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阮清金 《职业》2012,(12):90-91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即情感因素对学习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情感因素包括积极的情感因素和消极的情感因素。积极的情感因素表现为对学习具有强烈的愿望和求知欲,态度积极,投入程度高;消极的情感因素则表现为被动而又缺乏自信,如怕出错、怕丢面子、怕老师批评等。作为技工学校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促进技工学校英语教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吴红英 《现代交际》2014,(6):249-250
外语在国际化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外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外语教学的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多样化。外语教学跟普通的使用母语作为工具的教学也存在着共同点,它们都要求教师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帮助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包括态度、动机,还涉及到情感状况以及自信心。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外语学习产生一种引导作用,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指引语言,给学生以影响,看来外语教学中心理情感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受到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民主作风、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等都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认知学习。  相似文献   

5.
陈洪英 《职业》2012,(11):50-51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技校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意志不坚定,以及紧张、焦虑、胆怯、沮丧等消极情感。这些消极情感的存在不但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成效,而且妨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忠江 《职业》2014,(30):166-166
本文提出,体育教师应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贯穿于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之中,一方面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因素,解决好情感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7.
宋瑞丽 《现代妇女》2014,(11):321-321
情感因素,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人格特征和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8.
情感培育是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众所周知,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是指学习者的兴趣、态度、信心、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英语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情感培育是打开师生感情,启动英语学习兴趣的总开关。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只有学生对英语有了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故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主要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曹如 《职业》2012,(5):23-24
当前,职校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普遍存在自卑、害羞、矛盾、逆反等心理障碍。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动机等心理因素联系紧密。教师帮助职校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价值观,激励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能有效消除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校教育成败的一个标准,常言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方法必然会给教育带来危机,“亲其师,信其道”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应牢记的真谛。 一、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及目标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对英语和英语使用所持的态度、对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以及本族文化与所学语言国文化关系的看法。情感对学习有动力或阻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情感是由基本的情感组成,如高兴、快乐和兴奋等积极的情感;相对于积极的情感,如悲伤、愤怒、恐惧和紧张等消极情绪也构成了人类的基本情感。本文把消极情感隐喻作为研究对象,对英汉两种日常语言中的有关消极情感隐喻认知,在共性和差异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13.
朱卫华 《职业》2016,(12):128-129
情感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个分支,它对语言学习有着重要影响,重视培养情感策略能够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本文作者根据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探讨了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途径,目的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张皑 《职业》2010,(14)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有关情感过滤说的观点认为,有了大量适合的输入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学习心得的过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能变成语言的"吸入",即情感因素对语言吸入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情感的培养是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实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孙文欣 《职业》2013,(33):100-100
职高生作为一类特殊的教育群体,受教育背景、文化基础、成长经历等诸多因素影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否定的、消极的因素,情感问题也相对比较突出,因而,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目前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各学科教育和教学中渗透。语文课程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不仅是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发展和语言技能养成.而且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进行培养。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语言与情感态度具有更为密切的关系。情感态度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述和交流。情感的沟通、情感问题的解决也很需要语言的使用。合理、充分地使用语言,对增进友谊、沟通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们已经开始关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加强和重视情感教学成为素质教育赋予我们所有教师的全新使命。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学是在情感参与下的体验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定伴随着某种情感的产生,必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和特征,也反映教师在教学时情感投入的程度,若是师生情感达到了心理学上所说的“共鸣”,则会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定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在《美术课程标准》中重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就是想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利用情感的动机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对美术学产生深厚的兴趣。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下面从影响美术教学的各种情感因素说起。  相似文献   

18.
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分析了英语专业听力自主学习情感策略培训的原则和方法,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听力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宋玮 《职业》2010,(30)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响应的行为反应.教学中的情感具有指导和强化学生学习和行为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不能忽视情感的直接展露.教师的教学节奏、语言、手势、表情等情感因素,都能起到指导和强化学生活动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因寨,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坚强的学习意志,并在学习中体现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李吉英 《职业时空》2010,6(7):134-135
高职学生的英语课程多数面临应用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双重教学要求,教师除了需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需要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因素,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意志和自信心等方面开发其语言学习潜力,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应用英语课程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