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越文化是福建地区上古时代居民创造的地方文化。闽越国文化的形成除了表现在风格一致并自成系统的日用陶器方面外,还表现在宫室建筑、城邑建设、铜、铁器生产、文字、艺术以及政权组织、社会经济等一系列方面。其中陶器则是衡量同一文化和特定文化内涵的重要标志。闽越国文化在中国秦汉文化史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是这一时期中国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今日保留下来的历史上的人口资料,在世界各国中首屈一指。但由于政治经济上各种因素干扰,古代册籍上的人口数字常常与实际出入很大,福建历史上的人口数字正是如此。闽越时期的福建人口。朱维斡《福建史稿》在论述闽越国人口时引用淮南王刘安的一句话:“越甲卒不下数十万”,若该数字正确,闽越族人口数字相当可观。不过朱先生也认为  相似文献   

3.
研究福建古代地方文学,首先要为“福建”正名。“福建”之名,自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设立“福建经略使”始,而元至正十六年(1356)才设立“福建省”。至于福建历史上相当于省级机构的首次建立,还可以上溯到南朝陈永定(557—559)年间设立的“闽州”。前此,现在福建的区域或属扬州,或属江州,或属东扬州。尽管如此,大致在现在福建这个区域内,那时也有独特的名称,它或称“七闽”,或称“闽中”,或称“闽越国”,或称“建安”,或“建安”、“晋安”并称,等。因此,本文所论述的福建古代地方文学,大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之后,福建沦为日本的势力范围。日本在福建不仅倾销商品,开设银行,发行钞票,控制福建的经济命脉,而且依仗治外法权,为非作歹,到处开烟馆,设赌场,建妓院。使福建人民生  相似文献   

5.
卢建一 《东南学术》2004,(2):149-154
康熙统一台湾后,闽台天然的地缘、血缘优势得以充分体现.行政上,台湾是隶属于福建的一个府;军事上,台湾镇是福建水师五镇之一;文化上,两岸同祖同根,相互高度认同;经济上,互通互补;而在近代反侵略者战争中,闽台人民密切合作,共同抗敌;由此形成闽台区域一体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闽越,是古代南方百越民族中的一个强大集团。据《尚书·禹贡》记载,夏商时期,闽越先民居住在“扬州之域”;在《周礼·职方氏》中,被称为“七闽”地。战国时期,由于地处浙江北部的放越被楚所灭,其“走南山”的一支亡八闽地与闽人融合,遂称闽越。秦代属闽中郡。汉立闽越国。结合考古资料考证,其分布地域大抵北达浙江南部,南抵福建九龙江流域,西跨武夷山脉与赣越毗邻,东临沿海诸岛,并达台湾、澎湖等地。”’‘’即今浙南、福建及台湾的大部分地区。在闽越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具有历史悠久的捕捞业、种植业、制陶业、造船业和建筑业…  相似文献   

7.
明清之际,江南沿海围垦的大面积扩大,促进了江南沿海社会的进一步开发和人口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本文拟就明清福建沿海的围垦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一、明清福建围垦概述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的明王朝,于开国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闽越国,系百越族群中的一支──闽越人建立的地方政权。闽越虽然在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就已是一个实体,有本族的封王和封君。但见诸于历史文献记载的正式立国,则始自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202年),是年,汉高祖刘邦封立故越王勾践之后裔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至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因东越王金善反汉叛乱。为汉武帝所遣的四路大军平定,徙其民于江淮间,闽越国灭,历时九十二年。文献记载确凿。《史记》、《汉书》均有传。但是对问越国的王位传承和世系,文献记载不详,缺漏很大。后世从未有人作专门考订和研究,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李烈钧在广州举起护法旗帜,为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护法基地打下基础;协调孙中山与护法各方关系,共谋护法;组织征闽海陆军联军,向福建北军进攻;组织滇、桂、粤军,击败龙济光的猖狂反扑;最后挥师北上,巩固粤北防务等五个方面,论证了在第一次护法战争期间,李烈钧为护法战争所作的多方面贡献,其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相似文献   

10.
论元代福建的人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是福建人口发展的转折时代。元以前,福建历代人口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唯独在元代出现停滞的局面。其原因是由于战争、灾荒、瘟疫等因素。一、有关元代的统计数字研究关于元代福建人口数字的辨正。元代福建人口统计留下的数字有二类,一是《元史》第62卷地理志的数字,一是福建方志上的数字。一般地说,正史的记载比方志准确,但是,在福建省户口方面,(元史·地理志》出了一个大错误。据其记载:元代福州路人口数为799,694户、3,875,127人/元代的福州路相当于宋代福州的辖地,而元史记载的户口竟比家代高七八倍,它不仅超过元…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战争、战争记忆、战争文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应当严格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战争和战争记忆是现实层面之间的关系,文学则是另外一种东西.我经常想,战争文学与战争,战争文学与战争记忆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有一个画面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难于磨灭的印象.在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中,我从电视里观看到美军导弹轰炸伊拉克的场面.空袭开始之后,巴格达上空乌云滚滚、硝烟弥漫,炮火惊起了一群飞鸟,它们在战云翻滚的天空中惊惧地鸣叫着.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场在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其中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为最重要.而台湾位于东南海上,也受到战争的波及.本文拟就战前英国侵略者对台湾的窥伺,以及战争期间台湾军民的筹防备战与抗英斗争作一简要论述.一英国侵略者对台湾的垂涎,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上半期.早在1631年前后,一个为荷兰人服务的苏格兰人威廉·康培尔(Willam Cambell),就建议英国东印度公司去占领台湾,与荷兰人竞相开展对华贸易.但因当时英国人实力不够雄厚,这一建议未被采纳.167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始派两艘商船到台湾,与郑氏政权接触,谋求通商,并在那里设立了商馆.但由于郑氏政权生存的时间不长,加上当时的贸易额不大,英国人早期对台湾的窥伺没有取  相似文献   

13.
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福建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构建适应福建休闲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显得十分迫切.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要以提升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福建休闲农业企业永续经营能力为目标,以福建休闲农业企业组织体系创新为载体,以福建休闲农业市场需求机制为先导,以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为基础,以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为保障,全面推进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即福建休闲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组织体系、市场机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就福建近代经济演变的趋势,来论述近代福建经济落后的原因,资作史鉴,并就正于方家.一海外贸易在福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福建濒临东海,境内多山少田,发展粮食生产受到了地理条件的限制,而辽阔的海洋却为福建展示了无限的发展前景.因此,自古以来,福建经济的发展就和海外贸易息息相关,海外贸易兴盛,福建经济就繁荣,海外贸易衰落,福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当代文学实际创作中,有关“革命历史”的战争描写一直持续不衰.叙述战争不仅是建构革命历史的最佳选择,而更为重要的是战争的博弈性及其生发的种种超越一般人想象之上的可能性,能够形成对一切历史因素进行合目的性整合的弹性机制.新时代政治自然需要通过重新叙述历史以建构自身的合法性,但它更需要的是支撑合法性的“丰富多彩”的历史而不是抽象的关于历史的种种概括.这种隐秘不宣的深切期待,正是当代文学创作不能忘情于革命战争的重要缘由.革命视野中,战争的工具性、客体性被强化,战争被赋予“革命”性质的过程,正是革命改造战争、重述战争、战争与革命相粘结的过程.虽然战争视野中的“革命”凸现,常常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和对战争主体的阶级性强调等修辞得以实现的,但革命对于战争的改造,却完整体现了对文学创作中所有要素重新组合及赋予其新功能的叙事意图.这种革命对于战争的改造,并不完全导向对于战争丰富性描写的限制,而是促进了在合法性范畴里文学对于战争想象更为浪漫的张扬.只要战争的描写能导向对于革命的论证,任何对于战争的奇思妙想都会转化为革命的丰富性细节,历史也于此获得尽可能完美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6.
中央领导同志对福建的经济建设发展寄予厚望,说"希望福建走在四化建设的前头".要把福建的经济搞上去,必须从福建的实际出发,认识福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各方面的关系.一句话,必须照辩证法办事.本文旨在对福建的经济发展做辩证的思考.一、辩证地认识福建省情  相似文献   

17.
战争喜剧电影就是以喜剧化风格拍摄成的战争题材影片,中国战争喜剧片诞生相对较晚.就喜剧化基调的具体定位论,可分为轻松搞笑的战争片、黑色幽默的战争片、笑中含泪的战争片.战争喜剧片在叙事上呈现出喜剧片与战争片结合的特质:选材角度多侧面表现战争;表现双方较量的片段变通运用“巧合”、“误会”等偶然性叙事技巧;情节编织上传奇性与游戏性结合等.  相似文献   

18.
全面提升福建利用外资质量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利用外资取得历史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福建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回顾与总结福建利用外资的历程、特点及其作用,分析福建利用外资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福建利用外资质量与效益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诗经》战争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战争为题材的战争诗是《诗经》中的重要一类,同时也是《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歌类别之一.战争诗的种种特点归根结底来源于战争的特殊性.与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其它事物相比,残酷的战争确实是异乎寻常,令人惊骇,有的政治家因而称之为“怪物”.与爱情诗所写的爱情,祭祀诗所写的祭祀,农事诗所写的农事,宴饮诗所写的宴饮等诸事物相比,战争诗所写的战争显然要复杂得多.不管那些诗歌的内容如何丰富和深刻,其性质毕竟显得集中而单纯,而战争诗则完全不同,它的性质复杂,内容宏富而涉及面广:不仅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而且涉及到思想、道德、民族关系、阶级关系乃至家庭关系.就人来讲,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士卒,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卷入了战争惊涛骇浪,没有哪个阶层能够逃避开——哪类诗歌能像战争诗那样地面对整个民族和社会呢?由此不难看出,战争诗的特殊性和重要价值.本文拟从诗歌形象塑造的特点,思想倾向性和艺术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力争对战争诗有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在许多人的预料之中,但这场战争的进程与结局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预言家们的尴尬表明,以往认识战争性质的传统思维方式已经不能引导我们全面认识全球化时代的战争现象,认识现代战争需要有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