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不断强化,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采用1986-2010年数据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显著地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相关,两者基本上存在着双向Ganger因果关系。同时,地区间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西部地区要远远大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转换二元经济结构对于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西部地区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广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统计方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广西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进程,由此探求广西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一般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国民经济二元性特征也是最为突出的。对于满怀信心地迈入21世纪的中国来说,能否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事关改革和建设的全局。因此,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探求解决思路,对我国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经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然而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日益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愈来愈引起人们关注.在当前二元经济结构下,国际贸易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下,国际贸易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造成一定的正向作用.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应该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来避免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山东省1980—2011年农村金融数据,运用VAR模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还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都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民生活保障才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索贵彬 《河北学刊》2008,28(3):151-154
本文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变作了一般性考察,并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产权安排进行了分析,运用现代产权理论,结合中国广大农村存在的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提出了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各种产权形式同时并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由子中国农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加工产品也会存在较大质量安全差异.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城乡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差异性、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方式下所获得的食品质量安全的差异性以及具有不同生产和消费特征的食品给消费者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也就不同.通过绿色、无公害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与信息显示以及增加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逐步破解中国二元食品质量安全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考察甘肃农村非农化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对甘肃农村非农化进程的分析,总结出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对其农村非农化的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甘肃省加快农村非农化进程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机构发展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对其发展改革的效率进行评价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以Tone K&Tsutsui M(2010)投入导向EBM(Epsilon-based Measure)模型为基础,结合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改革效率特征等因素,对EBM模型进行逐步改进,构建适用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改革效率评价的分析模型,进而对最有代表性的中国主要农村金融机构——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2013-2017年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除外)的发展改革效率进行评价,并基于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通过影响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影响储蓄率和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和四维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78—2010年我国农村金融运行效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与农村经济发展正相关;农村金融相关比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冲击作用,而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储蓄率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负向冲击。因此,我国应在健全农村金融法规制度,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农村储蓄—投资转化速度和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量和质量,培育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农村非正式金融机构,以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价格竞争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利率管制政策,它不仅剥夺了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自主权,而且扭曲了信贷市场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在制度上使得农村信贷供求主体陷入了"难贷款"和"贷款难"并存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金融领域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两种 :供给型抑制和需求型抑制 ,发展农村经济 ,解决“三农”问题 ,有必要消除金融抑制 ,实行适度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处于转轨阶段的中国,是一个较为正常的现象。在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存在阻碍了农村经济增长。因此,探究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及其成因,有利于消除金融抑制的负面影响,促进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P模型是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分析方法,该模型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产业的形态和效率。运用该分析方法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属于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这种垄断不仅导致了农村金融产品产生供需矛盾,造成了贷款难的现象,损害了广大农户的利益,同时由于缺乏竞争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都相对偏低,无法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市场面临着与WTO对接的选择。只有顺应WTO的原则要求,把握好农村市场的开发度;充分利用WTO的例外政策,建造农村市场的“安全阀”;借鉴WTO的经验,拟写好农村市场的“小协定”;追踪WTO的实际进程,安装好农村市场的“多能器”,才能成功实施对接,从而促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及其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现存的各类金融机构相互间的关系没有理顺,现存的农村金融体系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完善金融法体系不可不注意金融法是性质不同法律规范构成的二元结构。对金融法不同规范的调整需求首先源于平等主体之间的金融关系和金融管理关系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但就金融法而言,还必须特别关注金融法规制对象和所规范的金融服务的二重性,即金融业者是具有公共性的商人,金融服务具有公共政策性。金融法二元结构还将继续下去,其中的任何一种规范都不会被"化"掉,且功能性协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已成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目前,正式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供给趋同以及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兴起已成为推动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同时,区位禀赋约束、国家和地方对金融的控制以及西部农业的弱质性则构成了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作者据此提出了以回归和强化正式金融机构的 功能、赋予非正式金融组织合法地位作为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新兴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通过测算农村市场化程度后认为当前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环境的限制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得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的交易效率降低,影响了专业化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为此,必须重点解决好农产品流通和工业化模式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