开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改革,进行金融组织和产品创新,适度竞争发展民间金融,采取政策扶持和政策引导等措施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三农"的关键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关键问题是农民增收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金融方式,通过向贫困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成为缓解农民贫困、提高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和借鉴国外农村小额信贷典型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开展小额信贷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服务从理念、制度到工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更注重各环节价值增值和金融效率的新型价值链金融思想.本文通过分析创新经济中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实践和以区块链、AI、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的金融科技在金融中的应用,剖析了新型价值链金融的内涵,对比分析了价值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探索归纳了价值链金融的特征.利用DEA-CCR模型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价值链金融效率进行了测算评估.结果显示,价值链金融发展与创新经济发展水平和耦合情况密切相关.最后,从制度环境、金融工具、道德风险、信息反馈和联动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岳论丛》2020,(1):157-163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发展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有利于资金融通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在互联网时代,传统金融业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巩固市场,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持续推动业务转型,借助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金融业资金融通效率的提高,然而在满足资金融通效率的同时,是否会带来传统金融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已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不同历史阶段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有所差异,但金融科技创新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及传统金融变革的关键因素。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冲击着原有的经营模式,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金融行业所开展的业务。我们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不仅通过自身的创新提升着市场资金融通的效率,还通过其嵌入性、融入性特征促进着传统金融的商业模式变革,助推着金融新业态的形成。互联网金融已经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支付形式,带来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设计思维的变革,并向着基于技术创新的定制化金融服务方向快速发展。至此,以技术创新带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利用技术优势提升自身资金融通效率,已成为互联网金融融入市场经济的关键能力,并且持续促进着传统商业银行在制度、工具和结构方面的颠覆性创新,提升着金融业态的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金融扶贫是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政策。为了更好的适应农村扶贫开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必须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为主导,实行产品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健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促进贫困农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县域金融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章丘市县域金融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创新针对性与有效性增强、金融支持经济转调成效明显的特点,但信贷投入相对不足,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储蓄与投资的转化率较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力度偏弱;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仍普遍存在;直接融资比重偏低,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其原因是金融机构服务存在功能性障碍;信用担保机制缺失;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信贷风险管控下,责权利不对称导致信贷动力不足;社会信用环境有待改进等.因此,应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筑牢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基础;加大县域信贷投入,增强县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动力;促进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增强县域金融与经济发展活力;加大县域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县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